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袁浦小学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写景类习作是小学语文写作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写景类作文写作技巧的教学与锻炼一直是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对小学高段写景类作文教学思路进行梳理,寻找相应的教学技巧,就成为小学高段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高段;写景类;写作素材;语言组织;作文教学
引言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写景类习作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借助写景类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能锻炼学生对语法、语态、词汇的应用技巧,还能通过学生对素材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和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支持。小学高年级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加强写景类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分析,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表达技巧,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重要基础。
一、引导学生联想,体会景物
对景物进行描写时,往往需要学生在对景物进行观察或感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从而形成对描写对象的印象,因此,教师应在写景类作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会要描写的景物,为细致的描写和表达奠定相应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素材进行观察或思考后,从事物本身的特征、规律、内涵等角度入手,联想与之有关的要素,也可根据对象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和规律,联想其自身的变化,以素材为中心想象与之有关的任何事物,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阅读、观察、理解到的要素进行延伸,形成更多的感悟,为语言的组织和叙写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以“青山绿水”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联想,并以此为出发点撰写一篇文章。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景色,如落叶、土壤以及各种生物等等,并向学生提问:
在老师展示的视频中,大家能提取到哪些物体?
大家可以从这些提取到的物体中联想到哪些事物?
大家联想到的事物和视频中的物体有什么联系?它们有什么内在的变化或规律?
由此让学生以素材为出发点进行联想,这时学生就能联想出更多的事物,并探寻其中的内在联系,如由“落叶”联想到养分,进而发现生命的轮回和奉献精神;由“石头”联想到山川河流,进而联想到时间的变迁;由“老桥”联想到它为人们做的贡献,进而对坚韧不拔的意志进行体会。借此来引导学生对景物及其内涵进行体会,形成更加丰富的素材。
二、结合生活体会,广泛积累素材
实际上,日常的作文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法,还要引导学生做好对素材的理解与应用。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内容或要素出发,随时进行观察和联想,结合日常生活实践,对周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积累,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积累写景习作素材、更加得心应手地进行语言表达提供支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时随时组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锻炼,让学生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形成与写作素材相关的语言,为在写作中的表达提供更多灵感。
例如,在完成了《丁香结》的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以“我身边的花朵”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身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见到或听说过的花,然后由学生描述花朵的特征和潜在的精神内涵。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描写这类花的文章或诗句?
这些描写花的作品里,都展示了这些花的哪些特征?
由此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花朵感悟相关的品质,对习作素材进行积累和表达。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积累“花卉”相关素材的任务,让学生随时观察和记录自己身边的花朵,并总结其在生长、开放、凋谢的过程,形成不断发现、观察、思考的习惯,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积累、总结素材的意识,为日后的写作提供更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更加顺畅、从容的描写和抒情。
三、锻炼语言能力,提升写作技巧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词汇、语言的教学和锻炼实现学生对语言的体会,从而为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奠定重要基础。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各类素材,并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的语境,并总结各类景物描写的具体技巧,借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语言表达思路和技巧的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及时通过相应的训练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如根据某些素材叙写一段话、撰写课堂随笔等等,让学生对语言组织过程和表达方法进行体会和练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例如,在看图写作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之前引导学生通过周围的事物、景色用规范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从而锻炼学生的即时表达能力。在具体的看图写作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与之前经历和体验建立联系的基础上再进行书面形式的表达,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词汇的应用和语言的组织。在学生表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探讨不同学生的表达过程和其中技巧的应用,结合学生自身所积累的词汇、语句,引导每个学生实现自身经验和题干要求之间的衔接,带领学生根据要求实现以往经验与素材的利用,由此让学生在撰写文章和总结思路的过程中形成对素材表达的演练,锻炼学生表达语言的能力。
四、多种感官并用,多角度描写
实际上,对景物进行描写往往有多个可以入手的角度,画面、声音、气味等等都可以用语言进行表达,因此,在写景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多种感官并用,形成对景物或素材的不同体会,为多角度的描写和记叙奠定相应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止写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还要写潜在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接触到的素材,并及时总结和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到的,积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素材进行体会和感知,根据素材的内涵及时添加相关的元素,从而让学生寻找可以表达的素材和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以《草原》这篇课文为契机,锻炼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能力。《草原》这篇课文中有众多关于各种感官的描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以下任务:
大家思考,文章中都有哪些关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描写?
这些描写给大家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这时就能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叙写《草原》时所用到的多种感官与体验,并从多种感官出发体会草原展现出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
大家身边有没有多种感官体会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大家该怎样表达这些感官所带来的体会和景象呢?
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周边景象的描写技巧,从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方面出发,让学生从自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等角度入手对景象进行丰富的描写,锻炼学生多角度描写动静结合画面的能力,让学生笔下的景象做到动静交织、栩栩如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形势,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出发点,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逐渐成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很多教师在写景习作教学中缺乏相对合适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写景习作教学的效果。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积极遵循模仿、读写结合、迁移学习等教学规律,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能力、目标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正确引导学生组织和表达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柳.浅谈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1):53.
[2]王宗海.“深”与“度”,教材解读的两大分野—以小学语文写景类文本的解读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1):22-25.
[3]汤皎丽.读“景语” 写“景情”—小学语文写景散文“读写融合”高年段范式的研究[J].读与写:中旬,2021(5):67-68.
[4]魏红梅.小学语文高年级写景类课例在 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71.
[5]叶燕玲.生活案例在小学语文写景类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