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楷书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3


浅谈楷书学习

史春松

广州市外语实验学校

摘要:楷书是篆、隶、草、行、楷五体之中笔法最为精细,结体要求最为复杂,创新最为艰难的一种书体。唐朝以来,楷书一直处于发展式微的状态下。当今社会,学习楷书,写出今人审美和时代气息,继承传统、锤炼笔墨技法、提高传统文化修养、借鉴敦煌写经书法、克服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无疑是一条正确之路。

关键词: 浅谈 楷书 学习

楷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萌芽于东汉、脱胎于隶书,成熟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相对于篆、隶、行、草四种书体而言,是最后形成的一种书体。因它更趋于规范和实用,千百年来一直被广泛的推广应用,并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语言。

魏碑和唐楷是楷书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是后人学习楷书取法的宝藏。唐朝以后楷书发展整体上呈现衰落之势,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和应用,不需要向唐人那样大量用楷书抄写,再加上唐楷法度严谨,给宋人在楷书方面没有留下施展的空间,故以行书为代表的“尚意”书风成为宋人的学书潮流。元代在总结宋代书法得失的基础上,以赵孟頫为首的士大夫书家举起了书宗晋韵唐法的复古大旗,各种书体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明代书法帖学大行,束于碑刻,囿于守旧,加上科举制度的影响,出现了千人一面、一字万同的“台阁体”,虽说也出现了一批力图革新的书家,但楷书总体水平仍未能跳出晋唐人的藩篱。清初书法,以帖学为宗,由于康熙、乾隆帝的崇尚,董、赵书风笼罩书坛,同时受科举制度的束缚,缺乏个性、方正、乌黑、大小一律、光洁的“馆阁体”盛行于世,清代中叶以后,受文字狱的影响,金石考据之风盛行,地下出土的碑碣志简日渐增多,稚拙生涩、雄强朴茂的碑碣书体,为越来越多的书家所取法,并且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给柔媚、糜弱的帖学书风以沉重的打击,使长期衰微的篆书、隶书、北魏楷书在清代书坛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并且出现了一批流芳千古的书法大师,如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张裕钊、康有为等。但是楷书的发展没能像篆、隶书体那样成为书法史上的高峰。

在当代,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浪潮汹涌澎拜,直接导致了审美文化的重利倾向,求奇觅怪、张扬个性的行草书风,弥漫于书坛,重功力、讲法度的楷书仍然呈现衰落之势。使楷书学习走出低谷、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楷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继承传统,锤炼笔墨技法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传承性是其显著特点,离开了代代相传的笔墨技巧和人文精神,书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楷书学习中应把继承传统、锤炼技法摆在突出的位置。魏晋楷书、北魏石刻、唐代楷书是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座丰碑,是前人留给我们学习取法的丰富资源。他们本身蕴藏着我们学习楷书艺术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如他们的整体风格、韵律、格调、神采等抽象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品味、读帖的过程来获取,至于它们那些具体而微的信息,如笔法、分间布白的方式、随地赋形、随机应变的方法及幅式的选择与设计等,则可通过临摹的手段来获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符合今人审美、体现个性的楷书,还应旁通篆隶、涉猎行草。篆隶是书学之本源,楷书由篆隶逐渐演化而来,故傅山在《霜红龛集》中说:“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矣。”又曰“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的妙境,终是俗格。”丰坊在《书诀》中谓:“古人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颜真卿《争座位帖》书有篆籀乃其证也。”李瑞清在《跋自临散氏盘》中说:“书法虽为小道,必从植其本始,学书之从篆入,犹为学之必从经始。”孙过庭《书谱》亦云:“必能旁通点画之情,博究终始之理,熔铸虫篆,陶均草隶。”可见篆隶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是楷书“强其骨、丰其姿”的重要手段,为此应重视对篆、隶铭刻书法的学习。楷书虽以静为主,但是应静中寓动,使其趣如水之兴澜、其体如珠之走盘,字才会生动起来。宋曹《书法约言》云:“楷法如快马斫阵,不可令滞行。”孙过庭《书谱》亦云:“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因此要选一些行草法帖来学习,丰富楷书的用笔,以便使写出的楷书气息贯通、活泼生动。另外要注意借鉴今人成功的楷书学习经验,为我所用。

