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张芷淇

广东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从景观规划角度来看,“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凸显乡村景观的特色,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基本民生质量,改善生态系统,延续传统村落序列与自然空间格局。本文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这一背景,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乡土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关系全面重构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新变革的大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做好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的工作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指导乡村发展建设的基本依据。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之中,应当对当地的文化建设情况做到精准了解,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加以把握,以便能够据此依托乡村景观建设提升当地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水平,进而达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1]

1、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乡村景观规划不是简单的乡土材料堆砌,也不是夸张的技巧炫技,而是还原乡村真实的自然形象、带来新生活、吸引新村民,从根本上为乡村带来改变。在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其独有的地理地势环境,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景观以及地标性建设。不仅要保持乡土气息和地域特点,也要挖掘并拓展乡村文化的特色、内涵,切忌千篇一律,实现融合发展。统筹梳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对现有的资源进行规划整合,重塑一个原生的、自然的乡村景观格局,将失去活力的空间逐点连接,同时依托产业类型去增加的配套服务点,为村民带来了参与建设与运营的机会。此外,乡村地区的景观规划以及设计,设计人员应当实现对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精深理解,并遵循优化景观利用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乡村地区经济、自然、文化等要素的科学整合,以此来确保乡村地区景观建设实现科学发展[2]

2、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

2.1 明确美丽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

在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秉承“创新”“协调”“绿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秉承“创新”理念

秉承“创新”理念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要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性的规划与融合,把乡村独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创新健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体系,增强乡村本身的内生动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有序推进。

2)秉承“协调”理念,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有机融合

审视“美丽乡村”这一概念能够发现,其不但是经济层面的概念(有赖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物质的充足支持),同时亦是文化层面的概念(有赖于乡村民众精神文明素质以及现代意识的增强)。唯有在规划中秉承“协调”的理念,方才能够实现村民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自然生态环境与产业生产建设之间的和谐相处,方才可以被称之为“美丽乡村”。处于此种和谐的环境之中,有利于使乡村民众能够对家乡产生深深的眷恋之情,吸引他们回乡生活与工作,同时有利于更多的人对如此和谐、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产生向往之情,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有鉴于此,在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之中,必须确保村落建设同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共存,让乡村景观建设与规划同当地的人文风貌与地域特质融会贯通起来。在民居的设计时应当秉承现代、实用的理念,同时亦要确保建成投入使用的村庄像村庄,以此达到“一村一景”。同时,应当在乡村地区配置足够的文体设施,并借助这些文体设施组织广大乡村民众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其业余生活得到丰富。此外,应当尽可能多地对古村落、古民居加以保留,以此来实现乡村文化底蕴的传承[3]

3)秉承“绿色”理念,创设宜居的乡村环境

对于“美丽乡村”规划而言,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简单的村居村貌美化上,需要深入感受和理解当地民众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身处于美丽的环境之中,将让乡村民众的审美观获得提升,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恢复乡土文化的自信,让其能够留在乡村发展,享受美丽乡村生活带来的宁静、惬意、舒适、安康。有鉴于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乡村民众的生态文明教育,让乡村民众提高安全卫生意识,养成勤俭节约和绿色环保的习惯,避免出现垃圾堆放、污水乱排等现象。通过“厕所革命”工程,将乡村地区较为常见的旱厕改建为干净的卫生厕所或标准化公厕。广种绿植,增加开放的活动空间,提升居所宜居性。

4)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乡村地区存在着诸多未被发掘或被利用起来的自然要素,为此,在推进“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工作中,应当注重对这些要素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并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方才能够规避盲目地追求短期效益(如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滥砍滥伐等),保证长期效益的持续增长。由此随着“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推进和深入,实现乡村地区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同步推进。

2.2 以乡村肌理为依托,打造聚落式乡村景观格局

自古以来,村落就是人类重要的居住地,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进为现在专有的聚落形态。这一形态已然成为自然肌理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在推进“美丽乡村”的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者们应当对乡村肌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进而科学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以便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修复和完善聚落式乡村景观格局。在工作推进当中,必须确保乡村规划设计工作与居住群落之间原有的联系不被打破,确保乡村民众正常的生活节奏不被打乱。通过公共空间的科学配置,恢复和散点的分布规划来化解现存的问题,让各种空间与“美丽乡村”的记忆发生联系。

2.3 凸显乡村地域特色,突出乡村特色

乡村的历史、风俗、人文等乡土文化要素为乡村民众无法割舍的精神支柱,同时亦是乡村地域特色的集中表现。有鉴于此,在推动“美丽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之中,应当注重凸显乡村地区独有的地域文化,合理依托当地乡土文化元素,诸如当地独有的建筑形式、植物、节日庆典、特色产业等。借助对充满地域特色要素的提炼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介入后,激活村庄公共生活空间的建设与加强集体回忆,重新凝聚人心,并由此彰显出该地区的文化内涵,让乡村景观的魅力得到充分显现。将景观公共空间、乡土文化等要素彼此之间密切联系、互相融合,已达到提升“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实效性。

2.4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释放乡村独有的潜能

规划设计者们应该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高质量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工作。从村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大力推进“服务站、文化站、卫生站,公园、公厕,路网、景观网”的规划建设,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促进了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提升乡村地区经济辐射能力,借此打破城市与乡村存在的结构桎梏。

结语

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以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旨在为农村居民构建宜居环境,为乡村的人居环境注入精神与魅力,推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居民需求,结合当地地域特色,提升民居的宜居性,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鞠海凤.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J].艺术家,2020(11):62.

[2]李康庭,孙燕红.“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98.

[3]姜晓丹.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 现代园艺,2021,44(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