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王立军治疗眩晕病验案 2 则

王立军 曹思敏 李光(通讯作者) 李仓达 柳思佳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眩晕是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性错觉,发作时常伴有心慌、汗出、耳鸣等自主神经症状。目前,根据前庭疾患国际分类将其分为急性前庭综合征、发作性前庭综合征、慢性前庭综合征三类。急性前庭综合征是一组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自发性眼震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前庭神经炎、后循环缺血和其他急性前庭疾病;发作性前庭综合征是一组以短暂发作的眩晕、头晕、站立不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及梅尼埃病较为常见,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及其他发作性前庭疾病;慢性前庭综合征是以慢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持续时间在数月至数年,可伴有持续性前庭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和其他慢性前庭疾病。

《内经》将眩晕病称为“目眩”、“眩冒”、“掉眩”。此后,诸多医家虽在眩晕病证进行了丰富的阐述,但尚未以“眩晕”病名形式存在。直到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眩晕证治”章节时,“眩晕”才正式以病名出现在中医古籍中。通过后世医家不断补充与发展,形成了以风、火、痰、瘀、虚、外感等较为完善的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经现代研究的不断归纳总结,其辨证论治的发展已逐渐完善。不同中医证候在人群中发病比例不同,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中所占比例也不同,临床上具有广泛差异性。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邪气的不同的侧重,来诊治患者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案一

德某,女,48岁

主诉:眩晕反复发作5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5年前因工作压力加之情绪激动发生眩晕,未具体用药,5年间眩晕反复发作,严重时伴见恶心、耳鸣,多因情绪、劳累诱发,间断服用天麻素、眩晕灵等药物。现患者眩晕,项强,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腰膝酸软,纳差,不寐,大便干2日一行,小便自调,舌质暗,苔白略腻,脉弦细。

辅助检查:血压:130/80mmHg,脑多普勒超声(TCD)提示“基底动脉中度痉挛,血管弹性减退”

既往史:既往健康。

中医诊断:眩晕

不寐

西医诊断:脑动脉供血不足

失眠

处方:生地黄10g,麦冬10g,枸杞10g,知母10g,天麻10g,钩藤10g,葛根10g,黄精10g,生龙牡各10g,赤芍10g,牡丹皮10g,山药10g,当归10g,川芎10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10g,女贞子10g,三棱5g,莪术5g,苏木10g,地龙10g,莲子10g,芡实10g,百合10g,合欢皮10g,夜交藤10g,酸枣仁10g,茯神10g,紫苏梗10g,制香附10g,鸡内金10g,焦三仙各10g,炙甘草10g,

病例分析:患者中年女患,生理上处于围绝经期,各方面变化波动相对明显。《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肝为风木,肾属水脏,肝与肾木水相生,乙癸同源,关系密切。本病患者眩晕多因情绪、劳累诱发,伴见耳鸣、腰酸,工作劳心过度,精血暗耗,肾水不足,肝木无以滋养而失柔顺之性,亢旺无制,内风上扰导致眩晕。病机以肾虚肝旺为主,治以滋阴补肾,理气降火,方用济生肾气丸+天麻钩藤饮+柴胡疏肝散+八珍汤加减。

案二

董某,男,15岁。

主诉:眩晕1月余。

现病史:患者初四考生,平素学习压力大,一个月前无诱因晨起突发眩晕伴头痛,无恶心呕吐,未经药物治疗自行好转。现症见:眩晕,偶见胸闷,血压120/80mmHg,伴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时见恶心欲吐不出,性格内向懒言,平素作息不规律,睡眠尚可,小便调,大便干,3-4日一行,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脑多普勒示:基底动脉血流增快。心频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中医诊断:眩晕(风痰上扰证)

西医诊断:脑动脉供血不足

治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10,钩藤10,决明子10,夏枯草10,前胡10,桔梗10,杏仁10,桃仁10,茯苓10,白术10,玉竹10,竹茹10,当归10,川芎10,蔓荆子10,荆芥10,延胡索10,川楝子10,枳实10,厚朴10,百合10,合欢皮10,首乌藤10,酸枣仁10,紫苏梗10,木香5,火麻仁10,郁李仁10,柏子仁10,酒大黄5,鸡内金10,薏苡仁10,焦三仙各10,炙甘草10

病例分析:患者少年男患,处于生命活动旺盛的成长阶段,由于学业繁忙,平素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肝气不疏,气郁化火上扰清窍,化火伤津则见便干,3-4日一行;脾不健运,痰浊中阻则食少纳呆,清阳不升则头晕,中焦气机不畅故胸闷恶心,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表现。

笔者在门诊出诊期间可以发现,患者发病的年龄逐渐年轻化,甚至亦可见15、6岁的孩子出现眩晕的症状。区别于年高体虚,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群体,年轻的患者群体大部分只是单纯的出现眩晕症状,无血压升高或单纯由于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在头CT、MRI等辅助检查中很少出现器官的改变,但在TCD等功能性检查中,大部分患者表现出血管流速的增高或降低的功能性改变。一方面,现代社会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年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精神状态很容易紧张焦虑,《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情志内伤,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长期忧思过度,气郁化火,阳亢风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多数年轻人作息不规律,缺少运动,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养,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另一方面,受遗传影响明显。临床见到50岁高血压患者和60岁无高血压患者的MRA,可以观察到无高血压的患者血管形态更宽大,血管表现更好。少部分患者在30岁左右即有高血压的倾向,这类患者多数有高血压家族史,需要进一步测量血压和随访确诊是否为高血压。

对于年轻的患者,主要应注意情绪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不要因为年轻而忽视疾病,也不要因为得病的过度紧张。在治疗上以理气化瘀健脾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科研项目:王立军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黑中科教函〔2019〕15号)

作者简介:王立军(1955-),女,汉族,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研究,黑龙江省第一批名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

通讯作者:李光(1986-),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防治内科系统疾病的研究,黑龙江省第一批名中医王立军学术经验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