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就业指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马欣欣

吉林建筑大学


要:本文通过探索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对就业指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进行论述,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将就业指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而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现状,不难发现在无业可就的同时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解决大学生“有业不就”等就业观及行为变化问题,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思路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一方面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就业指导思想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贯穿进去,将二者很好地相融合,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一、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当中的问题与难题

将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校就业指导中,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某些内容、方法与高校的就业指导有机地相联系起来,构建一种新的、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立德育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有效地连接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因此,应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当中的问题与难题,努力探索出一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2.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价值观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就业环境也变得愈加复杂多变,因此,在这种多元化的思想的不断冲击之下,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消极观念的影响,在就业压力与竞争的持续增压下,容易失去方向,偏离导向,做出违背职业道德与操守的举动,例如伪造成绩信息、谎报学历信息、肆意违约等。要从源头上遏制这种违背行为,就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与职业素养,培养大学生的诚实信用的品质与爱岗敬业的精神。

3.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生活环境良好,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较少。我国社会跨越式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竞争压力,引致大学生就业难,而在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较容易产生相关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态,帮助他们形成可以抵抗挫折且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形成紧迫感,从而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就业问题,能够尽快地适应来自社会与就业方面的压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现实问题

1. 教育与就业现实脱节

从现实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适应就业指导的需要,在内容、形式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大学生就业关联度不大,甚至和就业技能没有任何联系。在形式上,高校仍然采用平铺直叙的理论灌输,即使采用了自媒体的方式予以呈现,但仍然是空洞的说教,很难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在社会转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的相融性构建成为促进双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就业能力培养和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在毕业后适应社会需要、保障就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缺乏针对性教育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学生之间的专业差别、层次差别也越来越突出。但从高校的就业指导实际来看,仍然采用的是“就业大讲堂”的方式,虽然能进行一定普遍性的指导,但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更需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指导。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综合素质、家庭因素千差万别,就业的方向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大课堂”式的教育意义并不是很明显。

3. 教育系统化不足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一般在毕业年级进行,但往往只满足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有效指导,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规划和社会需求。教育工作也很难从入学贯穿到毕业,导致一体化的联动教育机制缺乏有效性。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激增,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民生热点。这也使得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时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选择遭受很大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三、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1.从教育管理层面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而高校必须从教育管理层面就做好整体性的工作,从制度层面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比如,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从大一年至大四分阶段进行不同的内容设置,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实施相关的教育, 使其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并能够使大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对自己的职业目标等有较为准确的认知。另外,大学时期也是大学生完善其价值取向的关键时期,因而高校应注重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念融入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正确的认知,并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2.从课程内容设置层面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当中。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关于择业、就业的相关理念,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设置校本教材,将其引入到课堂中,并作为对学生期末考查的一部分,使学生能够将就业理论与学校的就业指导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符合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职业规划。

3.从社会实践层面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是学生将知识从理论层面迁移到实践层面,从认知层面内化为行为的一个过程。因而,如果要保证高校就业指导的有效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显示出来。因而,高校可以适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性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的发展,了解当前职业的需求,便于学生通过实践层面的体验与思考,反作用于理论层面,帮助其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并从根本上提升综合就业能力。

总之,将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难题。高校应从教育管理层面、课程内容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将二者充分融合,使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下,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踏宇.论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德育研究,2017(1).

[2] 刘英.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具体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206,208.

[3] 何旭.试论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27): 8-9.

[4] 许云华,唐萍,沈洁,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浅析[J].科技信息,2011(11):198,221.

[5] 陈莉.高校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度互动的新路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8-80.

[6] 李颖.论述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商,2016(14):44.

[7] 蒋君毅,王亚敏,王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的实现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8.

[8] 张梦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05):121-122.

[9] 朱宁.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8(12):103-104.


项目批号:2020018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思政专项)

课题名称:就业指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