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7
/ 10

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与对策

白洪煜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沈阳市 110000


摘要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加大对训练基地科研、医疗、文化教育等支持,把若干现有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训、科、医、教、服”一体化训练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越来越需要培养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竞技运动选材与育才的高淘汰率,学训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运动员学生的出路成为问题。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它不但有利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及其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首先对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机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现状调查对培养过程中涉及的人力资源、内外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及其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形成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为我国及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体校;人才培养;困境


1前言

1.1问题提出

普通高等学校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普通高等院校是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场所,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即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人才都能在高校中进行全面培养。故高校也应是培养不同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场所。当代竞技体育比赛己趋于综合化,不但要求运动员体力好,而且还要求其运动技能、智力水平及综合素质都要高。高校仪器设备齐全、科研氛围良好、文化底蕴深厚,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高校在科研设备及训练场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科研团队水平远远高于中小学,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当今世界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是: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在高校组织运动队既可以促进高校体育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又能将体育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全面提高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原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早些年曾指出21世纪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是当代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西方体育发达国家早在多年前就采用此种模式来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例如:在美国,在校大学生是参加大型赛事的主力;在德国,政府把大学作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场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将高校作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基地。

高等教育是学生从中低级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迈进的里程碑,它能够将体育与教育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运动员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竞技运动水平方面都能提高。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要求高校对学生运动员在学习与训练的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并具有与其它专业不同的目标。但无论是竞技教育还是其他专业的教育都是从属于整个教育大系统的子系统,需要各部门在严格按照教育大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制定针对不同专业的政策与制度。高校应适时改变相应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为学生运动员服务,使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并不断向竞技运动水平的最高端前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及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龙头。自19?8年改革开放至今,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进入21世纪,竞技体育越来越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我国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世界级选手。高校集体育、教育两个系统资源优势于一身,即将成为我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竞技体育在学习与训练方法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不断向高效、集约型方向发展,培养模式也趋于多样化。二十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教育全面发展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初步形成了教育系统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机制。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自创办以来,部分高校已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如清华大学跳水队在21世纪初,在世锦赛、大运会及奥运会等世界顶级赛事中都曾取得可喜的成绩。但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国内形势的变化,类似清华大学跳水队这样优秀的运动队也都面临了解体的危机,可见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暂时还不能满足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需求。高校是集体育系统资源与教育系统资源优势于一身的重要场所,必然成为我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就目前形势分析,国家通过在普通高校组建运动队的形势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很好开展起来,如何将体育与教育系统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走学院化道路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相关部门应不断的改革不适应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不良因素,促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早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从而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二百多所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规划布局,标志着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运行。到2012年、2013年具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已发展到,2014年又新增3所高校共有275所之多。经过20多年的摸索和尝试,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其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及其人才培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加快了发展步伐,成效明显。

1987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有关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规划》,之后又相继颁发了不断完善我国普通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了国家要重点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竞技体育人才,为我国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指明了方向。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我国高校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级水平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为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及全面落实若奥运争光计划》做出贡献。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校组建运动队的数量越来越多,在项目布局和组队上也越来越具有地方特色,高校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如清华大学跳水队、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复旦大学田径队等,这些运动队代表学校、国家在国内、国际赛场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优势。高校作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竟技体育人才的重要场所,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后,其培养的人才先后在国内大型赛事中取得了骄人的运动成绩,甚至多次走上国际舞台,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世界大型赛事中崭露头角。高校很多优秀的学生运动员都是通过参加大运会的优秀表现,逐渐成为奥运明星,完成人生的完美蜕变。纵观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走学院化之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己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主流。特别是西方体育强国,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探索由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相结合的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如美国等体育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经过多年摸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缺点,充分发挥地方传统项目,找到了一条适合高校培养竞技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道路,先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运动员,并逐渐在世界体坛上站稳了脚跟,如北京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南开大学的女子排球队、清华大学的田径队,都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优秀体育队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选手共获得21枚金牌,其中两枚金牌的获得者王颖和胡凯,他们均来自于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两人没有专业背景,是我国纯正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由此可见,中国高校体育在世界的洪流中不断向前发展,清华大学在其他同类院校中,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清华大学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值得其他高校学习与借鉴。目前,对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其突出特点是直接让学生运动员参与高水平运动竞赛,使学生进入真正的战场,打破高校传统课余训练的目标,促进教练员与学生运动员在国内最高水平的舞台上不断磨练自己。

