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江市安海镇卫生院 362261; 2.晋江市深沪镇卫生院
摘要:归脾丸处方来源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归脾汤”,我国药典1985年版开始收载。近年来归脾丸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随着临床实践不断有所扩展,本文就归脾丸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归脾丸;临床应用;新进展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它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和生姜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药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现综述如下。
1 治疗高龄产妇产后出血 李忠辉、梁冬儒、赖竹圆报道[1],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10U的缩宫素注射液,次数为1次;观察组口服归脾丸联用缩宫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口服归脾丸的方法:有产兆后10g/次,3次/d;缩宫素注射液的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法及用量:在第二产程末静脉滴注,浓度为10%的葡萄糖酸钙10mL+葡萄糖注射液100mL,持续静滴10min。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归脾丸与诸药联用能够起到补气血的效果,同时具有养血安神、益气健脾的功效。
2 治疗抑郁症 杭传珍、魏绪华[2]报道,选取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合用组(n=30)和阿米替林组(n=30),两组均服阿米替林片,每次25~50mg,每晚1次,合用组同时加服归脾丸,每次8丸,每天3次。两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8周后统计,合用组痊愈9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阿米替林组痊愈7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合用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归脾丸近年来治疗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期阈下抑郁症[3]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党参、炙黄芪、白术、茯苓补气健脾,脾胃强健,运化正常,则气血旺;当归、炙黄芪补气生血;龙眼肉、远志、酸枣仁补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理气醒脾,使之补而不滞,诸药同用,共奏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之效。两者合用充分利用了阿米替林快速作用于体内特异靶点的优势,又发挥了归牌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
3 治疗亚健康状态 胡旭光、相湘、张思为[4]报道,符合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为该院中药专业大一至大三大学生,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25岁,平均20.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6个月。全部病例经常规理化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均有疲劳感、腰腿肌肉无力;或失眠、头胀、头昏、食欲不振;或多梦、早醒、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或低热、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性功能减退等。治以归脾丸,每日3次,8g/次口服,以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痊愈11例(24.4%),显效31例(71.2%),无效2例(4.4%),总有效率为95.6%。
目前中医尚无“亚健康”的病名,但对亚健康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却早有研究。《内经》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说明心神是人体的主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强调心、脾功能失调是影响机体生理紊乱的主因,是形成疲劳、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亚健康状态的基本病机,而归脾丸对此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学者认为苯的毒性作用仍主要与其代谢产物酚类有关,可直接抑制血细胞DNA合成和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核分裂最为活跃的原始细胞具有更明显的毒性作用,还可致造血微环境发生改变,进一步干扰造血细胞生成。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血液化生之源,脾胃的运化功能对血液的生成非常重要,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精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故临床治疗血虚,应调理脾胃以促进水谷精微化生血液是关键。归脾丸对慢性苯中毒能有效提高白细胞和粒细胞,明显改善头晕、乏力、神经衰弱症状,拓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苯中毒的领域。
目前,归脾丸逐渐被广泛应用到月经不调的治疗中去,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盆腔微循环以及血流,从而能增强子宫及卵巢的血液供应,调节不适。
参考文献
[1] 李忠辉,梁冬儒,赖竹圆.口服归脾丸联合葡萄糖酸钙、缩宫素治疗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9):89-91
[2]杭传珍,魏绪华.阿米替林合用归脾丸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3):84-85
[3]李赛,许筱颖,郭霞珍,等.逍遥丸、归脾丸治疗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3):566-569
[4]胡旭光,相湘,张思为.归脾丸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1):1521-1522
作者简介:许宏吉,1967年11月,男,汉,福建省晋江市,本科,主任医师,基层卫生和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