二 、提高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支撑,书法艺术将不复存在。然而无论你承认与否,自1840年以来,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系列战争、革命和文化运动,直接导致了古典文化历史土壤的消失,特别是中国近代教育、白话文语言的西方化,在深层文化心理方面,国人已经没有了中国古代文化思维,已经不知何为古人心灵中的书法了。这即是说,在今天有着辉煌灿烂成就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已失去了其赖以形成的文化环境。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1黄庭坚评苏东坡的字说:“东坡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不能及尔”,黄庭坚亦云:“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其书乃贵,若其灵府无程,即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清人李瑞清也有类似的见解,他说:“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可见书家在锤炼笔墨技法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加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书家要注意学习文字学和传统书学著作。掌握汉字构造、书体演变源流、正字等文字学基础知识。传统的书学著作,是古人学书经验的总结,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学书财富,对书法艺术积极、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涉猎中国的哲学、美学、史学、文学,及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书法生存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姐妹艺术,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净化自己的心灵。另外还要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离开了这些知识的营养,书法发展的后劲将会不足,同时书法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书法艺术写到一定境界,需要的是修养和学识。总之,古今文化环境的差异,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当今楷书学习,不仅要学习精湛的笔墨技法,还要有渊博的学识作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经典楷书。

三、 学习借鉴敦煌写经书法

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魏晋至唐无疑是楷书史上的重要阶段。但因时代久远,再加上战争、水、火、人为等因素,名家墨迹大都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流传下来的多是碑刻。这些碑刻虽说刻工精良,但是由于长时间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损坏,多数石质磨泐,字口剥蚀模糊,字形由肥变细,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宋《淳化阁帖》在促进楷书学习的同时,由于诸多人为因素,古意消失。故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止,乃得趣。”郑板桥云:“古人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若复依样葫芦,才子俱归恶道。”2董其昌亦云:“书家好观《阁帖》,此正是病盖王著辈饱不识晋唐人笔意,专得其形,故多正局”。3到了清代由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倡导与实践,碑学兴起,康有为曾动情地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何其工也!譬“江汉游女”之风诗,汉魏儿童之谣谚,自能蕴蓄古雅,有后世学士所不能为者。”4亦曰:“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5但魏碑人工的斧凿刀刻之痕,亦无法表现出墨迹用笔的细腻之处。故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止,乃得趣。”6清冯班在《钝吟书要》中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赵孟頫亦云:“古人得名迹数行,终身习之便可名世。”7可见墨迹在学书中的重要作用。敦煌数万卷写经书法的重现天日,为我们弥补了楷书学习很少见到真迹的缺憾。敦煌写经书法上起西晋305年下至北宋1006年,绵延七百余年,真实的再现了楷书发展、成熟、鼎盛、衰变的历史过程,是一幅墨迹纷呈,风格多样的楷书画卷,是研究古人楷书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一些写经书法作品达到了可与当时名家作品相媲美的高度。对于见惯了二王、颜、柳、欧、赵、北魏刻石等楷书面孔的学书人,敦煌写经书法无疑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学习借鉴敦煌写经书法,可以有效避免今人因眼界所限而导致的取法雷同、“撞车”等书法现象,有利于楷书学习者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 、克服急功近利的学书心态

楷书作为一种规范化、楷模化、标准化的字体,要求形体谨严、方正、和谐适度、用笔结构讲究法度、书写时心态平和、一丝不苟。这种极高要求决定了楷书学习创作走的将是一条寂寞的漫漫征程。

但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人生存压力大、经济思潮无孔不入、物质追求飞跃提升、追求效益、急功近利、人心浮躁。这种现状对楷书的学习创作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直接导致当代楷书发展式微,使酣畅淋漓地宣泄和挥洒情感、个性的行草书风席卷书坛,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楷书虔诚的追求者,一定要冷静头脑、守住清贫、眼界高远、不为现实所左右,要有:“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8的雄心壮志,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源自执着”。

总之,笔墨技法的娴熟、文化修养的提高、敦煌写经书法的学习借鉴、平和的创作心态是当代楷书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

1(宋)蔡正孙撰 . 诗林广记——酬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75页.

2(清)郑燮. 郑板桥诗词文选—— 跋临兰亭序 [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03、199、200页.

3潘运告主编. 明代书论——画禅室随笔[M]. 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1、325页.

4祝嘉《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四川.巴蜀书社,299页.

5 卜希旸编.楷书津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24页.

6米芾《海岳名言》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361页.

7《赵松雪兰亭十三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页.


8苏轼撰.   东坡题跋——题二王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85  . 7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