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463200
摘 要:教育部提出了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的明确要求。面对这样一场作业的“革命”,要在“减量”的基础上不“减效”,文章认为在作业方面需做好以下几个“加法”:第一,给老师的理念加把劲,唤起老师此次“革命”的自觉;第二,给作业的设计加点料,创新作业设计,加点自主与实践的成分,加点因材而异、因人而异的定制内容;第三,给作业的批改加点巧,用有爱的批改方式激发学生作业的内驱力。在这样的“加法”中让作业焕发新的魅力。
关键词:“减负”;作业;减法;加法策略
“减负”一直是教育上的“热搜词”,2021年减负政策一出,全国哗然,人民点赞。然而,每一个赞的背后都寄托着对教育人沉甸甸的期望。“剪子”落下,一场作业的革命号声已然吹响,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发展,使作业“减”得得法,“减”得有效。我们不妨在“减”的同时“加”点东西,让作业“减”出“精彩”来。
一、 理念加点劲——给作业新的血液
叶圣陶先生讲:“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课程、纲要、教科书籍,比起老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任何事情不能等旁人来‘觉我’,要靠自己的觉悟……若是从‘自觉’得来的,便灵心激悟,即知即行。”要唤起教师重新审视“作业”的思想精神,达到精神境界的“自觉”。
教师的自我革新,基础在于教师自身的研修。教师要充分解读政策精神,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认识到“作业”的科学性与发展性。作业既要体现本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又要体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联系;既要重视听说读写、算看做演等多个方面,又要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还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素养的培养。
为了唤起老师们此次革新的“自觉”,在进行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时我们做了一次实验对比。
本组课文意在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我们选择了
两个班级继续按照传统的作业流程,另外两个班级我们通过年级的研讨,根据单元的重点从基础知识、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拓展阅读、积累表达几个维度,设计出了有创意性的作业。根据问卷星的调查和学生的测试结果分析,明显改革作业后的班级在实现单元目标上要好得多,学生对名著掌握的质与量明显高于传统作业的班级。
二、 设计加点料——给作业新的色彩
(一)在減法中加点乐趣
在大环境政策下,我们在做作业“减法”时,不妨丰富作业的设计形式,把机械变为灵活、把单一变为综合,把被动变为主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悟,弹性把握作业容量,从而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 加点自主,提升作业的驱动力
马斯洛“自我实现”需要理论指出:人都有想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和认可的需要。放眼班级中的学生,他们习惯了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有的甚至拖拖拉拉不愿完成,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中,在此种情况下,教师不妨“加点自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通过这些自主作业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同时又适合自己的去完成,这样他们往往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完成,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习了《蟋蟀的住宅》你能画出蟋蟀的住宅来吗?并备注好要点;当一回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住宅的特点是什么;小组合作出一期以“昆虫的住宅”为主题的手抄报。选择几种小动物,观察、研究他们的住宅,并写下解说词。
②自主设计:让学生根据教材、自己的知识水平,体验自己设计作业的过程,以促进个体学习目标达成。这一作业形式可以在中高年级学生中运用。如:在单元复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单元的重点和自己最需要加强复习的要点,自己设计复习作业,并一一解答。这样的自主过程,不仅体现了“个性”,更有利于优生追求较高的学习目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③自主评判:孩子们往往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欣赏的眼光,他们与生俱来就有孩童的敏锐和向上的那股劲。有些练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批,或者边讲边批,并让学生互相监督、帮助同伴完成订正。教师再对作业的质量以及批改情况进行2次评价,评比出“最佳互评小组”“最佳小老师”。
实践发现,自主评判中每个学生都是很负责的,甚至比教师更为细致。在自改法中,学生会慢慢形成自我检测的良好习惯。
2. 加点实践,提高作业的应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作业“减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设置实践性作业激起学生作业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这样还能提高综合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这一课之后,我给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请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地的春节习俗,对所调查的春节氛围、民风民俗、特色小吃等进行记录,仿写《 的春节》。”听了这样的作业学生们都蠢蠢欲动,他们回家和家长讨论,向年长的老人咨询,在网络上搜集……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习作,这样不仅减少了学生作业时候的压力,还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二)在减法中加点定制
为了满足学校作业管理方面的要求,出现了很多“一刀切”的作业。
教师以“齐步走”的形式,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所有作业设计“规律化”,“做什么”“怎么做”都成了模式化,就像是生产线上的产品一般,整齐划一。
1. 因材而异
教师应该明确掌握每一节课的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为不同的课文量身定制教学任务。
如,《故宫博物院》是三份材料性文章,教学重点:学生能在提供的三份材料内容中提取并整合重要的信息。那么我们不妨设计这样实践类的作业:根据文本内容画画故宫的全景导游图,并设计一条自己最喜欢的游览路线,结合自己的游览图进行讲解。
《松鼠》是篇科普性文章,它的语言描写非常的生动有趣,这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那我们可以设计表格和一篇语言平实的《松鼠》说明文去作比较:同一说明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给你怎样的感受。
因材而异,作业因课文而有侧重点,这样作业量少了,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高了,学生学得反而更加透彻。
2. 因人而异
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作为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和认知差异,使不同学生实现不同发展,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还可以倡导实施必做与选做分层作业:A类题为人人必须掌握的基础题;B类题为有一定思维的提高题;C类题为创新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学情学会选择,学会量体裁衣。
三、 批改加点巧——给作业新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们不可能做到的事。”
首先,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心中要装满爱。要践行叶圣陶先生的“儿童种子观”,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好的种子”,只是品种不同而已。我们要尊重“种子”的个性,以正向激励为主,发掘、培养学生的“善”的方面。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批阅中肯定优点,委婉提出不足之处;对后进生,在批阅作业时则需要侧重及时点出其进步点,一点点的进步,都需要大大的表扬,以激发其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兴趣。
其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因人而异。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去培养这些“种子”,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这样“种子”,那么再好的“种子”也發不出好的芽、抽不出好的枝。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评价。对好学生,作业要从严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认真、正确完成,还要有自己的见解才能算合格;对中等生,作业要稳中求进,学生能认真、正确地完成,即可得到肯定表扬;而对后进生,只要他尽力了,能按时完成就可鼓励表扬。
减负一直在进行,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拿起智慧的“剪子”,给孩子们的作业来一次精心的“修剪”。用革新的理念做好“减法”与“加法”,让此次的作业减法“减”出“精彩”
邮寄地址: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袁胜美 收13849629315
袁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