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正骨医院 福建省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上报的3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ADR报告中,一般的ADR报告266例(81.10%);新的一般ADR报告32例(9.76%);严重ADR报告26例(7.92%);新的严重ADR报告4例(1.22%)。所有ADR报告中,发生ADR的女性208例(63.41%)高于男性120例(36.59%),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较其他年龄段的ADR发生率高。328例ADR患者中,静脉给药导致ADR的发生率最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反应116例(31.61%)和全身损伤115例(31.34%)。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重视并不断完善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总结 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发生并上报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328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总体情况
以非新的一般为主,266例占总的81.10%;新的一般其次,32例占总的9.76%;严重26例占总的7.92%;新的严重4例占总的1.22%。
2.2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328例ADR报告中,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女性为208例(63.41%),男性为120例(36.59%),ADR发生最多的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38.72%。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94岁,各年龄段分布和构成比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岁) | 男性(例) | 女性(例) | 合计(例) | 百分比(%) |
0-12 | 2 | 1 | 3 | 0.91 |
13-20 | 9 | 1 | 10 | 3.05 |
21-50 | 55 | 35 | 90 | 27.44 |
51-60 | 30 | 68 | 98 | 29.88 |
>60 | 24 | 103 | 127 | 38.72 |
合计 | 120 | 208 | 328 | 100 |
2.3 给药途径与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
引起ADR 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给药与口服,静脉给药227例,占69.21%;口服给药63例,占19.21%;肌肉注射7例,占2.13%;皮下注射9例,占2.74%;外用药物22例,占6.71%。
2.4 发生ADR 的药品品种
328例ADR共涉及药品83种,其中病例数据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抗骨质疏松药2种,118例(35.98%),抗菌药物14种,53例1(6.16%),解热镇痛抗炎药11种,29例(8.84%)。(表2)
表2 发生ADR的药品品种
药品类型 | 品种数量 | 例数 | 构成比(%) | 涉及药品 |
抗骨质疏松药 | 2 | 118 | 35.98 | 唑来膦酸注射液、鲑鱼降钙素注射液 |
抗菌药物 | 14 | 53 | 16.16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头孢克洛缓释片、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吡嗪酰胺片、异烟肼片 |
解热镇痛抗炎药 | 11 | 29 | 8.84 | 阿司匹林肠溶片、依托考昔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双氯芬酸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醋氯酚酸片、布洛芬颗粒、布洛芬混悬液、艾瑞昔布片 |
中药饮片 | 10 | 25 | 7.62 | 红花、生地黄、乳香没药、酒大黄、黄芪、当归、大黄、冰片、芒硝 |
神经系统 | 2 | 22 | 6.71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甲钴胺片 |
免疫功能调节药 | 8 | 20 | 6.10 |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沙利度胺片、雷公藤多苷片、来氟米特片、甲泼尼龙片、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 | 7 | 12 | 3.66 | 蔗糖铁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低分子肝素钙、氨甲环酸注射液 |
镇痛药 | 4 | 12 | 3.66 | 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氨酚曲马多片 |
维生素及营养类药 | 3 | 7 | 2.14 |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维生素C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
心血管系统药 | 4 | 5 | 1.52 |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丁钙片 |
消化系统药物 | 3 | 4 | 1.22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
电解质调节药物 | 2 | 2 | 0.61 |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
其他 | 13 | 19 | 5.78 | 注射用谷胱甘肽、破伤风抗霉素、甘露醇、丹参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正清风痛宁片、连花清瘟颗粒、伤科搽剂、骨散、普瑞巴林胶囊 |
合计 | 83 | 328 | 100.0 | |
2.5 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328例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比较广泛(见表3)
表3 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累及系统器官/系统 | 例数 | 构成比(%) | 临床表现 |
皮肤及其附件 | 116 | 31.61 | 皮疹、瘙痒、皮肤潮红、局部红肿、水疱、红斑性皮疹、全身性红斑、瘀斑、局部皮肤反应、丘疹、大疱性皮疹、面部水肿 |
全身损伤 | 115 | 31.34 | 发热、肌痛、畏寒、乏力、寒战、流感样症状、高热、疼痛、全身针尖样疼、嗜睡、困倦、关节痛、发热加重 |
消化道系统 | 56 | 15.26 | 恶心、呕吐、腹胀、呃逆、上腹部闷痛、消化不良、腹部疼痛、反酸、腹泻、胃胀、腹部不适、便秘 |
肝胆系统 | 17 | 4.63 | 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加重 |
呼吸系统 | 14 | 3.81 | 胸闷、呼吸困难、胸前区闷痛、气喘、 |
神经系统 | 13 | 3.54 | 头晕、头痛、局部麻木、失眠、烦躁 |
血液系统 | 13 | 3.54 | 贫血加重、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障碍、贫血加重、血尿 |
其他 | 12 | 3.27 | 颈项部僵硬酸痛、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视物模糊、血糖升高、糖尿病加重、低血糖反应、电解质异常、脱水、高尿酸血症、肌酐升高 |
循环系统 | 11 | 3.00 | 心慌、静脉炎、上肢肿胀、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悸、血压低、双脚踝部水肿、局部肿胀 |