当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高校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具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历年来,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有的是以牺牲运动员为代价的,此种做法不但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更偏离了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除了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外,从多视角分析还可以看出,它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从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我国教育部组织进行了2005年和2010年两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评估工作。随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规模的不断扩大,类型的不断拓展,层次的逐渐拉大,截止到2012年我国己经建立了包括田径、足球、篮球、网球等32种不同项目272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而后2014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数量又新增到275所。高水平运动队的总量越大、发展越完善,就越需要精细化的管理与指导,以倡导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水平运动队依据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制定符合自身项目特点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从而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普通高校通过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健康之路。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其起源较早、功能多样,也是国家培养适应现代生存本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机构,在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的发展也逐渐引起了国民的关注,特别是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国际盛会。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各方面优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级水准的竞技体育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更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体育回归教育本源,可以使运动员在学校中学习、训练提高素质水平并增强自己的社会生存竞争能力。也就是说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需要依托学校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为保障学生不断向综合型素质人才发展,各级学校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及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系。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与普通人相比,表现出文化素质高、专业素质强的特点,无论是文化知识的教授还是专业训练的指导,相对而言他们都能应对自如。同时学校组织本身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这些都使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

把竞技体育纳入高等教育序列,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体现了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目标要求。高校竞技体育不仅要培养能够代表学校进行校际、国内大学生体育交流的“普及型”竞技体育骨干人才;培养能够代表高等教育系统参加国际大学生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具有较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型”竞技人才;而且还要注重为国家培养能够承担国际性竞技体育赛事(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塔尖型”优秀竞技运动人才。在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需要学生运动员在有目标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文化知识学习与长期的不间断的训练,再经过高校这个平台,不断朝自己的目标前进。高校这个平台使学生运动员不断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使学生运动员在具有与同等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较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而且还能较好地解决他们退役后的出路问题。因此,高等学校应理直气壮地开展竞技体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当今竞技体育发展己经进入到多学科综合、科技含量高的科学化发展阶段,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每一步提高,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教练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固然重要,但如果运动员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基础,其理解力、领会力、自控力以及创造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也会受到限制。在高校开展竞技运动,使运动员在接受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过程的同时,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与水平也会不断的提升,对动作技术要领和战术打法的理解、领会和感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机体和心理状态的自控和调整能力逐步加强,对训练计划、训练过程能够很好地把握,这必定有利于高校呈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局面。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在某些比较普及的项目上已经和相关的中学联合,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员培养体系,而且成绩显赫,并己向国家队、职业队输送了不少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有些人才己经能够承担起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中为国争光的大任。

2我国体校人才培养现状

2.1体校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运动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迅速的发展和快速提升,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特别是竞技体育在世界各体育大赛的舞台上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优秀的后备人才苗子基本都来自各级体育运动学校,据统计,90%以上奥运冠军来自于体校。举国体制框架下的体校培养机制为竞技体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历史性的、不可磨灭的。我国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是建国初期借鉴前苏联的培养体制,并依托军事体制建立起来的,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一训练体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与当前经济社会体制不相适应的地方。山东省是体育大省,体校不仅是训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运动员来源、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还是向国家队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对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做出了具体与严格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也发布了相关文件要求全国各省市的体校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我省市级体校“学训矛盾”依然存在,文化教育功能弱化,训练效能不高,致使人才产出低端化和高端人才供给不足,不能适应新时代需要和人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同时还存在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撑不足,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不到位;教练员、文化课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学力量薄弱等问题。“体教结合”尚存体制性障碍,“体”与“教”仍然处于“两张皮”的状态。“体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体育融入教育,教育融入体育,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资源,充分利用竞技运动和学校两种教育类型,充分利用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两种育人手段,体与教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2.2研究现状

