孝,仁之本也——从《论语》看孝与仁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1
/ 3

孝,仁之本也——从《论语》看孝与仁的关系

郭颖欣

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初级中学 广东珠海 519125



摘要:“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角度和课题。由于《论语》语录体的形式和内容的分散性很难完整地去解读孔子的思想。就算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在论语也有很多种解释。为了更加集中地去研究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我们从“孝”与“仁”的关系存在出发,探索儒家关于“仁”的思想。本文首先明确“仁”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与“礼”相区别。再在两者的关系中明确仁的具体内涵,最后发散到今天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孝与仁 论语 孔子 礼




前言

孝”是“仁”的根本是《论语》有子的观念,1人立足于对家庭关系最初的体会,领会父母的生养之恩,进而增强孝心,并将这种“孝心”践于行为。孔子还说“泛爱众,而亲仁2。”具体微小的“孝”生发为“仁”,是有一个自己到他人再到社会的过程。再者,关于“孝和“仁”的根本性问题历来都有争论,到底是“仁之根本”还是“行仁之根本。”

一、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对弟子曾参说过:吾道一言以贯之。孔子的思想体系有一个核心在支撑,来贯穿整部《论语》。在《论语》中,“礼”提到了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高达109次。3孔子既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4孔子的弟子颜渊问道:何谓仁德?孔子解释道,克制自己,使个人言行与礼相符,就是“仁”。一旦能够做到,世人皆称你为“仁人”。

礼是通往仁的途径之一。首先从孔子的年代看,他对于周礼是维护的。“而丘也,殷人也。”就是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孔子是西周传统没落贵族的一员。他爱好、奉行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自己也说:“殷礼,吾能言之。”对于祭祀的礼仪更是“入太庙,每事问。”5孔子想用礼乐制度来维护分崩离析的周制。“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6。”季氏用了诸侯的奏乐的礼仪,违背了礼乐制度。当时季平子削弱鲁公室,鲁昭公不能忍,出走到齐,又到晋,终于死在晋国之乾候,这是孔子所不能忍的事情。但他不是死板地恪守周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还认为仁与爱人是相同的。孟子曾引用孔子之言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7。”孔子对最初发明用木俑土俑殉葬的人都进行了如此狠毒的咒骂,而对用活人来殉葬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孔子对于处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的活奴隶殉葬风气是反对的。孔子提倡礼乐制度多是维护君臣之间的等级,不致于以下犯上。“”孔子对春秋时期的思潮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孔子认为没有人,就谈不上礼,则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

一部《论语》,仁有许多的解释。有“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仁者爱人”。到底何谓仁?其具体内涵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将通过“孝是仁的根本”来探究。



二、孝,仁之本也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有一个人既孝顺父母,又敬爱兄长,但却喜好触犯上级的权威,这种人很少;不喜好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这种人从未曾有过。君子应致力于基础的实务,树立了基础,道自然就会产生,对父母的孝顺,对兄长的敬爱,就是仁的基础吧

有子从一个人在家里的表现延伸到社会的工作中。儒家强调教育从根本做起,仁德的培养从家庭的内部关系开始。首先应当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其次是为弟对兄长的敬重。秦汉时代后,夫妻关系与君臣关系出现,于是乎三纲的说法应运而生。汉代对于孝道极为重视,并以孝治天下,举孝廉选人才的制度也随之出现。汉高祖与汉光武帝以外,汉室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在其中。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也是不可能对别人有爱心的,因此就无法做一个好官。所以,家庭教育才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期。孝代表了一个人平时的行为表现,将最基础的做好了,也代表这个人其它会做得好方面。在这里,仁德被当作道。“君子务本”就是要实行孝道,去达到仁。

《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弟子一般有两种意思,指年纪幼小的人或者指学生。在这里无论采用哪一种意思,都有指孝悌要从小学习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后生小子若在父母前侍奉,就应当孝顺母;离开家,便敬爱父母;寡语少言,说话就应当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之人。对着一句话有两种不同的释义,种是孝是仁的根源,从亲人爱起,然后推己及人,到亲近社会上的人。第二种指孝是仁的根本。孝是仁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仁是一种泛爱。通过亲近孝悌来达到泛爱。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心是“为仁”的根本,如果认真体会孝之本,道就慢慢成长起来。人先有孝、有亲、有爱,才能达到“仁”境。关于孝是否是仁的根本性问题历来有许多讨论。陈善、王恕、焦竑、朱彬、江声、王肇晋、黄汝成等都认为“仁”当作“人”,而本质在于都认为孝悌是为人之根本。

8

程树德认为宋儒不通训诂,对”与“仁”的关系强行解释,且又难以解释通透。程颐认为孝悌能够通过非常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如:谓行仁自孝弟始,孝悌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理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



