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 210019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基因对于乡村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传承具有类似于生物遗传的特征,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变异性。文化基因是文化结构谱系中最为活跃的可传播单位,既不能用单纯用物质形态来界定,也不属于纯粹的精神范畴。传承乡村地域文化是现代城乡规划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文化基因概念的引入提供了一条探讨文化传承的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文化;基因提取;利用效益
引言
文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价值,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旨归等话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其意义格外突显。乡村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农耕文明的根脉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所系。然而,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呈现式微态势,乡村的价值特别是乡村文化的意义被有所淡化。如何认识和发掘乡村文化的现代价值,不仅对于摆脱贫困、发展乡村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于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特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有着深远影响。
1创新乡村文化内容与传播路径
1.1赋予乡村文化新时代内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根于传统农业的乡村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与新时代新生活的融合,因而大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乡村文化扎根于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其所具有的朴素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让它拥有较强的融合和再生能力。我们应抓住乡村文化朴素性强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化”。既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村民更好的理解与接受国家的方针政策,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又可以在根本上延续民族情感、民族精神,使民族的生活方式“活态化”地植根于社会现代转型中,成为文化现代化的资源和民族精神家园的栖息地。
2创新乡村文化传播路径
针对此,首先,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域,要充分利用传播便捷、影响范围广的现代信息传媒发展电商产业,提高当地知名度,增强品牌意识,创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集文化产品原始材料收集、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附加值。其次,加强文化数字化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乡村文化发展平台,对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抢占网络阵地,而且通过数字化传播还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效率。
2文化基因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2.1重心偏移
乡村文化的开发强调多产业融合发展,有的地区因过分重视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当地的历史和环境条件,盲目选择文化导向,追求娱乐和热度而不注重文化开发与融入的科学性。过分重视某一产业,特别是容易忽视最基础的乡村母体文化基因,会导致发展重心偏移,这是乡村振兴中最易出现的重大错误。经考察发现,没有围绕母体文化基因探索的乡镇,往往难以找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甚至还会造成当地优势文化基因的没落。
2.2内容空洞
乡镇对于当地文化的利用方式多为粗放式。如“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村庄景区化”“创意农业”等乡村建设和发展的项目落地要走向日常生活,而不是完全由资本和商业利益所控制。在开展创意农业体验、农家乐、乡村民宿、采摘等活动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过程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如果脱离农民的生活方式,不能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交融,乡村文化的主体性就会丧失。部优良的宣发具有传播范围广、时效快的特性,能够在短时间以有趣、快速的方式使文化为大众所知。经过调查,对于一般的乡村,文化的宣发是发展弱项。他们的宣传方式往往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以及大众需求相脱节。不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是难以提升其知名度和信誉的原因所在,原创IP、产品衍生物等产业链的短缺和不完整也会降低文化基因的利用效益。由此可见,提高文化基因利用效益的方案内容需要多元化、全方位、系统化,只在某一方面下功夫,追求“表面繁荣”是难以达到最优效果的。
3乡村文化利用效益提升对策
3.1丰富乡村文化内容
文化内容的丰富是更好突显文化活动作用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该成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所考虑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是需要逐步引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以此满足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促使村民保持较高的参与度。为了助推乡村文化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可以组织传承乡村文化活动。以舞龙舞狮为例,需要当地政府进行必要的宣传,鼓励群众参与到此项文化传承活动中,另外需要通过对外宣传的方式,不断增强该项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二是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在上述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知识在乡村地区的传播,通过该项工作的推进,帮助村民逐步提升知识能力。挖掘乡村文化能人、培育乡村文化能人,为乡村文化能人提供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更加繁荣,更富有生命力。
3.2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一是可以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避免单一力量影响乡村产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要有边界、有限制,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绝不能以损害乡村资源的科学配置作为代价。二是追求长期发展目标,而不是寻求短期的发展成效,避免出现乡村虚假繁荣的现象。在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基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成本,也要考虑到未来的收效,通过持续性增加农村产业基地,发挥出龙头企业在市场资源调动中的作用,引进人才和资金改变这种退行性的逆向生长。三是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还要防范过度行政化、过度形式化以及过度产业化风险,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生态效应以及文化效应,持续推进。
3.3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因乡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在进行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乡村文化在集体经济建设作用,能让农村经济发展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探索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文化基因发展方式。文化引领树正气。这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法治宣传教育、影视作品展播等活动;其次:举行文明家庭”“家庭好媳妇”等相关评选,组建“乡村舞蹈队”“乡村健身协会”等文体团队,让健康文明成为生活主流。最后 吸引乡贤强集体。该村吸引从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大学生、乡贤返乡投资创业,以电商、大棚种植等新型经济为龙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结束语
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没有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全民的参与就没有传统文化的繁荣,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通过发展网络空间、强化教育引导和人才培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式,激发村民的文化创新和创造能力,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建设,可以快速引领乡村的经济振兴,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杨艳,李薇.文化基因视角下常州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J].现代园艺,2021,44(23):150-152.
[2]代涵奕.文化基因视角下金江村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民宿创新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21
[3]罗思夕.文化基因视角下汉中市传统村落空间特征与保护传承研究[D].长安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