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途径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途径的探索

王睿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落实劳动教育主体、拓展劳动教育链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育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三全育人;实施途径

  1. 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世界各国素质教育面临的相同议题,以英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基本形成了教育与家庭生活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和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积累了中国劳动教育的宝贵经验。但伴随着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劳动的形态以及人民的劳动意识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过去中国的劳动教育经验带来了很大挑战,中国的劳动教育在逐渐被弱化。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对于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2]。

  1. 高校劳动教育的特点与内涵

(一)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相链接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在党的高度重视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倒逼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建设之需、时代之需和人民之需。目前,“五育并举”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进。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有鲜明的载体性、社会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教育与劳动生产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本质。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过程中渗透快、融合深,通过劳动教育,能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尤其在高校,从专业技能培养到综合能力训练,都有大量的实践环节,劳动教育能够落实到所有育人环节。

另一方面,劳动是建立社会链接的媒介,推进劳动教育,能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产生教育共识,推动所有育人主体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联动协同下,劳动教育能够真正打通学生从“学”到“践”最后一公里,通过系统、科学、专业的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切实感知劳动伟大,学会尊重劳动珍惜劳动,追本朔源从价值观念、能力素养上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结合。

(二)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目标相链接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不同学段的教育内容和手段有普通高等学校着重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学科建设是高校承担起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基础。只有更好地建设好学科,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而学科发展的趋势在于融合创新,创新需要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因此,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比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专业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扎实的专业基础、综合的知识结构、落地的实践能力、先进的创新意识和高尚的职业价值等多个维度。高校的劳动教育,具有基于学科发展的鲜明特征。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内蕴了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报国理想;劳动技能的培养聚焦于在劳动教育的视角下运用所学知识(公共通识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解决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能力;劳动习惯的培养延拓至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学术道德以及敬业爱岗、守土有责的职业操守。

(三)劳动教育与文化育人实施路径相链接

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十大育人”体系,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其中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是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育人聚焦软环境营造,通过文明校园、优良校风、优美环境等构建师生精神家园,开展浸润式文化活动,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在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中,劳动教育普遍表现出其泛在性、持续性,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建设的隐性课堂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媒体建设,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劳动,收获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充分拓展第二课堂,营造出会劳动、懂劳动、爱劳动的校园劳动氛围。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配齐育人资源

加强劳动育人队伍建设,配齐“价值引导-技能指导-习惯向导”的多层次劳育导师体系。注重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怀培育,邀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一线劳动人员开展主体交流,分享先进事迹和奋斗感悟;注重专业化指导,聘任技术专家、大国工匠、创新达人开展常态化劳育课堂,在日常活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进行精准指导;注重朋辈互助养成劳动习惯,建立学生劳育社群,自发组织开展劳育研学、劳动服务,形成互享互动的劳育氛围。

加强劳动育人平台建设,打造校内校外结合的劳动课堂。校内加强劳动岗位供给,广泛提供参与绿化建设、后勤管理、安全保障等校园劳动的机会。校外加深校企、校地合作,建立劳动实践基地。面向农业、医疗、社管等领域,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劳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机会。

(二)建强育人品牌

完善第一课堂建设,深度融入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依托思政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劳动相关政策法规;丰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涵,加强学生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程实践类课程建设,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特色,强化学生劳动能力。

拓展第二课堂建设,将劳动教育与校园生活,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内容有机结合。依托常态化、项目化、规范化的劳动实践项目,为学生深度参与劳动、规范参与劳动、坚持参与劳动创造平台。

(三)拓宽育人空间

拓宽劳动育人物理空间。加强开放实验室、众创空间等场地的建设,配齐相关器材,为学生开展劳动创新提供场所和物资。加强宿舍环境建设,创新宿舍管理模式,形成劳动特点鲜明,劳动成果突出的宿舍环境。推动校园环境美化,利用校园绿化空间形成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改造、自主管理的特色空间。

丰富劳动育人文化家园。丰富劳动教育媒介,充分利用图片流、视频流、劳动育人网络平台等开展劳动教育,做到普及化和个性化。依托校园新媒体矩阵大力宣传劳动文化。结合二十四节气、国际劳动节等特殊节点,充分开展作品征集评选、海报设计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劳育氛围。在新生入学、毕业离校等特殊阶段,组织开展果园收获、文明离校等活动,把劳动教育融入感恩爱校教育。

(四)健全评价机制

厘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要素,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精确把握劳动教育航向。坚持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的结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院校、不同应用场景应根据自身属性和特点,细化和补充评价指标。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避免结果导向理论,通过指标的增量和变化趋势把握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一方面要注重高校劳动教育责任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在劳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注重学校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一方面学生结合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王睿(1995-5),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工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董慧,邱小健,欧阳小宇.回顾与展望:劳动教育研究综述(2010—2020年)[J].改革与开放,2021(13):61-67.DOI:10.16653/j.cnki.32-1034/f.2021.013.0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3.20

[3]陈伟鹏.“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体系建构研究[J].大学,2021(42):78-80.

[4]杨梅.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劳动育人实现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50):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