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朴初中学
摘要: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帮助学生形成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进行,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这一特殊的能力。基于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审美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学生的素质以及修养,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在这之中,美育的培养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育;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
美术鉴赏课程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并没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自然无法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难以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此,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美术教师积极地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优势,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逐渐感知艺术力量的强大。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审美需要,增强身心健康
鉴赏教学旨在于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作品中不仅蕴藏深厚的艺术思想与人文精神,有益于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更是包含了美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情境联系,象征着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审美是学生成长发展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审美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见闻,并且影响着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师开设美术鉴赏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有利于他们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力。
(二)开阔生活视野,创造积极人生
美术作品是视觉形象艺术,其相较于其他学科的优点在于能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但美术鉴赏是一门抽象思想艺术,故而,在美术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同时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两者有机结合中增强学生对画面、色彩、形象等方面深层次的理解。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具有不同的美育效果,以景物描绘为意象的美术作品可以唤醒学生自然情感,人文题材可以唤醒学生的思想情感。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现状
(一)教学部署不合理
学校中,美术的上课时间并没有合理的安排。从上课时间来看,很多时候美术连最基本的上课时间都不能保证。高考考试科目占授课时间的90%,美术等非考试科目在一周中却只有一节或两周一节课,致使美术教育形同虚设。同时,很多学校没有提供完整的教育设施。即使教师无视各种恶劣的环境影响对学生进行的教学讲解,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依旧较低。
(二)机械接收美术知识,忽视鉴赏主体地位
一直以来,美术都被学生视为“副课”,一些学校甚至直接将美术课取消。除了美术特长生外,其他学生都将美术课当做自习课,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平时文化课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压力很大,根本无暇顾及美术课,鉴赏能力的提升更是无从谈及。但美术鉴赏课是必修模块,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三)授课内容单一
艺术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很难定义其学习范围,所以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课本的内容只是参照。目前的美术教育,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都被设定的授课内容所局限,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内容单一化、片面化,难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进行提升。
三、在高中美术中践行美育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审美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保证有效教育、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审美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宽松、舒适、和谐的环境,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拓宽思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说话,缺乏交互性,教学环境恶劣,效率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的教育改革制度下,应该重视课堂气氛,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流。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缓解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积极地学习美术知识。在课余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美术相关的社团活动,进行美术创作,或是参观艺术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美术学习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较强。因此,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能更加贴合实际生活,更深入地去了解事物的本质与细节的知识,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现的尽善尽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不同环境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通过营造和美化日常的美术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在走进生活与深入接触生活中,独立的创造美术中的生活之美,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美术鉴赏的相关知识。在《地域的永恒魅力》一课,利用视频、多媒体课件、图片等形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出我们生活中不同的地区的山水、建筑的特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能感受到美,这对学生来讲,无论是理解美术知识还是提升人文素养都有着积极地影响。
(三)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当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时,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展开评价,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评价、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对其评价,来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思维的发散,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比如,当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要注意不能够简单地运用“像不像”来作为评价的准则,而是要对学生的思维表现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看一看是否能够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真实的反应,又或者是观察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独特性以及较为新颖的表现形式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求自身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还需要将自身所具备的审美意识传递到学生身上。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以及互评等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且积极地展开美术作品的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增强美术鉴赏能力有利于提升自身竞争力、丰富自身文化涵养,创造美好的人生。在未来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对高中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其创设一个开放、轻松的作品鉴赏学习氛围,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互动对话,发现艺术鉴赏的魅力,同时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并创造美的习惯和能力,全方位地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童翠.高中美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纳税,2018(14):185.
[2]李莹.高中美术鉴赏课常见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8(03):41.
[3]孙晓茜.石家庄市高中美术鉴赏课教育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