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灞桥区文物保护所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我国古建筑不仅是艺术形式与艺术载体,还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展示艺术魅力的同时,由于多是砖石结构或土木结构,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维修、保养。但是从现有的保养与维修方法来看,古建筑的维护手段存在一些问题,与理想情况存在一定差距,需学者与研究人员不断探索。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保护;措施
1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保护意识
缺乏保护意识是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中首要存在的问题,导致大量古建筑及文物遭到破坏,为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带来诸多阻碍。缺乏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众的保护意识缺失。我国大部分民众对于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均抱有漠视的态度,甚至部分民众会出现对古建筑及文物破坏的行为,为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困难;行业的保护意识缺失。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古建筑被纳入到旅游行业经营范围内,虽然对我国传统文化起到一定宣传作用,但是游客的逐渐增多,导致古建筑损失的程度日益严峻,增加了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的工作量;政府意识不足,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会间接对古建筑及文物进行破坏,导致古建筑在新时期的保护受到威胁。
1.2保护、修缮古建筑的方法有待改进
古建筑流传至今,已经历了千百年,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下,群众更倾向于实地走近古建筑,领略其魅力。很多古建筑也因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对其进行保护修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古建筑保护与修缮采用的技术不够先进,仍是传统的修缮方法,对于一些构建严重老化和腐蚀的需要进行更换,在这一过程中会打乱古建最初材料组合,严重造成历史资料信息丢失,无法有效保护古建筑,可能会对古建筑的完整性与观赏性造成影响。
1.3古建筑的整体性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划分新老城区的现象,在城市结构不断复杂化的当下,人文环境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部分地区为了满足自身的城市化发展需求,会在建设过程中牺牲部分古建筑,尚存的古建筑规模不断减小,虽然部分古建筑也得到了一定的修复,但是由于修复技术不够完善,可能原有的风格会被破坏。
1.4缺乏健全的古建修缮体制
古建修缮体制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财政拨款方式与古建修缮不符。古建修缮是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古建筑的修复与还原。但是,古建筑由于其存在历史悠久,在进行修缮工作前,专家和技师很难对古建筑的内部构造进行全面的了解,导致在修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预算与实际不符的现象,由于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管理严格,为古建修缮的追加预算带来了诸多不便,导致古建修缮的时间增加。技艺传承的忽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古建修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文化传承与历史科学研究的需求,但是其在进行修缮工程记录时,并没有针对修缮工艺进行详细的记录,所以,在对古建修缮前建立好全面可靠的档案及理论依据,才更加能够有利于古建修缮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2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的措施
2.1大木结构修缮
汉昭烈庙建筑群大木构架的残损主要包括开裂、糟朽、拔榫、弯垂、蛀蚀,因为汉昭烈庙建筑群的屋架是由梁、柱、檩、枋等构件组成,这些构件几乎承担了整个建筑的荷载,这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古建筑十分容易出现老化、虫蛀及变形等现象,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缮。例如,在修补开裂时,工作人员就引入了嵌补法进行加固。对于裂缝直径在3mm以内的,用环氧树脂腻子,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配比为100∶20∶6;对于裂缝大于3mm的,工作人员采用木条嵌入再利用胶黏剂粘牢抹平的方式;对于部分裂缝大于30mm的,工作人员则采用嵌补加装三道铁箍的方式。
2.2墙体修缮
汉昭烈庙建筑群墙体的残损主要包括开裂、空鼓、酥碱、返碱与变形,因为古建筑的主要承载体为木结构,墙体发挥的是分隔与围护的作用。由于砖石本身是一种脆性亲水材料,一直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有机物、水分侵蚀,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残损。在修缮时,可以采用剔补维修、扒锔拉接、拆除重砌与抹灰处理的方式。例如,工作人员对汉昭烈庙建筑群墙体采用剔补维修的方式,利用小铲或凿子将已经发生风化与酥碱的部分完全剔除干净,从酥碱的位置开始逐渐向四周剔除,使整砖完全暴露。在剔除环节完成以后清除灰尘,砍磨、加工砖块,再用水泥贴牢。在维修过程中坚持能加固的尽量加固,养护为主。确需更换的要最大可能的使用与原建筑同样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保留古建的历史信息。
2.3屋脊修缮
屋面上的脊与脊饰十分精致,但是汉昭烈庙建筑群的屋脊却存在十分明显的损毁,比如唐碑亭西北翼角在地震后脱落,正脊脊端存在局部缺失现象,大门及东西侧门屋脊原来也有开裂现象,现已用水泥砂浆临时补缝。由于汉昭烈庙建筑群的屋脊制作材料为泥灰、砂浆等材料,这些材料暴露在空气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鼓、开裂以及翘边等现象。在进行修缮时,采用的措施主要为原位夹护保护措施、补充测绘、旧脊修补与新脊制安。例如,针对唐碑亭的正脊修缮工作,工作人员考虑到此脊在经历地震后,未发生断裂与倾斜,只是出现了端部锤灰层剥落。因此工作人员在不更换木构件的前提下,对该脊采用原位夹护的保护方法。具体操作步骤:首先,用生石膏涂抹脊的表面,厚度为30mm左右;其次,当石膏完全干透后,割除要更换的椽子,并采用木枋进行加固处理,分别用100mm×50mm的木条立杆夹护,下端与梁连接作为脊的支撑,如图一所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护脊,还可以保证拆除石膏层后,原脊形态不受影响。
3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的措施
3.1城市规划加强
以往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满足城市建设与发展整体性的需求,在规划过程中会对古建筑进行损坏,增加了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的工作量。因此,我国各地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该把古建筑保护、修缮与文物保护纳入其中,把古建筑塑造为城市的特色,做好城市的兼容与发展工作,为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我国各地政府可以加大对于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民众、企业及政府官员对于古建筑及文物保护的重视度,避免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古建筑破坏的行为,为古建筑及文物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我国各地政府要加大对于地方古建筑及文物保护的力度,运用政策或补助,鼓励地方专家及技师进行古建筑修缮,提高古建修缮的效率。我国各地政府要把古建筑与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的调整,使得古建筑与城市新型建筑相呼应,在做到城市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做好古建筑与文物保护工作。
3.2古建修缮技艺提升
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艺术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可以从专业人才培养及古建修缮体制改革两方面进行古建修缮技艺的提升,在不改变古建筑及文物原状的原则下,进行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古建修缮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结论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知,虽然现阶段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提升,古建筑与文物的保护方法正在逐步完善,为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进行古建修缮与文物保护的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城市规划、提升古建修缮技艺的方法,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张惠玲,芦麒元.长春榊谷大厦旧址修缮方案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227-228.
[2]朱希.民国以来苏州砖石建筑遗产修缮技术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