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的中医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脱发的中医研究进展

李 瑒 1 ,李忻红 2△ 通讯作者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19 级研究生 ,辽宁 沈阳 110847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人群中包括男性与女性,目前发病的年龄已经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形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脱发的病因病机有着更深的探讨,同时在治疗上也在日益的进步,在阅览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脱发的古今内外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概述。

脱发的中医古籍研究

脱发的病名纪录多种多样,当代医家通常称其为“发蛀脱发”“发蛀癣”“油风”等,有一些关于脱发的症状名纪录首次则是出现记载于《黄帝内经》“……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中,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更是首次将“发秃”作为症状名,并且同时记载了外涂生发之方,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涓子鬼遗方》为我国最早发现的外科方书,其中就有头颓方。《诸病源候论》中有关于脱发的内容源于对前人方书总结概括,并首次对毛发病进行了病因症候的论述,其中卷二十七中“毛发病诸侯”专篇,记述了十三种毛发病证侯,包括了“须发秃落侯”“令长发侯”“鬼餂头侯”三种有关脱发的症候病首次记录了“鬼剃头”。到了我国唐代《外台秘要》将脱发归纳为“头风白屑”,于脱发的历代中医命名可以说是基本贯穿于两宋至元明清整个医学时期,据记载,其中医病名首次见于两宋时期,北宋《本草·图经木部中品卷底十一》,图经曰:“食茱萸……能发辛香,然不可多食……兼又脱发,采无时。”这是对于脱发最早的纪录。“油风”在明代《外科正宗》中首次被记载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清代的《外科症治全生集》首次纪录了“发蛀癣”,现代人认为“发蛀癣”既为脂溢性脱发,直到清朝“脱发”作为正式病症名病第一次出现在《医林改错》并延续至今。

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概要

古代脱发的病因病机

《内经》关于脱发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纪录,曰:“……多食甘则骨肉痛而发落,……。”多食甜会导致骨痛和脱发。《巢氏病源》云:“……若血盛……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故须发秃落”是指因血虚引起的脱发。《金匮要略》云:“肝藏血,开窍于目,肾主骨,骨之精为瞳子,又肾之华在发,发者血之余,此肝肾两虚,故目眩发落也”以上可以看出发的荣盛和肝肾密不可分。《儒门事亲》中曰:“……发脱……皆胸中有宿痰使然也”这句话中也明确的交代了痰邪内阻可导致发脱落。冯鲁瞻曰:“发乃血之余,枯者,血不足也,忽然脱落,头皮多痒,须眉并落者,乃血热生风……”这里清楚的论述了血虚、血热皆可生风从而致使脱发。《证治汇补》中卷之一提纲门燥症中记载:“血燥,由心血失散,故头多白屑,发脱须落。”指出了血燥也是引起脱发的原因。《诸病源候论》“血液不滞,发根常牢”讲述了血运行畅通,发根则稳固。《医林改错》中记载:“……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 《血证论》中“凡离经之血……淤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目不了了”以上两则也表明了血瘀与脱发息息相关。

治疗

中药内服

《千金翼方》中提出用石灰内服可以用来治疗脱发“发落不止……用石灰三升,水拌炒焦,酒三升浸之。每服三合,……则新发更生,神验。”在外科通论中冯鲁瞻提出精血耗损所致发脱落当以当滋补精血为主。朱丹溪在治疗由湿热引起的脱发中指出须补血升散,用防风通圣散加减,兼以四物合作小剂与之。并在按语中记载发落应主要补肾兼补养心。《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记载肾虚或血虚,不能荣养毛发所致。一般大病后、产后体弱血虚及营养不良者则更容易发生成患。头发颜色渐黄稀疏,枯燥无泽,细软暗淡;重者头发可全部脱落。治宜滋肾养血。内服四物汤、六味地黄汤、首乌延寿丹之类。《金贵要略》:“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中药外用

古籍中中药治疗脱发的外用形式主要为外敷、外涂、擦洗等。《肘后方》中记载:“麻子仁,秦椒,置泔汁中一宿,去滓,日一沐,一月长二尺也”提出使用中药来洗发,治疗脱发。《千金翼方》中有记载治疗头发细薄不长,先用米泔涂在秃落处,用生姜来涂擦,擦至头皮大热,将生铁放入腊月猪脂中,将其煎煮直到沸腾,以此来敷与秃落之处。指出脱发可以使用中药外敷,方中选用生姜、生铁。 《普济方》中云:“生姜汁,生地黄汁,羊子肝汁”将其搀兑在一起睡前涂与头皮之上。此方也是展示了用中药涂擦来治疗脱发。