对山东省市级各级各类体校的师资、招生、培养、管理、保障、输出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探究现行体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后备人才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提出可行的、科学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推动山东省市级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从山东省市级体校的师资力量、招生、培养、管理、保障、输出情况等维度出发,对现行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坚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原则,针对体教协调发展的不足之处,借鉴国外或其它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科学合理的策略,创建“体教融合”培养新模式,为山东省市级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正在从单纯的追求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为主转到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的社会价值为主,要求培养的竞技体育人才既是高水平的,更是高素质、高文化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人才。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市级体校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原本体校运动员选材面受限、成材率低、文化基础薄弱等缺点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山东省市级体校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可以促使体校管理层、教师、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有助于山东省市级体校运动员对自己进行科学地定位,为以后的学业、职业生涯进行详细规划;能够对山东省市级体校推进运动员的管理、教育教学、及训练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有关部门制定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2.3体校

“体校”,是指对我国青少年进行体育训练的基层教育学校。张志荣在《探索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中指出体育运动学校是指以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为主要任务,对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实施文化教育的同时,又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普通高中、中等体育专业、职业教育相互融通的办学形式。同时又是业余训练与优秀运动队之间的桥梁。刘雪琦在其研究《山东省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目前我国的基层体校的类型,主要有各类地市级业余体校、县级体育运功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主要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依据“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进行教学与训练工作。要注重训练的科学性,注重身体素质与技术的基本练习,是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来源途径。本研究中的市级体校是山东省各地级市建立的中专性质的体育运动学校,是业余体系的最高层次,主要任务是为优秀运动队培养和输送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经过系统的体育训练后,可能会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周战伟在《基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文章中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体育运动潜力,并通过选拔进入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和具备条件的体育俱乐部、社会力量开办的其他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儿童。本研究所指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要是指为今后可能创造优异成绩而现今正从事运动训练的山东省市级体校的,学业处于初、高中时期的青少年运动员。

2.4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在教育学领域里尚无明确的内涵界定,大家都具有自己的观点。但经考证,最早的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的是刘明浚等有关人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与教学样式。主要包括了教学手段、方法、途径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启动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首次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相关专家界定“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为,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简言之,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本文研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体校招生、输出、管理、保障、培养情况等方面了解市级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优化策略,加强理论指导,注重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工作的协调,促进体教融合,达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体教融合”的市级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3研究理论基础

3.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早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倾注一生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分析与揭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为工人阶级以及每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我们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进行概括为,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本质和特性的全面发展,它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有所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愈渐丰富,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当然,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互相制约的,并在实践上达到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以及选择方式的根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揭示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价值及其有效渠道。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标。由此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高校体育人才培养(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以往的竞技体育过分追求金牌,忽视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然而“体教结合”,可以帮助具有运动天赋的体育人通过完善的文化教育和专业的运动训练、竞赛,获得进一步、更充分的满足和自我实现,以达到运动竞技与德育、智育全方位的发展,是寻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只有全面的教育才能将人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是根基,它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整体发展,用教育来完成人的灵魂塑造,用教育来造就一个有道德、有能力、有体魄、有情趣的完整的社会人,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虽然这一目标过于理想,但作为教育的价值在于走向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在教育系统的各级学校中狠抓素质教育,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应该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3.2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正式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如下: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理想,是现实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须坚持的最本元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最突出的历史意义就是赋予了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目标观,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境界。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人越是全面发展,就越能在终极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社会越是坚持以人为本,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可能的良好条件,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发展。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人的培养过程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进行的,可见培养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学校教育。教育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参与主体,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各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以人为本,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源于教育,高校作为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肩负着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性、个性化需要,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多样化的发展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需求。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对于高校而言坚持“以人为本”,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把工作重点转向学生、重视人本身的发展,进一步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因此,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就必须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也必须一切着眼于大学生的培养和提高,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不仅能够谋生,而且不断将自身潜力发挥出来,在校期间不仅知识得到增长,而且观察、判断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必须同时遵循教育与体育的规律。体育名人何振梁曾说过:“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教育的体育是误入歧途的体育”。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训练体制带来的弊端依旧影响着现代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原有的错误观念,以现代理论为指导,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道路。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坚持以人为本,最要紧的就是要把体育人才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做到以满足运动员全面而又自由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的根本目的。我们不能只为竞技成绩而培养人才,不能再以牺牲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去换取竞技能力的片面提高。正如刘鹏局长所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没有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就不会有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要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出发,并在适应现代竞技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人的培养过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在摒弃传统训练体制只重视运动

