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 230088
摘要:关爱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人性关怀反映了德育人本化的趋势,关怀取向是对公正取向的合理补充。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以情感体验与关爱实践为基本特征。关爱教育模式是以体验式学习建构的道德互动性结构化整体,包括情境体验、价值辨析、活动践行三种基本课型。关爱教育的实施需要采取学生、教师、班级、校园的统一的融合。
关键词:关爱教育;爱心体验;思想素质
爱是教育的灵魂,学校大力倡导爱的教育,让所有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地用爱去浸润孩子的心田,开展以“爱”为核心的教育使教师的思想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锤炼。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爱心主体意识更加明显增强,爱心体验则会更加深入。
一、关爱教育的理论
人性关怀反映了德育人本化趋势。关爱教育以人性关怀为己任,是现代社会“双减”政策下对道德的呼唤。德育人本化强调德育的本质功能是追求个体道德理想人格,实现人类德性之完美境界。诚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德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使德育必然具有政治与经济功能。但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人本身的德性发展为条件的,脱离了这一本质功能去谈其它派生功能,既是不科学也是不道德的。德育人本化命题的提出,就是要澄清历史上不分主次的多种德育功能观,防止德育的非人化倾向,回归德育的本来面目,使德育真正走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举的轨道。德育人本化在德育定位上,强调德育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活动。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幸福的本质是精神愉悦,核心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这实际上是个终极关怀问题。人人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和归宿,尤其是在面临困境与苦难之时,更需要精神依托和心灵慰藉。
二、关爱教育与教育教学的结合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唯有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方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从而信奉教师传授的知识、传播的道理。
一是师能是教育的关键。教师要站好课堂,力求上好每一节课。教育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教师的业务水准,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学生面对老师的任何一节课都想好好珍惜。例如一个孩子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就关注到她的感冒症状,让她去找班主任请假,估计是不想错过精彩的课堂,强自支撑去听课。学生到学校的学习也就是孩子的主业,孩子从内心深处就有一个信号——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所以每一节课学生从心理上更多的是敬畏。另一方面老师的上课内容累积起了学生的整个知识架构,所以每一节课的内容、思想都会让学生重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是爱心让教育充满了灵魂。以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爱的课堂”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没有优生和差生的区别,再顽劣的学生也有优秀的一面,再优秀的学生也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关键在于教师怎么去引导、怎么去关心让其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能以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智商高低、成绩好坏定优劣。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被宽容以诚相待,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觉得付出一份汗水,便会有一份收获,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爱学、乐学、会学。
三是宽容让教育充盈着尊重。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宽容是一种慢下来的艺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滋润另一个心灵的过程。这需要时间,特别对处在青少年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还处在趋向成熟的过程,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作为成年人的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依循科学规律宽容地对待学生各种不成熟的表现,从而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让学生因为教师的引导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学会宽容,学会等待。正如一句诗性的话语:“教育是农业,慢慢施肥、浇水,静等花开、结果。”
三、总结
关爱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其过程不强调知识体系的连续性与系统性,而是更密切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需要与交往情境等。关爱教育需要一定的情境性,尤其是真实性情境作为教学背景。因而,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更能体现关爱活动的特点。德育的随机进入,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接受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抵触心理与逆反心理,淡化教育痕迹,实现教育过程的自主性。随机教学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也渗透在各科教学以及各种班级、团队活动之中。
构建以关爱教育为核心的校园礼仪活动,可以使关爱理念具体化,融入现实生活,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需要。如毕业典礼,通过朗诵毕业诗、交接毕业旗、接受毕业证书、赠送毕业纪念品等仪程,增强学生对母校的浓浓情谊。红领巾离队仪式中,朗诵离队诗、珍藏红领巾等仪程,更让学生心潮起伏,终生难忘,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巨大动力。
关爱教育在学校教学的具体运用,需要师资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与德育机智。在“瞬息纵逝”的教育情境中捕捉教育契机的敏感性,用智慧和爱心维护学生的道德尊严的艺术性;善于与学生心灵沟通,分担共享的移情性;引导学生内心需要,转化学生内心矛盾的科学性。关爱教育的运用,为德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开辟了广泛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伯黍.品德心理研究[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
[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