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23; 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涪陵某一级公路K14+150~+900段深路堑顺层工点,综合分析了该处顺层的结构特征,并结合现场地质勘察情况对其稳定性分析,提出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经检算,采用了路堑坡脚设置桩板墙加固、桩顶分级顺层清方、坡面采用锚杆框架梁、截水沟等综合加固措施。
关键词:顺层;桩板墙;分级顺层清方;综合加固措施
1、前言
K14+150~+900段为深挖方路基,路基设计宽度20m,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线路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左侧为顺层,地表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厚0.5~2m;下伏基岩为砂、泥岩。由于顺层岩质边坡在开始施工时,坡体内的结构面受水、二次地应力以及施工扰动等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引起边坡滑移失稳。本文根据该工点的勘察设计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加固措施。
2、工程地质特征
2.1 地形地貌
K14+150~+900段路基属低山斜坡地貌,局部段中心为一沟槽,漕宽约25~35m,自然横坡较陡,一般15~40°。
2.2地层岩性
本段斜坡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dl+el)粉质粘土,为棕褐色,可塑~硬塑状,厚0m~2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泥岩。泥岩呈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砂岩呈灰黄色或青灰色,钙质胶结,细-中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
2.3地质构造
本段位于太和场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00~320°∠20~26°,岩体中主要可见2组代表性构造裂隙:①100°~120°∠50°~75°:裂面较平整,间距0.5~2.0m,延伸长0.5~1.5m ,张开宽2~5mm,无充填,结合程度差;②10°~30°∠75°~88°:裂面多平直,间距0.3~1.2m,延伸0.3~2.0m,张开宽2~8mm,无充填,结合程度差。
2.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层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赋存于第四系覆盖层中,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覆盖层厚度较薄,且分布不均,故孔隙潜水贫乏;下伏基岩岩体中裂隙较发育,不利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差,径流、排泄条件好,故基岩裂隙水亦贫乏。
2.5不良地质顺层
岩层产状300~320°∠20~26°,线路总体走向约210°~260°,线路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左侧为顺向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可能沿层面发生滑动。
3、顺层稳定性分析
3.1计算依据: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A.0.2条,采用平面滑动面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表3.7.7,采用非正常工况I对该段边坡进行稳定计算,安全系数取1.20 ,计算公式如下:
3.2稳定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评价该段深路堑稳定性,选取典型横断面(K14+760)采用平面滑动法进行稳定性验算,计算时按最不利情况考虑,验算暴雨工况下,边坡岩体饱和重度取25.3KN/m3,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表3.7.3-1,层面砂岩夹泥岩C值取20KPa,Φ取16°,容重取25.2 kN/m3,相关计算过程及计算示意图如下:
表1 K14+500~K14+900段左侧顺层边坡极射赤平投影
| | | | | |
编号 | 结构面名称 | 倾向 | 倾角 | ||
BP | 坡 面 | 315 | 90 | ||
CM | 岩层面 | 300 | 22 | ||
J1 | 裂 隙① | 110 | 60 | ||
J2 | 裂 隙② | 15 | 85 | ||
组合交棱线 | 倾向 | 倾角 | |||
CM—J1 | 22 | 3 | |||
CM—J2 | 287 | 21 | |||
J1—J2 | 97 | 59 |
图1 K14+150~+900段左侧顺层边坡计算简图
表3 K14+150~+900段左侧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
计算结构面 | 工况 | 岩体重 度γ(kN/m3) | 岩体体积V(m3) | 结构面 | 结构面 | 结构面面积A(m2) | 结构面 | 抗滑力(kN) | 下滑力(kN) | 稳定系数Ks |
倾角θ(°) | 内摩擦角φ(°) | 粘聚力c(kPa) | ||||||||
层面 | 暴雨工况 | 25.20 | 1760 | 22.00 | 16.00 | 84.30 | 20.00 | 13946 | 16680 | 0.82 |
计算表明,该边坡在暴雨工况下的稳定系数为0.82,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小于一级公路路堑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20,安全储备不足。
K14+150~+900段为深路堑,右侧最大直立开挖高度约38m,经赤平投影分析,边坡虽存在外倾结构面J1(裂隙①),但裂隙倾角64°较陡,对边坡整体稳定性无影响,建议采用坡率法分阶放坡,每阶高度不超过10m;左侧为顺层边坡,最大直立开挖高度约39m,经赤平投影分析,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外倾层面控制,经计算,稳定性系数为0.82,小于一级公路路堑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20,
3.2稳定性计算结果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表3.7.7,采用正常工况对该段边坡进行顺层计算分析,由于该段地质复杂,且边坡高达57m,安全系数取1.30,代表性横断面顺层力计算汇总如下表:
表4 代表性断面顺层力检算结果
断面里程 | 顺层体面积/m2 | 顺层体密度/kN.m-3 | 安全系数K | 顺层视倾角α | 层面φ | 层面C | 下滑力 (沿层面) /kN.m-1 | 抗滑力 (沿层面) /kN.m-1 | 剩余下滑力/kN.m-1 |
K14+199 | 722 | 25.2 | 1.30 | 20 | 16 | 20 | 8256.3 | 7399.0 | 803.4 |
K14+300 | 819 | 25.2 | 1.30 | 20 | 16 | 20 | 9365.5 | 8647.8 | 672.5 |
K14+459 | 420 | 25.2 | 1.30 | 20 | 16 | 20 | 4802.8 | 3890.0 | 855.4 |
K14+601 | 397 | 25.2 | 1.30 | 21 | 16 | 20 | 4675.7 | 3692.9 | 917.0 |
4、主要加固措施
K14+150~+700段左侧路堑坡脚设置桩板墙加固,桩间距6m,桩长为12~21m,桩截面为1.5×2.5m~2×3m,共84根桩。墙顶边坡采用分级顺层清方,分级高度10m,第二级、第三级边坡坡面采用锚杆框架梁内客土植草防护,锚杆长8m,垂直坡面施作,第一级、第四级、第五级边坡坡面采用方格骨架内客土植草防护。K14+700~+900段左侧采用分级顺层清方,坡面采用方格骨架内客土植草防护。
图2 顺层加固代表性横断面图 图3 顺层加固平面图
6、结论
本文针对K14+150~K14+700段左侧路堑顺层工点,在详细的地勘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顺层的特性。在支挡工程设计中提出了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2] 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3]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4] 李安洪,周德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挡防护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5] 凌天清,曾得荣.公路支挡结构[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杨敏(198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铁路路基工程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