3.3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有利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及其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X987年至今的20多年中,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招生院校,从一开始教育部确立的5}所试点院校,到20-14由教育部批准的275所,由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近500所可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院校。2)学生运动员人数,从开始的每年只招收1000多名,到目前在册近}0万多名的在校规模人数。(3)开展的运动项目,从一开始的5--7项目,到目前的20个大项。4)运动竞赛,从一开始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不定期的单项运动比赛,到目前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年一次的单项联赛与比赛,以及由省、市、专业院校系统举办的各种综合性运动会、单项联赛与比赛。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己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竞技体育的标志与品牌。5)运动水平,从一开始纯业余水平的基础上飞速提高,记录不断被刷新,目前,有些项目的运动水平已经达到省级水平;个别项目、个别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家、国际水平。6)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历来都是各国大学生交流感情,彼此了解和增进友谊的盛会,同时也一直是各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水平与培养能力的“展示台”,被喻为奥运会的“资格赛”或“预备赛”。我国也十分重视运动员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表现与成绩。从1097年的第19届到2003年第22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国派出的运动员人数和参赛项目逐届增加,奖牌总数与积分总数一直名列前茅。自我国通过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以来,经过二十几年艰辛的探索,成功的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队伍。

从2005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起,我国教育部组织了全部由多所高校在读大学生组成的队伍参加比赛。2013年的大学生运动会,我国还派出了比以往大学生运动会数量更多的高校及在校大学生参与到运动会的大、小项目中去,在校大学生成为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的中坚力量,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他们以文明的道德风尚,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向世界各国展现新一代中国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2003年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大学生竞技体育交流的任务全面移交教育部之后,高校竞技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发展规模的逐步扩大,运动赛事的不断增加,运动水平的快速提高的现实,一方面高校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事务迅速膨胀,政府陷入大量而繁杂的具体业务管理当中,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精简机构,压缩公务员编制,成为必然趋势。国际高校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与我国单项运动协会改革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且对于保持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现代竞技体育表现出“高、精、尖”的趋势,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是其突出的特点。“科教兴体”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高等学校具有综合的科学研究实力,以及全面教育、系统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建立“科一教一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基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学校必将承担起今后为国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通过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我国现在乃至今后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必能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国家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3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有利于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在高校开展竞技体育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枯竭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社会矛盾。“举国体制”金字塔型的培养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不仅没有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成了青少年就业的一条捷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照顾性”政策逐步撤消,加之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和家长期望值的普遍提高,许多家长与孩子都不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使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举步维艰。长期以来,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得不到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己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三级训练体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让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看到了新的希望,它不但不占用学生的正常学习文化知识时间,并有专门的人员对学生的文化学习进行辅导,只是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对学生运动员进行训练,使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005年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重新布局,己引起了教育系统体育人才培养的变革。在高校开展竞技体育,不仅能够解除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使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运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最大程度的发挥,杰出的体育人才还能够在国际竞技赛场上为国争光,其余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将成为普及竞技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的骨干。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还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高校竞技体育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面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国家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全新概念。高校竞技体育要克服“举国体制”体育人才培养、训练体制的弊病,开辟、形成以高校为龙头,小学一中学一大学新型“三级”人才培养、训练体制的新途径,以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同时具有较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高校竞技体育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发展形势与趋势。通过在普通高校组建运动队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工作既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又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向高等教育的回归,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对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与体育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育人才。

