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 623300
摘要:地下空间建筑环境都十分封闭,内部结构复杂,地下商场租金相对便宜,因此,在商场内部地下摊位会十分拥挤,空间也是能用则用,各种商品、货物摆放杂乱,品质多种多样,物品大多属于易燃可燃物,如果发生火情,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要采取有效灭火救火手段,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首先分析地下空间建筑火灾特征,并依据火灾发生具体情况阐明在发生地下空间火灾事故时应当如何灭火救援。
关键词: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 安全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率提升,人们对生活空间内部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受到地下空间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事件和社会影响也愈发严重。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火势发展快,容易产生高温毒物,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灭火救援工作的进行。根据以上内容,消防救援人员要从实战角度出发,了解地下建筑空间发生火灾特征,从而找出具体解决策略,这也是能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途径。
一、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特点
(一)蔓延速度快
地下空间,尤其是居住区,使用电器频率会相对较高,一旦出现火点,堆放物品以及所用装饰材料等都会成为助燃物,使得火势蔓延速度逐步加快。地下空间建筑间距较小,相邻较为紧密,如果发生火灾,所产生的热量和烟雾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释放,堆积会越发严重,地下空间建筑内温度也会随之上升,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轰燃。
(二)烟雾浓度大
大型地下空间建筑商场中如果发生火情,安全通道、通风口较少且单一,烟雾无法扩散,火灾产生的各类烟雾堆积,导致烟雾越来越浓。除此以外,地下建筑空间都十分拥挤、闭塞,通气与换气效果都达不到理想状态,在一定时间内,氧气会被快速消耗,导致物品不能完全燃烧,也会致使地下空间烟雾浓度增加。容易发生火灾的地下空间以商场为主,货物中包含各种成分,包括塑料、木材、油漆和毛、棉等,这些原料制成的商品由于氧气不足无法充分燃烧,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等,尤其是泡沫和聚氨酯等材质的物品,这些化学物品在燃烧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如果人体大量吸入则会导致窒息或昏迷,对人体产生十分严重且不可挽回的危害,这是火灾中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三)人员疏散慢
如发生地下火情,由于人员自身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状态都会有所不同,加上对地下空间环境的疏散通道、出入口等熟悉程度不够,导致会产生混乱、焦躁等情绪,甚至会选择不适宜的逃生方式,人多且拥挤的状态下也容易产生踩踏事故,地下空间建筑及安全出口数量和安全出口宽度不同程度无法达到相应要求,人员对疏散出口不熟悉,在发生地下火情时,疏散难度有所增加,远远超过地上火灾疏散人员难度。通常情况下,在地下建筑内发生火灾,为了避免火灾所造成更大伤害,触及电线电路等,会第一时间选择切断电路,以此保证火情在可控范围内,只保留紧急照明设施,地下建筑本身就采光不足,应有的照明设施较少,浓烟多,导致疏散人员可视范围较小,疏散速度也会有所降低。
(四)灭火难度大
地下空间狭窄且远离地面,当火灾发生时,消防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地下内部火势发展的情况,对人员所在位置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更不能第一时间制定救援措施,这也增加了救援难度。消防救援人员在进入地下室进行救援时,受到高温浓雾影响,可视范围较小,不能快速找到着火点,对后续扑救工作产生了一定阻碍。除此以外,地下空间建筑导致通讯信号较弱,在发生火灾时电源切断,通讯设备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无法保证作战人员与指挥员保持正常沟通,导致救援指挥命令无法得到及时落实,增加救援难度,地下建筑结构普遍较为弯曲,供水设备不足,导致灭火时间延长。
二、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措施
(一)初期自救
在发生地下建筑火灾初期阶段,内部烟雾浓度相对较低,人员可视度较强,也可以控制火情,在没有得到相关救援前,消防救援人员或微型消防站必须掌握自救方法,从而扑灭初期火情,遏制火情后续发展,这也是灭火救援中最为主要的手段。一般情况下,地下场所都会有火灾报警器,人员可以及时报警,并通过疏散等形式选择合适时机,借助站内广播稳定人心,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在初期出现踩踏现象。在疏散时要使用各种消防设施,将排烟口打开,使内部有毒烟气能够及时排出,提高应急疏散效率,增强排烟散热效果,保障人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日常消防演练中也要扩大训练力度,保证人员能迅速撤离,可以利用喷雾水枪等形式缓解炎热问题,解决灭火障碍,增加人员对火情随机应变处理的能力[2]。
(二)启动设施
地下建筑中都会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在发生火情时,要充分利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根据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消防栓以及排烟系统等,积极展开自救。当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第一时间派遣侦查人员到消防控制室,了解消防报警系统所反映的整体火势情况以及消防设施是否运行,利用自动喷水系统和消防栓等相应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地下商场都会制定防火分区,每个分区都配备两个安全出口,消防救援人员必须迅速组织并了解防火分布区域,以便找到快速、有效灭火救援的最佳途径。
(三)建立体系
在扑灭地下建筑火情时,要建立通信保障合作战指挥体系,这些都是关键灭火的步骤,现场指挥部设立必须选择在主出入口附近,以便指挥员能及时直观了解到火灾发展情况,也可以掌握内攻救援人员对火情的处理情况,能准确、有效地组织火灾现场,为后续进一步灭火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地下建筑在火灾救援时具有一定特殊性,要选择具有能力的指挥员和消防员,三人或多人组成一个灭火救援小组,组织进攻的各项防护措施,以此确保灭火技战术切实有效,加强通信保障工作,可以设置中转台或地下通信设备,以此保证联络不中断,明确联络方法,保证内部作战人员的救援质量。
(四)对策制定与安全保障
在部署完成灭火策略后,要及时对火灾现场烟雾、毒气和空气温度等进行处理,通过设备机械等提升排烟效率,从而改善火灾现场情况,降低消防救援人员灭火难度,对现场总体环境综合分析,可以利用水枪或隔尔带降低火势,通过水流排在浓烟及时消灭周围火势[3]。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要立即组织攻坚人员,攻克难度较大的区域,采取排烟措施后再组织内部救援,可以利用喷雾等形式驱散烟雾并进行掩护,形成梯队,确保灭火救援人员的安全,加强个人防护装备,内攻人员必须确保自身穿戴好消防装备,佩戴紧急呼救器和照明灯具、安全绳等,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绳。导向绳的操作,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消防救援人员也可以选择隔热服或避火服,配备热像仪、测温仪和有毒气体探测仪,检测火灾内部可燃物品或有毒气体,将检测结果传递给指挥部,从而制定正确灭火对策,在前方能见度低时,不得贸然前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具有蔓延速度快、浓烟高、火灾扑救难等特点,因此,灭火救援工作必须结合过往经验,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地下空间火灾扑灭效果和速率。地下建筑空间火灾发生时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制定有效救援方案以及疏散工作,才能将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而降低火灾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同时由于地下建筑火情的特殊性,在救援工作时也要发挥救援设备所有效能功能,以此达到最佳救援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智博.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4):101-102.
[2]赵希哲.论地下建筑灭火救援行动措施及临场运用[J].科技视界,2021(21):169-170.
[3]张贺磊.地下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探讨[J].科技视界,2021(19):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