合计 | 367 | 100.00 | |
注:有35例ADR表现为多个器官和(系统)损害,故涉及不良反应总例数(367)大于报告例数(328)。
3 讨论
3.1 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328例ADR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一方面我院是骨科专科医院,女性的峰值骨量低于男性,女性的骨量储备也要低于男性,所以女性的骨科疾病发生率更高一些;另外一方面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及对药物耐受性较低,敏感性较高;女性脂肪比例高于男性,体液总量低于男性,影响药物的分布和作用,这些因素都会使女性ADR发生概率相对增加。ADR报告中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为ADR的高发人群,一方面,一般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年龄一般偏大,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而且这个年龄层的患者一般需要手术或住院治疗占大多数,这个年龄层的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大,磕磕碰碰就容易出现骨折。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器官的老化和生理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泄功能减退,容易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易发生不良反应。针对老年人用药时要加强用药监测,减少ADR 的发生。
3.2 选择合理给药途径
在328例ADR中涉及5种用药途径中,静脉给药所占比例最高,达69.21%,其原因除了与患者自身是否为过敏体质及生理状况有关外,与静脉给药方式的特殊性有关,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经过黏膜屏障和无肝脏的首关效应,作用迅速,而药物的浓度、PH值、渗透压、内毒素、微粒以及给药的速度等,均可能成为引发ADR的直接诱因,静脉注射液的安全性问题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在药物使用的前期、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认真观察,及时应对处理,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引发ADR药品种类分析
引发ADR最多的药物是抗骨质疏松类药物,以唑来膦酸注射液最多,111例占总的33.84%,这可能是因为我院为骨科专科医院,唑来膦酸用药量较多。且上报人员熟知唑来膦酸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故上报率较高。所以医护人员在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要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食物过敏史,遵循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和推荐的用法用量,避免联合用药。同时要加强用药后监测,尤其是针对中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女性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停药并做出必要的护理措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及时实施抢救或给予治疗。其次是抗菌药物,53例(16.16%),以头孢菌素类ADR 发生率最高。因为头孢菌素种类丰富,抗菌作用强、副作用较低等优点,在临床使用广泛,故其发生ADR概率高。此外,抗感染药物使用中,常常存在无指征用药、剂量过大、给药途径、给药次数选择不当及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等问题,导致ADR发生率增加,耐药性增长。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或减少抗菌药物所致的ADR和耐药性,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学习,掌握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减少经验性用药。
3.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分析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居前三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损伤、消化道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疼痛。、;消化道系统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可能予上述系统发生临床反应易于发现和容易观察有关,对于发现隐匿、慢性和潜在的ADR需要更细致的观察于诊断,提醒医护人员关注药物对其他器官或系统产生的影响。防止漏报,预防严重ADR发生。
4 结语
ADR的发生在临床用药中无法完全避免,我院ADR以静脉给药途径居多,抗骨质疏松药和抗感染药物为主要品种,累计器官以皮肤及福建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为多见,同时可能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根据我院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临床加强特殊人群用药管理,静脉给药途径的ADR监测,重点监控抗骨质疏松药、抗感染药物的使用。ADR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对ADR知识的培训学习与宣教,医、护、药团队的密切协作,认真贯彻落实监测和上报管理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及时发现药品使用安全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倪春,张华,淮南朝阳医院431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1):87—91.
王晓骏,路长飞,赵玉娟,等.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公众报告途径和报告内容调研和思考[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7):413—418.
窦芳,恽艳琴,陈钰,楚建杰,李韦韦,赵先,王靖雯,文爱东.某院2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28(10):673—676.
方袁媛,高国芳,陈金文.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9):120—123.
卫生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81号2011-05-04.
吴建伟 老年人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5,8(3C):31-32.
陈志豪,黄汉忠.我院药品应用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19(04):275—277.
第一作者情况:
姓名:徐梅凤
性别:女
职称:主管药师 主要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和基础药学工作
工作单位:泉州市正骨医院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刺桐西路南段61号
邮编:362000
第二作者情况:
姓名:李美桑
性别:女
职称:主管药师 主要从事处方审核和基础药学工作
工作单位:泉州市正骨医院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刺桐西路南段61号
邮编: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