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有利于解决培养中出现的“进口、出口”问题,改革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单一模式,有利于推进体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高校人才云集,通过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既有利于促进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运动员实现自身的价值,又可以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不断改革体育与教育系统中不利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早日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3.4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有利于推进高校课余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在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具有多功能特点,首先学生运动员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长期系统的专业训练,其影响范围较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观看各种校级甚至更高水平的比赛,对高校运动员充满了崇敬与仰慕之情,于是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不断地影响身边的人,促使更多的人群参与其中,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不但可以有效推动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利于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从而促进我国居民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高校开展竞技体育有利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奥林匹克主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一种生活哲学。它强调“更快、更高、更强”,强调竞争、顽强拼搏、不屈不挠;强调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成功、承认失败。因此,在高校开展竞技体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能够使广大青少年通过竞技体育从感性和理性上理解和认识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的实质,进行奥林匹克与竞技体育的早期教育。总之,高校竞技体育及其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高校课余训练、丰富校园文化,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作为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为高校创造了无形资产、提高了。

4文献综述

4.1体校师资及运动员状况研究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制定者以及实施者和管理者,教练员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运动员培养的质量,我国业余体校的教练员主要来自于运动员退役后执教或体育院系的毕业生。国家对教练员队伍的培训与进修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教练的综合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多以教练员为主,过家兴教授在《运动训练学》中提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运动训练的发展需要,对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育学技能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人格很容易受教练员及老师的影口向。

潘桂芝、李晓春在《知识经济社会我国体育教练员培养模式构建》一文中总结到教练员应具有有关运动训练理论知识、执教经验以及运动专项等方面的知识,执教经验是重要的一个部分,他影响着教练员在实际训练中的具体操作,运动专项和技能知识也比较重要。现代运动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教练员核心知识的形成中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孙达平在《试论中国足球的发展之路》一文中提到教练员在指导训练中,需要加强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能力。宗棣华指出,教练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智慧、丰富的带训经验、专业的运动技能、渊博的学识、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稳定的情绪。综上所述,教练员应具备较高的训练水平与文化素养,提高训练效率、训练成绩,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因为体育训练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使体校的文化课老师开始受到重视。赵丹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培养》一文中提出,普遍存在文化课教师责任心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存在着优秀学校毕业的学生不想走进体校当老师的现象,从而出现了体校教师能力不强、师德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了解决体校存在的“学训矛盾”,应加强教师结构优化,教学设施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体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估的指导与监督,促进“体教融合”。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3号),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合理安排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时间,积极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问题。加强体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市级体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处于初高中阶段,从心理学分析,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将处于一个逐步成熟的时期,开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现阶段我国体校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学训矛盾突出、学生成材率低、毕业就业面窄等问题。体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创新培养模式,激励学生注重训练的同时,加强文化课的学习。

4.2体校招生及出路研究

体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好的生源与学生输送率的支撑。马仕会在《业余少体校发展历程及现状的研究》中提出,在进行学生的招收中,要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吸引其他学校当中的具有高素质的学生进入到业余体校学习和训练,给体育事业做出贡献,并且要把业余体校当中一些不适合继续从事竞技体育训练的学生可以用特长生的方式送入到其他学校,也可以给其他学校培养相应的体育学生。俞继英等在《“开放的大教育”体系下可持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对策》一文中,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提出,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构建“开放的大教育”培养体系,贯彻“科教兴体”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首要解决的是运动员的出路问题,招生问题也会随之解决。4.3体校文化课教育情况研究