脱发的现代文献研究

病因病机

目前临床对脱发进行了多种分型,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脂溢性脱发,中医学角度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肝肾亏虚,毛发的生长与养护主要依赖于精血,精血亏虚,发根则会枯败无以润泽,从而导致头发的脱落。2.湿热内蕴,素体湿热,又喜爱摄取肥腻甘甜辛辣的食物,长此以往脾胃被败坏,脾脏不能运化水谷,湿浊滞留,久而生热,湿热上薰,腐蚀毛发,从而导致发落。3.血虚风燥,病久缠绵,阴液与营血被熬耗至亏虚,毛发无以为养,直接导致发根疏松不稳固,从而掉落。4.血热风燥,情志郁结不畅,郁结生热,血热生风,风热合力伤阴液,导致皮肤毛发失于滋养而干枯甚至脱落。5.气滞血瘀,情志内伤,气机运行逆乱,气停滞不畅无以推动血行而致血瘀,或因外伤而致淤血阻络,皆可血流不畅,不能及时滋养于脑窍,发无法得到精微营血滋养而枯竭脱落。6.气血两虚,多为病后、产后气血大伤,发无以气血润养,而致头发成片秃落,更有甚者全身毛发脱落。魏跃钢认为湿热为脂溢性脱发的本病之本,而其虚淤等证多因湿热发展而来。禤老师认为脂溢性脱发的中心环节是肝肾不足,治疗原则应补益肝肾、养发生发。

辨证

中医对脱发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而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可将脱发分四型,分别为为肝肾亏虚证以头发细软脱发伴腰膝酸软等证,气滞血瘀证主要为脱发久治不愈表现为脱发不生,久不治愈,血热生风证主要表现为发损干燥,鳞屑较多,瘙痒明显,心烦气躁等表现,而血虚风燥证主要表现为发损干燥,鳞屑较多,头发枯燥无光等血虚表现。

中药内服治疗

辨证分型治疗

黄莺[1]将脱发分为湿热蕴结证、血热风燥证、肝肾不足证,其中湿热蕴结证治以健脾化浊,清热除湿,山楂、薏苡仁、丹参、白花蛇舌草等常被选用为主要中药,并根据审证求因后灵活的加减汤药。在治疗血热风燥证时常选用芪皮消风散合川芎茶调散加减以凉血清热消风,润燥止痒,且脱发位于上焦,川芎茶调散可直接上达至头面而疏散风邪。对于肝肾亏虚证则选用三黄固本汤加减,且方中含有当归补血汤,使其发挥营阴血、滋肝肾、益气补血之功效。朱培成[2]将脱发辨证分为肝肾不足证、脾肺气虚证、脾肾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肝郁血瘀证。其中肝肾不足证予以六味地黄丸加二至丸以补肝肾,退虚热,益填精血。对于脾肺气虚证用以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以达到健脾补肺。脾肾两虚证选用右归丸、潜阳丹加减来温补脾肾。气血两虚证则选用归脾丸或人参养荣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来益气养血。肝郁血瘀证选用六味地黄丸合甘麦大枣汤、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通窍活血汤以疏肝理气祛瘀生新。

组方治疗

王靖博[3]等人应用益肾生发丸治疗脱发150例,随机分两组各150例,治疗组给予益肾生发丸口服1丸每天三次,对照组应用2%米诺地尔溶液外涂患处每天2ml,涂抹后按摩5min,两组疗程均180天,治疗180天后,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3%,对照组为83.33%。周小平[4]将100例脱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以自拟参乌脱发方口服,方药组成:丹参20g,首乌30g,熟地30g,川芎10g,白芍10g,泽泻15g,山萸肉15g,党参20g,赤芍20g柴胡10g,郁金10g,黄精15g,黄芪30g,甘草3g,对照组50例患者口服胱氨酸片3片日3次,两组均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0%。

外治法

中药外用

吕冬菊[5]]选用中药制剂消风生发酊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105例,对照组予以采乐和5%硫磺软膏洗头治疗,两组病人均以30d为1个疗程,总共3个疗程,结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1%。宋健[6]等治疗组予以78例脱发患者生发酊局部外涂,对照组57例脱发患者予以外用3%米诺地尔,60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针刺治疗

胡杨[7]运用针刺治疗30例脱发患者,结果,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赵德柱[8]运用毫针治疗斑秃患者38例,穴位取百会、四神聪、风池、气海、血海、太冲、肝俞、肾俞、阿是穴,治疗60次后,总有效率达97%。

扣刺治疗

侯晋涛[9]选取89例肝肾不足的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空白组29例,治疗组予以梅花针螺旋式由外向内扣刺,每隔3日治疗一次,每周两次,对照组采用5%米诺地尔酊外涂,每日两次,空白组予以75%的医用酒精进行局部外涂,每日两次,三组均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空白组总有效率20.69%。

