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言安全 · 国家政策 · 新国家安全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国家语言安全 · 国家政策 · 新国家安全观

王维雅

上海政法学院

提要:国家语言能力缺失是一个威胁国家安全的潜在因素。本文根据国家语言安全 · 国家政策 · 新国家安全观这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研究并解决现行语言安全规划及外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力图提高我们国家在语言安全方面的能力。语言文字对一个国家安全所发挥的影响是基础性、潜在性和长远性的,国家语言安全也对一个国家的政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家语言安全 · 国家政策 · 新国家安全观

等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指出了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 键 词:国家语言能力;国家政策;国家安全

引言: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最为重要的记录者、传播者和标志牌。语言被视为民族的象征, 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是软国力的一部分。语言既是一切文化和文明的载体, 也是全部文化和 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亡最重要、最深刻的标志。 国家语言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正面临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文化分裂主义的严峻挑战与威胁。维护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必须从观念上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借鉴国际上的宝贵经验,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国家文化认同方面的主导作用。

一、国家语言安全的内涵及意义

语言文字安全是文化安全最基本的内容, 是指一个国家使用自己固有语言和文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文化安全是当代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战略安全。语言有着识别和认同的纽带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往往是一种巨大的民族和国家力量, 因此, 为从根本上占领一个国家和征服一个民族, 必须首先从语言上, 即从文化的根本上摧毁它, 而这也正是一切殖民主义者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时所采取的第一个政策。


英语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 正在通过各种媒介迅速占领、渗透到世界各地,使其他语言受到威胁,这种文化同质化造成的群体成员放弃自己的本族语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当今世界非常普遍。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警通话”。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美国某未来学家曾说过:“美国目前所具有的第一大优势是语言。英语是在数十个领域内遇用的世界性语言,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英语,从而使得美国的思想、作风、发明和产品能够畅通无阻地走向世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势者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二、国家语言安全在世界上的意义


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防范机制,维护本民族语言安全。以色列为了建国,决定恢复希伯来语作为日常通行语盲,过去希伯来语只在宗教仪式中才使用,现在不仅已成为耶路撒冷大街小巷人们交流的工具,而且也逐渐成为美国纽约犹太人追寻文化根源的凭借;马来西亚为了强调其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俄罗斯则把保护俄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眼下,在某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外来语,尤其是普通话夹杂着英语单词,被认为是时尚的说话方式;一些国产商品的取名和在媒体宣传时任意洋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纯粹的国货也要起一个不知所云的洋名;在学术论文中,照搬命题,袭用概念.大量引用外文.对外文的盲目使用甚至到了迷信程度;而西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也导致不少充满淫秽、暴力色彩的语汇被制造出来.严重污染了汉语生态环境。

某些部门在招生、聘用、晋级等方面,往往把是否掌握、能否运用英语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能否说好汉语、写好汉语文章反而退到其次,甚至根本不作为衡量因素,强制性地普及英语教育让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超过了任何一个门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都是主课,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很令人担忧的倾向。在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年轻人对放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随处可见,不读古代经典,不懂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著传统汉语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威胁着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另外,美国将中国视为其称霸的重大障碍, 动用了包括文化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妄图消解中国软实力和阻断优秀文化的传承, 并以此来阻碍中国崛起。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设计实施的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 《十条诫令》吹响了美国人对中国发动一场“文化战争”的号角,进行文化战争和文化渗透。第三条提出 “让他们学习并使用我们的语言…… 让他们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失去兴趣。” 美国通过语言媒介进行文化渗透, 来削弱中国人对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信仰, 消解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点一点地降低国人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忠诚和信任,不再真正了解自己的传统, 不再真正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 不再真正信仰自己的国家意识形态和基本价值观。主动放弃母语而用英语去谋求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造成母语文化的缺失, 并最终达到涣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从而将中国纳入西方国家控制的轨道。

三、国家语言安全的特殊地位

由于语言文字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而无论是国家安全研究和工作,还是语言文字研究和工作,都不能忽略语言文字安全问题。为此,不仅在国家安全战略中,而且在国家语言战略中,都需要把语言文字安全问题作为一项内容加以重视和强调。就目前情况下来说,我们在战略研究、规划和实施中,一要把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充分语言文字安全化的必要性;二要准确把握语言文字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定位语言文字安全问题,三要充分关注并认真研究我国语言文字安全的现状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对其做出具有科学根据的准确判断;四要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家安全语言工作的战略性措施;五要积极发挥语言文字工作在国家安全中的积极作用。


