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实践分析

赖益军

桂平市中沙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广西贵港 537216

摘要: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气候、环境、土壤等诸多因素对造林项目的影响,需要实现林业技术与造林项目的一体化,促进造林效果,减少外部因素对造林的不利影响,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促进森林经济技术的应用在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林业工程技术;造林绿化;实践分析

引言

林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与其他行业不同,林业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自然界空气和水的作用,能够影响气候变化。林业工程技术是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其应用于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活动,可以提高森林培育水平和森林资源的利用率。长期以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发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体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森林面积减少,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林绿化是国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农牧业生产质量,调整农牧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造林绿化工程存在树种单一、造林层次简单,造林绿化质量水平低等问题,影响到绿化造林质量。因此,林业工程技术应用在绿化造林工作中,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1.1保护环境

造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扩大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在进行植物造林过程中,不仅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还要保护当地原有的植被,避免植树选择的树种破坏当地原始植被的生态平衡,如果发生破坏情况就无法达到预期植树造林的目的,还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内蒙古处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少,且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为暴雨,地面植被少,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地表有生命活力的土壤层比较薄,浅层地表下是100-200米沙土,一旦草原地表被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在植树造林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当地的植被,防止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1.2 适地适树原则

在实施人工造林项目时,有关林业部门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以确保该地区植树造林后的树木健康快速生长,并确保成功完成植树造林。实施造林项目的基本原则是确保造林项目的经济性和生产率,这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全面分析造林面积的气候条件、地理因素、降雨条件和温度因素,掌握实际数据。同时,应充分考虑现有生态环境,充分考虑所选森林树种与其他生态环境因素是否存在冲突,确保森林树种选择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由此可见,实施植树造林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在正确的地区选择正确的树种,有必要成功完成人工造林的任务。比如甘肃省永京县当地气候严酷干燥,受各种地理因素的影响。每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结合当地气候和降水特征,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主要有油松、东方桔梗、杨树、苏菲雅粳稻、窦建德克拉苏林等。这些树种可以处于不同的高度,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更快的生长速度、美丽的树木、大树顶、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强吸附能力,是景观设计和人工造林的首选。

1.3蓄水能力

树木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水分,土壤含水量会对树木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江淮分水岭易发生旱涝的地区,树木的成活率与当地气候、土壤水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造林绿化时,要从提升土壤蓄水能力出发,选择一些耐旱的树种。

2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植树造林项目在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越来越多,各界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我国森林面积逐步扩大,大大改善了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的匮乏。林业技术是应用于林业技术的先进科技手段。林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植树造林项目可以大大改善中国黄土高原等干旱地区土壤侵蚀状况,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空间。目前,大多数森林项目都涉及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植树造林项目,需要得到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以提高我国植树造林项目的应用水平。

3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实践

3.1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移栽

植树造林项目实施前,必须根据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合理选择苗木,将栽培苗移栽到造林地点,以完成植树造林的任务。故在造林前,必须科学地选择苗木,以实生苗为主。而在移栽过程中,可以采用直接播种、扦插或生根繁殖等多种形式,直到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然后再进行移栽绿化。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达到良好的造林效果,必须保证苗木有较高的成活率,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故在苗木栽培过程中,分析移栽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科学选择移栽时间,保证苗木能够健康稳定地生长。比如,在北京平原造林项目中,通常选择在春天进行苗木移植。根据统计,3 ~ 4月中旬移栽苗成活率较高,天气变暖,幼苗能较好地适应种植环境。而且,春季种植中的施肥量和灌溉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减少了弱根生长造成的死亡,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植树造林和绿化的目的。

3.2科学选择移植时间和方法

国内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土壤含水量存在较大差异。故技术人员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移栽时间和方法,以保证移栽造林效果。28 .在现有的植树造林项目中,主要需要在学校种植苗木。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就被过度生长到植树造林的地区。而苗木成活率也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效果。保证苗木存活,需要将水文气象特征与造林区地质特征相结合,计算合理的移栽时间,保证成活率。部分苗木发芽早于其他苗,运输到目的地后尽快种植。部分苗木必须运输很远,而且距离比较长。必须在运输过程中定期给幼苗浇水,以减少脱水造成的幼苗存活。必须充分认识移栽的环境特点和移栽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移栽技术,以达到较高的移栽成活率。移栽前,必须向土壤中添加水分,使移栽的幼苗锯出足够的水分,以满足生长的需要。故在选择播种时间时,通常选择雨季,可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植树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绿化效益,避免在降温期播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3合理防治林木病虫害

现阶段在树木健康管理工作中,大多数林业管理人员、养护人员都选择了速效化学药剂,但这不符合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理念,实施化学药剂后对树木和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新的树木管理和保健时代,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积极实施绿色健康控制措施。在具体的防治中,应做好以下2方面工作。1)有关部门要对本地区树木进行统计调查。在掌握林木种类、分布和数量时,配合科技部门,并结合不同树种,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例如,可以将害虫和病原菌的天敌投资森林环境控制,以害虫和病害。2)若生物防治技术没有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可选择物理防治技术如人工除草进行防治。对于喜欢光源的害虫,可使用照明灯引诱、清除害虫。然而,在使用物理预防和治理前,应先进行小规模试验,在了解预防和治理效果后,再大规模广泛使用,以避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产生副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和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对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林业工程技术,提高造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峰.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11):177-178.

[2]胡华农.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04):136-137.

[3]杨如龙.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8(18):84-85.

[4]兰光雄.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1):145+148.

[5]王博.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吉林农业,2018(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