埋线治疗

乔敏[10]等人选取30例脂溢性脱发的患者,男女各半,治疗组采取“生发九穴”埋线治疗,穴位选取大椎、风府、百会、前顶、上星、通天、头维、风池、阿是穴。治疗6个月后3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内外合治

李中平[11]选择符合标准的脂溢性脱发患者60例,运用自拟生发酊联合四物生发汤治疗斑秃。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四物生发汤加减水煎服,15天为一疗程,组方如下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女贞子、制何首乌、侧柏叶、羌活、木瓜、鸡血藤。同时外用自拟生发酊均匀涂抹在脱发区,每日两次,组方如下补骨脂、骨碎补、何首乌、干姜、当归、红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付丽淼[12]将94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内服组31例、中药外治组32例、中药内服联合外治组31例,中药内服组予以口服清脂固发汤,中药外用组予以外用固发洗剂,中药内服联合外用予以口服清脂固发汤联合固发洗剂。清脂固发汤组方为当归、川芎、柴胡、天麻、羌活、薏苡仁、生地、木瓜、茵陈、鸡血藤、甘草、黄芩,用法上述药物放至300ml沸水冲泡搅拌,待充分溶解后,上下午分服。结果,中药内服联合外用组在头发油腻、头皮屑、瘙痒、脱发等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其他两组。贺成彪[13]等将8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自拟生发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三次口服,配合生姜外擦,每次20min,每日1-2次,组方如下,黄芪,当归,枸杞,何首乌,熟地,柴胡,川芎,白芍,羌活。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沿斑秃边缘向中心局部皮内注射德宝松注射液1ml加利多卡因注射液5ml,每月一次,共两次。两组均以30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赵冰

[14]选取280例脂溢性脱发的患者,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40例,观察组予以口服旱地脂脱方每日1剂,于早晚饭后各温服200ml,连续10周,组方如下,蜈蚣,红花,川芎,地肤子,苦参,侧柏叶,当归,墨旱莲,丹参,何首乌,牡丹皮,白鲜皮,葛根。外用脱脂洗剂,每剂煎水1次,取2000ml,药汁涂抹头部,连续4天组方如下,补骨脂,牡丹皮,甘油,桂枝,苍术,桑叶,侧柏叶,透骨草。对照组口服生尔发糖浆饭后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连续十周,外用脱脂洗剂。结果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0%[12]

根据笔者翻阅文献总结,中医治疗脱发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中药内服、外用为主,中药外用包括外洗、湿敷、涂擦、艾灸等方法,其中外洗,涂擦是脱发目前治疗联合的中药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除此以为,中药内服及外用联合使用、艾灸、及穴位埋线疗法也可达到 治疗或缓解脱发主要症状的效果。临床上则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选择适宜的治疗 方法,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应佳晓,张亚梅,项立明,等. 黄莺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临床经验[J]. 四川中医,2016(4).

  2. 陈银新,郑伟娟,梁家芬.朱培成教授综合治疗脱发经验[J]. 河北中医,2021(2).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21.02.033.

  3. 王靖博,杨朝坤,王亚飞.益肾生发丸治疗脱发1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03):83-84.DOI:10.13457/j.cnki.jncm.2013.03.039.

  4. 周小平. 参乌脱发方治疗脱发50例[J]. 中国社区医师,2009(2).

  5. 吕冬菊,黄东明,黄春明. 消风生发酊治疗脂溢性脱发105例[J]. 陕西中医,2011(10).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1.10.047.

  6. 宋健,郁琳. 生发酊剂外用治疗脱发78例临床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05(22).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05.22.036.

  7. 胡杨. 针刺治疗航空服务人员脱发30例[J]. 河北中医,2004(10).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04.10.044.

  8. 赵德柱. 针灸治疗斑秃38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15(2).

  9. 侯晋涛. 梅花针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临床观察[D]. 2016.

  10. 乔敏,龚广峰,肖清婷,等. "生发九穴"治疗脂溢性脱发30例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20(11).

  11. 李中平,谌莉媚,屈婷婷,等. 中药内外合治斑秃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2). DOI:10.3969/j.issn.1004-2814.2019.02.029.

  12. 付丽淼. 清脂固发汤联合固发洗剂治疗脾胃湿热证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

  13. 贺成彪,宋荣娟. 中药内外合治斑秃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1(11).

[14]赵冰. 脂溢性脱发采用旱地脂脱方联合脱脂洗剂治疗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16(3).

作者简介:李瑒(1994-),女,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9级 (辽宁沈阳110847) ,研究方向中医治疗皮肤科疾病。E-mail:1589584488@qq.com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辽宁中医药大学;电话:15040587920

通讯作者:李忻红(1972-) 女, 医学博士,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辽宁沈阳110032) ,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E-mail:1364406746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