程子将“行仁之本”和“行之本”区别开来。他认为仁的内涵极为丰富,孝悌知是行仁的一个起点,不是浩大的仁的根本。

《孟子·告子下》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9将孝悌与仁的关系推广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例如,臣子的本分是遵守君主的命令,就不会去以以下犯上,做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情。农民的本分是耕作,守农时,生产庄稼,就不会去做违法犯忌的事情。孝悌为仁之本是君子务本的具体化,再发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泽厚《论语今读》的注引《集释》关于孝悌与为人的关系,强调儒学的特质在于“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10为什么与家人的情感羁绊会生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仁”在《说文解字》注为:亲也,从人从二。仁的本义就是去亲近亲人。11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先同自己的母亲产生血脉联系,在父母的养育下一点点地去成长。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是先于与其他家人的。孩子与父母相亲,感知到一种亲情养育下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生发孝情。在这种基础的孝情的基础下,仁不断地扩大。

这种孝情在《论语》中处处有体现。问孝,孔子对曰:“无违。”具体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待父母做到问心无愧,心安理得。用礼的行为来表达孝情。宰我孔子的弟子,其认为守孝三年的时间太久了。孔子对此十分生气,并反驳道:“君子守孝,食美味而不知晓其甜,闻音乐而不觉其乐,居其家而不以为舒适。你觉得安心,你就这样这样做吧。”12孔子认为子女降生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是回报父母三年怀抱的爱护。

儒家将孝放在人生一切关系的源泉。古人认为,仁字的两横,上面的代表天,下面的代表地。人生于天地阴阳之间,也是面对人生关系的开端。每个人的出生、家庭都是不可选择的。这种命运带有不可预测性和神秘色彩。

对此“儒家的态度是去理解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从中培养出一种“孝”的感情,这种感情就可以被先行理解为人之为人的存在根基。”13《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将这种对父母的孝推及到君臣、夫妻、朋友之间,广泛地推及之后,人与人之间才可以友好相处,达到“泛爱众而亲仁”的理想境界。

总的来说,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孝”,从孝出发延伸到悌、忠、信等伦理意识,儒家的伦理观可以说是以“孝”为本的人情一体观,以孝之情作为人的本性就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也是“为仁之本”含义之所在。强调从根本上去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先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开始。一个人懂得将自身与父母的关系延伸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去,自己也成为他人的一部分,将孝情转化为更大的仁。


三、仁孝关系在今天的积极意义

随着新的时代潮流的发展,儒家的思想已不像在古代封建社会那样发挥强大的思想统治作用。城市人口的增加,令农村中的宗亲纽带作用日渐松散。更多的家庭模式转向于小户型。古代的这种仁孝的思想在当今有什么积极意义吗?

首先,我认为儒家的这种关于仁孝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它引领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本源,让我们明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非自愿性的。这种和世界的非亲密性关系是怎么从与父母的直接血缘关系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转化为对他人广博的仁。这也是一种在人类代际中传递的情感纽带。父母抚育孩子长大,让他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孝的存在。再将此相传。这就是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都在延续的情感传承。

其次,孝与仁是古代好的思想。青少年从小接触这些好的思想,有助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形成为人处事的原则。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有自己的传统思想。这种传统思想表现在我们的价值观上,这是和其他国家最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我们没有懂得自己的传统思想,就去学习其他国家的,不见得一定学得好,也不一定掌握得好本末轻重。这也是君子务本的一种体现。我想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所在。

最后,儒家仁与孝的关系历来都有争论。不管是从不同朝代儒家流派的争辩,还是从宗教、伦理、哲学的角度来说,它都没有一个定论。“仁”又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从孝与仁的关系去探讨,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一个新方向。


结语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去解读孔子的这句话会有不同的领会。在需要个人理想的今天,我更倾向于把我们的本,看作是理想的方向。孝是我们在家里开始具有的品质。我们只有在家里的时候完善好自己的品质,出去了才能根据自己的特质找到方向。“孝”与“仁”的这种关系对于儒家伦理关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影响了儒家关于“仁爱”的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有着不息的生命力,并有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页,中华书局,2017

[2]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页,中华书局,2017

[3]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19页,中华书局,2017

[4].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78页,中华书局,2017

[5]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41页,中华书局,2017

[6]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4页,中华书局,2017

[7]《孟子·梁惠王上》

[8] 程树德:《论语集释》,第13-14、14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9]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10]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11] 许慎,《说文解字》第159页,中华书局,2018

[12]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72页,中华书局,2017

[13]温海明.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社会科学》(沪)2012年第7期 第124-131页



1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页,中华书局,2017


2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页,中华书局,2017

3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19页,中华书局,2017

4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78页,中华书局,2017


5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41页,中华书局,2017

6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4页,中华书局,2017

7 ]《孟子·梁惠王上》

8 程树德:《论语集释》,第13-14、14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9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

10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11 许慎,《说文解字》第159页,中华书局,2018

12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72页,中华书局,2017

13 温海明.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社会科学》(沪)2012年第7期 第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