文化学习不佳问题,是阻碍体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问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是长期困扰举国体制发展的重大问题。[9]池建在《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擅变》一文中提出,为了使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使自身特长得到更好的锻炼,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训练与学习两不耽误,就要把教育与体育结合在一起。陆明云在《优秀运动队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探析》一文中,总结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现状中提出,运动队的文化教育至关重要,运动员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黄桑波和李建国在《后奥运时代我国“体教结合”模式调整探析》一文中提出,针对学、训分离所产生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体校学生培养工作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各类体育类试点学校日渐增多,有关体育类培训机构的逐步兴起,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多样化。体校学生的学训问题巫待解决,重视训练与运动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与职业道德素养,导致体校人才的培养成效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符,学生出路狭窄,体校人才培养效益较低。对于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研究,大部分的学者采用了体教结合的方式,少部分学者运用学训结合的方式。不能因追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的运动竞赛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及专业知识培训要求,以及成才需求。

4.4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发展壮大的主力军,也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主体部分。在举国体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竞技体育事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金玉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一文中,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学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业余训练工作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全国各种体育类试点学校、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逐步兴起,吸引着参训人员前往训练,对于体校的生源有着直接的影响。钟秉枢等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一文中,主要运用了文献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提出,竞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训练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选材的科学化程度、运动员的训练管理体制、训练的质量与效率、医务水平;文化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运动员的学习意识、运动员学习时间的保障、运动员学习能力的培养、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健全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训练环境、学习与训练体制、教练员育人能力。上述三个大的方面会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袁晖光等从人力资本投入的角度分析了指出,青少年不愿意进入体校从事竞技体育训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体教分离模式,致使从事竞技体育训练需承担较高的风险率,然而青少年发展是不可逆的,因此很多有天赋的青少年家长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走进体校。成材率低,出路相对狭窄,这己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葛幸幸等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一文中,认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以走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的道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职业化并没有普遍推广。

虞重干等在《中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差异及思考》一文中指出,教练员应该在运动员文化学习上担负较大的责任。提出了将现行体制并轨,将原来负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体育管理部门并到教育部门,这是保证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冉强辉在《影响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文中,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上海市“体教结合”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善试办学校体育训练场地设施、优化教练员队伍,利用两个部门的优势,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进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体育行政部门负责训练质量与效率,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4.5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高度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宋长瑞、肖辉在《福建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通过比较分析福建现有的“三级训练培养体系“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三级训练培养体系”模式下,这种“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己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运动员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合作共赢,构建“多元化”的办训模式。自2016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以来,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苟仲文局长在参加2017年全国政协体育界别联组会议时表示:改革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当前,中国体育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体制问题,处在经济体制碰撞阶段,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走改革之路。彭国强在《日本竞技体育政策演变的历程、特征与启示》一文中,提出了构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竞赛“一贯制”政策体系。借鉴日本“一贯指导系统”人才培养政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一贯指导计划要贯穿于人的不同成长时期,覆盖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要融入人才选拔、训练、竞赛、保障各个过程,广泛通过竞赛选拔、跨项选拔等多元方式实现科学选材,完善运动员激励保障政策,以制度法规的形式为运动员生活和退役转型做好科学规划。

李艳、黄亚玲、王伟在《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对比中美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认为:美国的成功在于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招生、管理制度,保证了学习和训练的同等重要,较好地解决了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矛盾问题,而我国学训矛盾突出的原因在于制度缺失,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综上所述,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甚多,上述研究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训矛盾、就业困难、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需要解决学训矛盾和学生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而教育在体育的发展中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体校学生如果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及专业的运动技能,就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本研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市级体校“体教融合”培养新模式,并对新模式的内容做初步规划和设计。

