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陶瓷技艺传承特色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中学陶瓷技艺传承特色教学研究

蒋勇春

德化第八中学, 福建 泉州 235200

摘要:我国陶瓷艺术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特色,对陶瓷技艺传承的研究至关重要。在中学劳动技能教学中加入陶瓷技艺传承的特色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躬身力行的陶艺教育,直观感受和领悟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学美术 陶艺 特色

中学劳动技能教育的内容包括有“绘画”、“剪纸”与“陶艺”。在劳动技能教学课中,培育学生陶瓷艺术素养的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陶艺这门课程有很多特色:其中首要的一种就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其特点是陶瓷艺术从造型到装饰都能环环凸显出明显的行为教育。第二,陶瓷艺术能够培养强烈的创造性思维。陶艺教学它不考虑简单的生产和欣赏,而是立足着眼于锻炼学生的开创性思维的能力。第三,陶瓷技艺传承还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它结合了平面艺术和立体艺术的特点,具有其他艺术实践性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同时陶艺活动也具有了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陶瓷技艺传承不仅能提高人的形成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能开拓人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力。以下笔者就这个方面针对中学生谈谈陶瓷技艺传承的特色教学策略。

一、理解陶艺课程开展的背景与意义是特色教学的前提

(一)陶艺特殊课程开展的背景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包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精神。实际上,陶艺教育在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十分发达。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一套精致的陶艺教育体系。正是因为陶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培育和提升人的创造性思维中发挥着作用,具有独特的魅力,我国对中学生劳动技能教育中的陶艺传承技术越来越重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知识创新和应用的重要特征。我国在教育上也开始了革命性的课程改革,由于陶艺教育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针对中学生的劳动艺术教育上,各级、各部门都非常推崇中学生的陶艺技能学习,以此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1]

在硬件方面,我国学校建立了陶瓷艺术教室、作品展览室。大多数学校都有热爱美术教育、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的专业美术教师。陶艺技术从学校的指导到外部专家、教师、学生和家长不断拓展,陶瓷技艺在中小学劳动课程不断向外发展。在陶艺传承发展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在艺术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二)陶艺特殊课程开展的意义

陶瓷艺术课程教育的特点是让学生感受陶瓷艺术、陶瓷技艺,体验不同的制作方法。利用劳动技能课程与美术课程进行结合,将绘画和手工艺相关知识进行融合,同时与陶瓷传承教育相结合使得跨学科的课程教育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将课程与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也能有此良好效果。总之,陶艺教育以“爱的教育观”为指导,通过创造性活动搭载积极互动的平台,促进人们艺术思想和创作水平的交流和提高。

例如,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示能够体现出丰富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观赏和品鉴中成长,提高孩子们的整体艺术素养。同样,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创作出自我的作品参加各种评比和展览,为学生的创作成长带来快乐,同时还能将陶瓷艺术的创造与创新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和当前人民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

二、陶瓷技艺传承特色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陶瓷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中已经把陶艺作为选择性教学内容列入其中。陶艺教学中,作品的捏塑成形过程是技艺传承的重点教学。作品的捏塑成形过程是学生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感受文化气息的有效路径,广受人们的青睐。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特色教学就是要把陶艺教学捏塑成型课程纳入到了校本课程,以课程之内外和校园之内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初中生在陶艺学习过程中得到各种各色文化气息的熏染,全面提升学生艺术品鉴能力与创新创作能力。

(一)开设陶艺捏塑成型教学教学,制定校本课程

初中校要为陶艺教学捏塑成型教学积极营造适宜、良好的学习环境,确立合理的陶艺教学捏塑成型教学规划,有利于陶艺教学捏塑成型教学研究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校方和教师研究陶艺教学捏塑成型课程教学的策略优化,找到陶艺教学捏塑成型教学的科学高效的方式方法。校方可以在校园内部创建教学基地。建立有陶艺教学捏塑成型的专用教室;购齐满足基本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的设施和装备。如转盘、竹刀、操作台等等;而且还要配齐、配强专业的陶艺教学捏塑成型教师来为学生授课,从而使高水平的陶艺教学捏塑成型课程顺利开展得到良好保障;当然,校方还要从多种层次与方面来确立制定出合理的学生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陶艺捏塑成型创作的基本技法,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2]。班级、校方通过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比、学、赶、超”竞赛活动,大力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例如陶艺教师要多组织班级、校园、校际、甚至是不同级别地域的陶艺捏塑创作比赛。在活动规则中规定好时间与主题,让学生创作完成之后,然后让学生阐述自己创作作品的灵感和过程,在班内、校园等地进行展示,获取人们直接观赏的投票或者网络投票,最后由专业教师进行细致评判,最后确定若干优胜者。多次举办如是此类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动手探索陶艺世界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体现出教育方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

(二)突出初中阶段普及捏塑成型基本技法的传承

陶艺捏塑成型技法教授是让学生使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捏塑的方式来探索自然,再现生活、创作陶艺作品。用捏塑法来创作陶艺作品能够形成作品独特的自然肌理。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务必重视这一过程的传承与内化,时刻提醒学生通过感官对两只手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所创作的作品的壁的厚度要做到均匀化。

具体来说,在陶艺课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好捏塑动物、植物与人物个体,还要教会学生将动物、植物与人物个体组合、融合的方法,让陶艺作品展现动态之美与和谐之风。捏塑动物的基本方法与教学方法可以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创作。例如在制作组合作品《荷塘月色》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荷塘里面有些什么动植物生活着?帮学生慢慢的展开思路--荷塘里有:荷花、蜻蜓、青蛙、树、蝌蚪、小桥、小草、鱼……。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进行分工协作。当同学们有了浓郁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如何捏塑好各种动植物等,这样教学就既能创造出课堂特色又能完成捏塑成型陶瓷技法的传承。

综上所述,陶瓷技艺传承具备厚重的文化内涵。推行素质教育,将陶艺教学纳入到初中的教学体系,并一直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有利于陶瓷技艺传承在迭代相传中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抓好陶瓷技艺传承特色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而且陶艺教学还教会每一位初中生更早、更好的拥有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李莎.小学陶瓷艺术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刘中.中国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式教育与新中国学院式陶瓷艺术教育比较研究[J].新视觉艺术,2009(6):2.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开展陶瓷技艺传承暨中小学生劳动与职业体验教育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ZJ2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