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初探小学数学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陈芸芳

福州市西峰小学 350001

摘要:数学思维、数学活动、数学教学相结合是目前流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数学思维。目前除了必须要对数学概念、公式、理论课程的教学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的思维和实践活动的重视,根据小学生的个体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全面指导学生,从而达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二年级;培养数学思维方法

引言:我国小学数学在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放弃传统的考试题海策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整体思维发展特征和学习规律,以数学思维方法为切入点,适时引入教学思想和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另外,还需要根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对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的形式来进行探索创新,引导小学生不断地实践、探究,使小学生建立起较为健全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与思维。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的必要性

1.1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由于它的抽象、逻辑性,致使许多小学生都对数学产生一种畏难情绪。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可以说一直以来贯穿着人们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于现实生活环境中的学习,其实也远远没有达到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困难,只要弄清楚数学原理与基本思想后,其实数学课的学习还是很有趣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线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引导学生能够自信、主动参与解决各个数学问题,长此以往,不但可以充分让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探究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1.2数学思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还处于未成熟和发展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和能力有限。在对我国小学生进行培养数学思维时,老师可以把一些关于逻辑性的基础知识简单化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并通过引导他们认真地去理解和思考逻辑性数学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思考,从而促使其充分领会和培养数学思维,进而掌握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的实践技巧就在玩耍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提高。除此之外,在掌握数学思维的基础上,小学生才会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性的思考,从而培养和启迪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1]

2小学数学中培养数学思维的策略

2.1挖掘教学资源,渗透数学化归思想

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学习数学的作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一个沉闷的、没有生气的课堂很难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这些问题,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的对自己的教学思维进行改变,将课堂的主角交还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引导人和总结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添适当的学习情境,这样能够更好地打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带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化归思维是培养数学思维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指通过有效地转化、演绎,使某些复杂的知识或问题变得简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并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有关的学习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地把握化归思维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掌握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系,将一些陌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引导学生层层归位,逐级递进,进行推论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尺度,利用一些存在于学生生活环境和场景中的资源,有效地转化出具有一定理论性和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与经验进行学习。这既能给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又能使学生掌握化归教学的方法和思路[2]

2.2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比较不成熟,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对各类事物都会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所以老师一定要积极地运用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和趣味性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找到数学的真谛和奥秘,并且要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比如,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人教版二年级的《100以内的加法》的实践中,教师就可以考虑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金额。在课后,可以考虑让小学生跟家长去超市买东西或者商店购物,主动参与到货品上来交易,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到数字的加减法,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有效地加大和增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能摸索到一套相应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规律,从而能够更好的总结和借鉴数学学习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人教版二年级中《长度单位》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考虑借助三角板、直尺等教具让小学生仔细观察,使得学生清楚地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然后再分为两个小组共同合作探究对其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得小学生在共同探讨的过程当中加强对长度单位的记忆,从而提高和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3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知识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主动地去发现自己所处的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教师可以适当的将知识讲授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如有趣的数学思想,有趣的数学家趣事等,通过这样的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就拿人教版二年级中的《观察物体》这一内容而言。在课堂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自己浏览教材内容去探索各个物体之间有何区别。上课前可以提前布置成课下作业。等他们对课堂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在授课中再对他们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浏览和思考以及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正确答案的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回答错误的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也会恍然大悟。这样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定义概念更加的有意义,也更加的让学生的印象深刻[3]

2.4构建教学情境,培养数学思维

我们常说:“快乐教学,兴趣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穿插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可以更好的培养数学思维,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拓展知识点的应用范围,不要只局限于课本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创设数学思维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理论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分析、探索、思考,以便使学生养成更好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教学情景,就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有关教学知识点,并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来创造课堂气氛。比如:老师在开展人教版二年级《克和千克》的教学时,应该这样设计情景: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体重问题,大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它又涉及什么数学知识?然后老师就可以通过运用小学生的体重关联来设计教学情景,并且积极运用小学生的生活感受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达到与小学生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交互印证,进而通过从教学情景中学会对数据的搜集、汇总、计算与分析。

结束语

作为进行数学研究和教育的精华,数学思维的掌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框架和提高其数学素养的重要关键,总之,教师必须对小学数学思维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通过不断的探索,掌握思维方法与学生学习、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明确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成功的数学思维方法应用案例和经验,并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现状,加以借鉴和引用,为学生构建具有较强交互性和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从而为小学数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云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初探[J]. 教育:文摘版:00138-00138.

[2]于春华.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9):63-63.

[3]杜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初探[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