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探讨

奚芳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政治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而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落实,可实现民办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将高校的育人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加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策略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思想政治课程,但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与内化。而只有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将高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也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专业课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新格局,使思政课程能与各类专业课程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切实落实下去。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中强调的是任何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成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除加强专业知识传授外,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形成正确的三观。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可突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局限性,将价值引领贯穿于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大思政新格局[1]

二、民办高校加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在全球文化交融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网络上的一些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会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造成扭曲,导致其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政治立场不坚定、价值取向不正确的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高,无法有效引领学生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而若能借助专业教学渠道展现思政教育内容及我国传统文化,可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归属感,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并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感受到我国文化制度、经济制度的优势,树立起民族自信。
(二)专业教学客观需求
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也是我国民办高校专业教学的内在需求。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养,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实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2]
(三)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民办高校很多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英语中包含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计学中蕴含者职业道德教育资源;教育学中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着事物发展规律。而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可进一步丰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三、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讨
(一)统筹规划,制定建设标准
民办高校想要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就必须要结合自身与学生实际情况,站在整体高度上统筹规划,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民办高校的领导层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并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小组的成立,由学校校长、副校长以及党委书记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标准等进行审定,确保此项工作能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试点先行,突出引领作用
为了获得良好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民办高校可选择试点改革的方式,先选取部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选择的试点课程要能覆盖各个专业。如可选择在英语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英语是民办高校各专业都有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具有课时长、覆盖面广的特点,相对其他课程来讲,民办高校学生英语学习时间较长,和教师接触时间也就相对更长一些。英语课程的上述特征可为课程思政融入提供良好条件。在加之英语课程内容丰富,会涉及到各国文化、价值观知识及理想方面内容,因此英语课程可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试点课程十分可行,当然具体选择那一专业课程进行试点,则要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在课程中先进行试点改革,培育改革示范课程,在高校内打造一支同时具有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能力的优秀教师团队[3]

(三)对接思政与专业教师,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存在诸多不合理地方,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民办高校教师主要为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学历普遍较低,有研究生或博士学历的人数较少,且正处于教学成长阶段,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其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科研论文职称以及专业实践能力上,没有过多精力去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内容,即便有部分教师能意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中的重要性,但因自身缺乏思政教育专业能力,导致思政内容的融入过于生硬。为了紧密结合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准确性,民办高校可引导试点课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结对,通过开展沟通交流,或是共同参与培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信息的融会贯通,共同就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效结合进行探寻,有效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育人。


(四)构建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改革
想要确保课程思政切实实施下去,就要从思政教育思维来对课程教学、内容、教材进行整合,对专业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因素进行挖掘,引入适当正能量内容,使学生能在思政因素的感染下,逐渐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师专业教学时一定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将国家与党的路线方针贯彻下去,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此外,课程教师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内容设置,确保专业教学能同时将知识传授与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民办高校可在质量工程建设中纳入思政试点改革,将思想政治改革成果立项建设,若经过专家评审之后符合相关建设标准者,则给与其相应的成果奖励。
(五)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想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民办高校还要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培训,使学校教师能对课程思政的理念、教学方法及规律等深入进行掌握,挖掘出课程中浅藏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和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时要积极引导专业教师结合思想政治要点内容,对教学大纲内容进行优化,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修订,同时对考核方式进行完善,使民办高校学生在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投入到思政知识学习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使思政知识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民办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逐渐的转化为育人优势。
(六)动态管理与实时监督课程课程思政成效

民办高校要进行三级听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由校领导、教学督导、思政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在完成课程后还可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感受,并将收集到的建议及时反馈给专业教师。同时民办高校还要在学院党建工作、教学评价考核范围内纳入课程思政改革,通过将其纳入到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内容中,激发学校领导层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课程思政理念的践行,可将高校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与爱国意识。因此民办高校一定要意识到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课程思政的落实,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金丽.新时代"课程思政"融入民办高校入学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0):13-15.

[2]皮智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8(24):3.

[3]杜亚星.民办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消费导刊,2019(13):85-86.

[4]陈媛媛.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创新路径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