5总结

董文峰在《中美赛艇训练“体教结合”现状之比较》一文中指出美国的体育是推行市场体制的,主要是由各种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政府很少直接介入和干预。蔡合玉等在《中、美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美两国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游泳后备人才培养过程的比较分析,指出美国的游泳训练都在学校或者俱乐部里,体育协会主要负责组织校际之间的体育比赛,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成为教育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美国的学校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 侯海波等在《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启示》一文中,对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分析发现,俄罗斯竞技体育培养以体校作为基础,体校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金宏宝在《中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一文中,采用比较法和文献法,对中日两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培养路径进行了比较,指出日本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以学校为为人依托,体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部分,缺少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脱离教育的体育不利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吴新炎等在《论新时期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一文中,对各国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比较,对德国竞技体育后备的人才培养中政府的作用作了分析,德国政府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是建立竞技体育合作学校和体育运动重点学校。周冰在《西班牙体育的崛起及其启示》一文中,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西班牙体育的迅速崛起的一些关键因素,分析认为西班牙竞技体育发展的强劲势头主要来源于先进的体育管理模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高水平联赛的打造的以及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协调等方面。在借鉴西班牙体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管理体制、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提高职业联赛水平以及广泛的开展大众体育,使我国早日步入体育强国行列。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等竞技体育发达的国家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各具特点,我国学者也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指出教育与体育有机融合、竞赛制度完善、升学机制健全、学校运作机制成熟,借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 国内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颇多,相对丰富,但研究以理论务虚为主,实证务实为辅。周战伟在《基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提到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任何一种培养模式都要有一个“人化”的实践过程,以检验其科学性和实效性。各种建模多从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如有的侧重竞技性,有的侧重教育性,有的侧重投资主体等,缺乏有机整合,无可比性,从中难以构建一个具有指导性的优化模式。研究视野仍有一定的限度,多以高校模式的研究较多,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体校的研究较少。

综合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比较文献可以看出,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偏重于学校、职业体育俱乐部及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培养,而我国培养模式主体依然是政府主导下的“三级训练网”。国外培养模式较市场化、高效、多元,而我国培养模式较保守、单一、培养效率低、多重矛盾突出。我国特别是我省市级体校巫需吸取体育强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省各地市现状,因地制宜,逐步形成我省具有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个人化等特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柳鸣毅,丁煌.我国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10):13-27.

[2]李翰杰.北京市基层体校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20,(07):47-49+53.

[3]柳鸣毅,但艳芳,张毅恒.中国体育运动学校嬗变历程、现实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03):64-77.

[4]任敏菁.新时期少体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02):22-24.

[5]赵师栓,马鹏飞.陕西省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9,(02):71-72.

[6]刘进阳,易高明.基层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长阳县业余体校为例[J].武术研究,2017,(09):147-149.

[7]刘彤,何俊,储志东.江苏业余体校发展现状与改革路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7,(05):1-9+68.

[8]李自强,唐炜.对江苏省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以江苏省少体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70-72+108.

[9]陈伟光.黑龙江省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冰雪运动,2015,(02):6-11.

[10]刘远花,吴希林.德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经验与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4):338-342+375.

[11]陈宁,卢文云,王永安,魏晓燕,陈丛刊,邱赞.完善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6):8-16.

[12]郭建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4):1-9.

[13]王琳,吴建财.优化“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研究——以晋江市业余体校实践为例[J].福建体育科技,2014,(02):62-64.

[14]蔡永茂.广州市业余体校击剑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14,(01):65-68.

[15]钟秉枢,张莉清,高峰,谢慧松,梁栋,史姜旭,张建,刘峥.我国竞技体校发展的SWOT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6):6-13.

[16]钟秉枢,谢慧松,刘峥,高峰.中国竞技体校未来发展战略定位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7):5-10.

[17]刘志云,王晓芬,王伟明,冯婵.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01):85-86+88.

[18]刘志云,王伟明,王晓芬,冯婵.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6):48-51.

[19]戴健,马志和,张林,刘炜,周全,顾晨光.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体育科学,2004,(03):5-7+23.

[20]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罗平.我国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39-42.


作者简介:白洪煜,性别:男,民族:满,出生:1984.11,籍贯:辽宁开原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职位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