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花儿流行于甘、青、宁、新的一种山歌,从整体上分为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统。河州花儿唱词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很广泛,唱词内容多以男女情爱为主体部分,但也有古典文学名著,唱传奇故事"整花",有的则是反映生活内容的生活歌。本文从河州花儿唱词内容和唱曲特点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河州花儿唱词内容所蕴涵的生活伦理思想。并探析河州花儿优秀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河州花儿 伦理思想 当代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马进虎(2000-07),男,回族,甘肃康乐县人;就读于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立项社科类项目(项目编号:221)
一、河州花儿
"河州花儿"是河州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承载了河州地区人民生活的生活情感、思想和生活习俗。通过唱词内容和艺术形式我们可以了解地域历史,社会状况和生活常识。如在长期的传承流变中河州花儿形成的相应的规范和禁忌。河州地区有关花儿禁忌:一是场合禁忌。花儿作为一种山歌只能在山间传唱,而不能在家中或是村庄周围传唱。在陈赓雅的《西北视察记》中曾记载了青海白马寺附近的村规"无论居民和个人,若在近村唱歌曲者执大鞭一百二十下,不仅在白马寺附近有此,更在西北其他地方也是一种常识。还有花儿告诫:"白杨树上你甭上,你上时枝枝挂哩,走进庄子你甭唱,你唱时老汉骂哩"。其二就是对象禁忌,禁止在亲属和亲戚之间传唱,如父母与子女、公公与儿媳、叔伯与侄女等都是禁忌。传唱花儿的被视为乱伦行为。从以上禁忌习俗中可以看出,花儿传唱中蕴涵着伦理观。河州地区的伦理思想沉淀在花儿艺术中。
二、河州花儿伦理思想分析
(一)自由平等,忠贞专一的情爱伦理观下,男权压制的"男尊女卑"思想底色
河州花儿唱词内容丰富多样,情歌是河州花儿内容的主体成分,充满了伦理思想,汇集了河州人民群众的智慧。情歌也是花儿最精彩,最丰富的部分。如胡麻花下的一片蓝,俊不过山里的牡丹,尕妹的跟儿坐了一天,喝一碗凉水着也喜欢。天下雨着雷干响,惊动了四海的龙王,过路的阿哥哥好声嗓,有心了我两人对上。通过男女对唱,充分表达双方情谊。往常难以说出口的话通过花儿表达得淋漓尽致。除了纯真交往情感的唱词之外,许多唱词中蕴涵着男女的情爱观。千万年黄河的水呀不干,万年不塌的青天,千刀(嘛)万剐的我(呀)情愿,舍我的尕妹妹是万难。"展现出了旧社会中繁琐礼节束缚男女的纯真情爱,破坏自由恋爱婚姻,青年男女的强烈的无畏和叛逆精神。体现了对忠贞专一爱情的始终不渝的思想。还有大山背后山靠山,十二瓣叶的牡丹,要得我俩的婚姻散,黄河水干,积石山摇给(着)动弹。从后几句中体现青年男女对于挣脱传统礼教,追求自由平等恋爱和纯真情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但受到河州地区封闭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男权在家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河州地区,压制着她们的尊严和情感,在这种男权压制下在花儿中便男尊女卑的伦理思想显现出来。白到底儿的白龙马,山崖的边里站下,尕妹是牡丹花,阴山里开,哥就在阳山里看下。这首是情爱歌,但即使是情爱歌,也处处展现出“阳尊阴卑”的男权思想。再春天不来花不开,花不开着蜂不来,妹是花儿哥是蜂,日日想着你飞来。这首花儿是女性以"花儿"自喻,而男性则是蜂的比喻意识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观念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河州花儿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在长期的男权伦理观念的浸染与影响下。在追求爱情自由和平等的勇敢的面貌和精神。但即使是河州花儿塑造了很多大胆的热情叛逆的女性形象,但也有"男尊女卑"的影子。
(二)仁爱、忠义为人处世的伦理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仁爱,忠义是儒释道文化的基调和精髓。道家主张一切顺应自然,不应违反自然去占有,更不该去迫害生灵。而佛家思想更是将珍爱生命,爱护环境,惜物爱生作为基本伦理观。受传统"万物平等""仁爱万物的伦理观影响。仁爱观念在河州花儿中随处可见。在作品创作时激发了仁爱观延伸于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中,把善良朴实的情感扩充到整个自然界。尤其是体现在对待动物的宽容和爱惜的行为上。故有河州地区常流传着活着像牛一样踏实,走路像羊一样直行。称颂牲畜的谚语。河州花儿中有很多篇章用牛、马、骡起兴,对他们品行予以赞美,这些都是仁爱万物观念作用于生活的论证。也是河州地区蕴涵的朴素仁爱理念推动的自觉行为。其次作为传统优秀忠义伦理思想在河州花儿中无不体现,花儿作为传承人即兴发挥,也是传承人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载体。
(三)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伦理观
生态伦理,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处理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内涵了人应尊重敬畏、爱惜和爱护自然。也包括人在保持自然整体和谐,维护自然生态和谐方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生态伦理学视角,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中一切非人类存在物之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范畴。
生态伦理观念作为保护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理念在当代引起很大反响。但是并不是因为当代出现生态意识的,在早年间就已经产生了生态意识的雏形。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他们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和重要性感悟尤为深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的破坏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被动。人们在长久地生产和发展的经验总结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共同体。人类应当保护和爱惜所依赖的大自然。在河州地区的回族,汉族,东乡族等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特征,大多以生产耕种为生,在常年的生产和实践中,对自然的认识很是深刻。总结了丰富的生态观念和智慧,一切自然中的生物对于他们有特殊的意义。如花儿中牛,马,骡起兴,对他们品性的赞颂,体现了河州花儿中的蕴涵的生态伦理观。而对于生态伦理观大多借用比兴和比喻的艺术手法,成为河州花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河州花儿伦理观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在继承优秀伦理观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
"花儿"申遗成功,花儿受到关注度最高的民间艺术音乐,同时花儿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进行革新。因此越来越多的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和民众幸福生活的"红色花儿"创作层出不穷,
此外,还有以歌颂精准扶贫的花儿《尕光阴过了个舒坦》,精准扶贫成效显,"两学一做"是开端,……如今生活比蜜甜,全靠党的恩典,各族团结向前看,前景宽,尕光阴过了个舒坦。再如《中国梦唱天下》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了,习主席,领我们走新长征路,搭起了(个)文化舞台,歌手们,"中国梦"唱天下了。这里的河州花儿与新时期精神相结合的例子,这种顺应时代的创新不仅让花儿重新焕发生机,而且在继承仁爱和忠义观的基础上赋予了爱党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新时期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河州花儿中的生态伦理意识 苏茜;《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30
[2]周亮.花儿文化兴衰中的群体性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7,197-202.
[3]马嘉雯.西北山野歌:河州花儿[J].寻根,2020
[4]柯杨.诗与歌的狂欢节[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