国家安全理念,是全面系统的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首先表现在“总体”,即它的全面性、完整性。国家安全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既有文化的又有军事的,既有社会的又有生态的,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既有传统的又有非传统的,等等。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国家安全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展。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总体国家安全观避免像过去只关注政治、军事安全而忽视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生态等领域的安全,全面认识和把握各领域各方面的安全问题,比以前的安全观更具全面性、完整性。

同时,国家安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安全的关联性更加增强,一个领域的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另一个领域的安全问题,甚至造成整个国家安全都出现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就是由于经济安全出现问题,进而引发政治动荡,导致政权垮台。总体国家安全观抛弃孤立地、简单地、片面地看待安全问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国家安全,统筹好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安全工作,强调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充分体现了系统、辩证、全面的国家安全理念。

、新国家安全观,是动态持续的安全观

国家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动态发展的,不是静态不动的。谋求国家安全不能设想“固若金汤”,而要常修“城墙”;不能追求权宜之计,而要追求长治久安。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把“军事手段”作为首要,动辄对一些国家进行军事打击,虽然炸死了一些恐怖分子,但却未能有效遏制恐怖主义,反而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不仅未能实现国家安全的“一劳永逸”,反而让本国民众更没安全感。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维护国家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既要有应对举措,更要有后续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的长期性、持续性。

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正如贫瘠的土地长不出参天大树,贫穷落后也无法实现安全稳定。习近平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才能对内夯实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对外打牢抵御外敌入侵的安全防线,实现可持续的国家安全。否则,国家安全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与世界上一些国家政权垮台、社会动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更加坚实,政治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从根本上说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新国家安全观打破你输我赢的安全思维,是合作共赢的安全观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总是幻想把自己的“盾”打得牢牢的,“御敌于国门之外”,又想把自己的“矛”磨得尖尖的,“插向别人的胸膛”。“吹灭别人的灯,烧掉自己的胡子。”从自身利益、意识形态出发,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动不动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军事侵略,颠覆他国政权,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人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必然没有赢家,只能带来更大的不安全。安全不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也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新途径。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并没有消失,“国强必争、国强必霸”的逻辑依然存在。随着中国的发展,一些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不威胁别人,也反对别人将中国看作威胁;中国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支持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各国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不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平等对话、理性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共同参与、互利合作的途径应对国际问题,在维护自身安全时不威胁别国安全,才能实现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实现自我安全和共同安全的统一。

、新国家安全观扬弃对物过度关切的安全思想,是人本民本的安全观

传统国家安全观过度关注国土安全、政权安全,而忽视人民的安全;过度强调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国土、资源、信息等物的安全,对国家安全非常重要。但离开人的安全,国家安全就失去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对物的关切与对人的关切结合起来,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结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安全,保护人民利益,为人民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让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人民群众是国家安全的智慧和力量源泉,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维护国家安全不是国家安全部门的“独角戏”,而应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大合唱”。“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打造出国家安全真正的铜墙铁壁。人民安全还是衡量国家安全的根本标准。维护国家安全,就要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安全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吕霞. 深化党史教育 汲取前行力量[N]. 晋中日报,2021-07-19(003).

[2]褚海洁. 激活红色引擎 赓续红色精神[N]. 河南日报,2021-07-05(006).

[3]邹永宁. 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N]. 湖北日报,2021-07-01(T51).

[4]罗汶君.把握课堂“四度” 讲好党史“必修课”[J].当代党员,2021(13):47-48.

[5]习近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0828/t20170828_523921617.shtml。

[6]习近平,《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8/27/c_1121550898.htm。

[7]黄庆畅.公安改革,利益取舍见真招[N].人民日报,2015-09-03(17).

[8]朱治华,王媛媛.公安部人事局证实全国警校将停止招收本科生[EB/OL].http://news.sohu.com/20080102/n254417987.shtml

[9]曲烁.试论宏观高等教育思想对公安教育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4(15):85—86.

[10]曹诗权.把握历史机遇 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公安高等教育创新发展[J].公安教育,2016(3):44-48.

[11]习近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