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竹海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宜宾 644304
慢性胃炎是常见疾病,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慢性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部分可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中对慢性胃炎的治疗疗效较好,副作用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胃炎的
一、慢性胃炎的辩证治疗
1、脾虚胃热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2、胃阴不足型
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证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所致,证见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杂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稍于,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方用益胃汤。
3、肝胃气滞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方用柴胡疏肝散。
4、脾胃虚弱型
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二、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
1、中脘穴: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迁延的情况。为了控制慢性胃炎的反复迁延,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辅助于针灸中脘穴疗法进行联合治疗。中脘穴是平衡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穴位之一,许多慢性胃炎患者在坚持针灸中脘穴2个疗程以后,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会得到有效地改善,从而加速病情的恢复时间。
2、印堂穴:慢性胃炎在临床上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一些症状比较轻微的慢性胃炎患病人群,一般可以通过针灸印堂穴来进行辅助治疗。针灸印堂穴一般以平补法为主,这样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加速病情的好转。
3、内关穴:慢性胃炎通过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对于虚寒证型的慢性胃炎患病人群,一般在针灸内关穴3个疗程后,就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胃炎所引起的反酸、恶心、呕吐以及胃部疼痛的现象。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不仅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还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常见中成药物治疗
1、胃苏颗粒
成分为紫苏梗、香橼、佛手、枳壳、香附、陈皮、槟榔等,能起到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疗效,减轻患者胃脘胀痛、胸闷食少等不适的症状,使用适量的开水冲服,如果放置时间较长会产生少量的沉淀,摇匀后即可服用。
2、养胃舒胶囊
能起到滋阴养胃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患者,能够保护患者的胃部健康,减轻胃胀以及胃痛等症状,患者每天服用两次,用药三天症状没有任何改善者,需要及时停用药物,积极去医院就诊治疗。
3、气滞胃痛颗粒
该药物为淡棕色到棕黄色的颗粒,组成药物有柴胡、枳壳、香附、延胡索、白芍、炙甘草等,适用于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用药时采用开水冲服,每天口服三次,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酒以及辛辣性严重的食物。
4、温胃舒胶囊
用于治疗焦虚寒所导致的慢性胃炎,减轻患者胃痛、胃胀等不适的症状,患者遵医嘱口服用药,每天服用两次,儿童以及年老体虚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患者不能过量服用。
四、慢性胃炎的推拿治疗
1、按揉胃俞穴
慢性胃炎的患者采取坐立或俯卧的姿势,然后另一个人用拇指的指腹按压患者的胃俞穴,按压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4分钟即可。
2、按揉下脘穴
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用拇指指腹重力来按压自己的下脘穴,位置在腹部中下方,直到自己的腹部下方有酸胀感即可。
3、按揉中脘穴
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采取站立或者仰卧的姿势,用自己的掌心或四指指腹的重力按揉中脘穴部位,直到该部位的皮肤感到温热为止。
4、按揉足三里穴
患者可以采取坐卧的姿势,食指弯曲,然后用指背来按揉足三里穴。需要注意按揉的力度以自己有酸胀感为止,用力过大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
5、按压梁门穴
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用拇指的指腹按压梁门穴部位,具体在患者腹部的两侧,用力不要过大,该部位的皮肤感到酸胀即可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病人不一定表现为一个病症,好多病人是虚中有实的病情,同时出现2个甚至更多的症型,就应该症型间相互参照,灵活辨证用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至中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应密切随访,一般6-12个月胃镜复查1次,同时用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根据气阴两虚、虚火内灼、脾胃虚弱三个症型,分别采用甘平养胃方、配甘养胃方、甘温养胃方治疗,也可用平萎汤加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