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思源实验小学校 四川广安 638019
摘要:认知决定性格。认知包括对于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感悟,一个人的生活越丰富,就越能够培养一种外放、活泼和乐观的性格。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实践活动,能调动人大脑中的多巴胺,经过反复的训练和习惯的养成,多巴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小学生未形成的稳定情绪,因此对于学生极端性格的抑制具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体育训练;教学活动;性格培养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性格养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基因、氛围决定的,更重要的是性格可以在后天经过训练培养而成的。因为我们的心理因素会在一定程度指导身体活动,反之,我们的身体活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心理活动。性格就是一个人如何解释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和行为,我们在形容一个人性格好不好很大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看待生活的方式是否乐观,在面临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问题的时候,是否能够更加理智、乐观地看待。理性不只是天生的性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个正确的认知是理性训练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从体育训练的角度出发,去分析探讨体育教学如何型塑一个人的性格,以及性格培养过程中教师经常忽视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体育教学型塑性格的过程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不仅是靠自己的性格基因,还包括了后天习惯的培养、认知的丰富性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多方面所型塑的。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社会化交往活动,以人观己是最好的认识自己性格的方式,也能够通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方式,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培养,就要注意到这个阶段是学生思想较为单纯,接受的大多是原生家庭相一致的同质化环境,不仅符合学生个人基因性格,还会形成与家庭一致的和谐意识。但是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处于异质化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认知、团结的精神、随和的性格和包容的品质都是极其帮助的,以此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与此同时,有些家庭缺乏教育,也就缺乏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管制,看似只是一两次的行为,但是行为会反过来影响对自我的认知,时间长了也就会培养自己的性格,从而养成一种懒散、不服管教的性格。因为想着连父母都无法束缚自己,那么外界对自身的束缚就更是无足轻重了。
因此,出于对这一心理因素的考量,小学阶段的体育训练则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规则性和团队意识。一个人可能不怕被老师的忽视,但怕的是被朋友的抛弃和同学的孤立。多数学生在这样的群体压力下,会大大提升自身行为的规范性和主动性,从而在体育训练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和文化素养。
性格培养过程中教师经常忽视的问题
以统一标准规范学生的行为
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于型塑个人性格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长跑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勇气、毅力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但与此同时,对于体力较弱的一些学生,或者是精力旺盛,更喜欢团队运动的学生来说,并不喜欢长跑,如果要用统一个标准去要求整个班级的学生,未免是一种“一刀切”的方式。因此,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固然可以选择能够发挥其性格优势的运动,但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面临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自身能够有勇气和信念去坚持下去,从而真正培养了面对问题的勇气。
夸大学生性格的不足
由于一些教师过于看重一项运动对培养性格的优势力量,未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灌输给自己的学生,如果学生在这项体育项目中没有获得优秀的成绩,就会夸大到指责学生是因为性格的不足导致的。比如对于一些体重较大的学生来说,因为长时间受到家庭和学校环境对于体型的要求,并且简单地强加给他们身体管理不好是因为性格的懦弱和不坚强导致的刻板印象,这不仅会严重挫伤孩子对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还会进一步导致学生对长跑等体育项目的抗拒,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性格逐步固定成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认知,甚至由于信心的缺乏,还会导致固步自封,影响学生开展社交活动的热情和信心。
忽视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
体育运动对于每个人身体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一些学生因为害羞、认知缺乏等原因会较少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之中。因此,教师需要观察到这类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较为简单、趣味性较高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去做符合他们年龄阶段与能力的体育运动,消除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压迫感和不自信的心理因素,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对于体育项目的参与热情。这样一步一步地型塑孩子优秀品格和坚忍不拔性格的养成。
体育教学实践中型塑个性的设计原则
体育活动要适合不同的学生性格
不同年龄段、性格的人会喜欢不同体育项目。比如说,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质,使得教研团队需要根据教研目标设置与其阶段相合适运动项目。因此,教师应该观察不同学生的性格,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身性格的优势,比如让一些喜欢新鲜活动但充满热情的学生去参加一些团队性的体育活动。
对于一些有韧性的学生,就可以鼓励他们多去参加一些未尝试过的体育项目,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独立认知的性格和品性。每个人个性的形成都是经验的累积,由一个人的认知和实践所共同构成的,因此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独特的性格,要找寻到适合自身的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作为学生性格的补充
体育活动不仅仅要适合学生的性格,发挥学生性格的长处以此培养自身独特的个性,还需要通过体育活动补充自身性格中不足的地方。因为自己的短板决定了自己会到达什么阶段。因此,对于有一些性格内向、胆小、不够坚强的孩子来说,不能直接让他们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因为在应激的条件下,会更加助长孩子不良性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对这一类型的孩子给予充分的帮助,让他们去参加一些个人活动,如短跑、长跑,在其对于体育项目有一定成就感的同时,可以组织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活动让他们一起交流,以此形成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以培养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活泼性格。进一步来说,也可以让具有一定能力优势的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增强对自身的新鲜和对团队归属感的需求,从而保证在课堂中的学习时,也能增强其在团体中发言的惯性,以此补充学生缺乏的个性。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体育项目
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体育项目的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新鲜事物的热情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培养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和动力。主动性是学生通过接触多种不同的事物后找到了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项目产生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学就需要通过举办更加丰富的活动,以此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开拓学生的眼界。兴趣能够奠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更加丰富的新鲜体育项目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在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的学生,也就更能激发起交流的兴趣与热情,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乐于分享的性格。
总结:体育教育是人们生活学习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容易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如何培养自己坚强、独立、热情、乐观的优秀性格和品质,如何在体育活动中认识到自身的特殊性以此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这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章瑞麟. 浅谈体育教学与个性培养[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6(4):3.
[2]陈烽. 体育教学与个性教育之关系[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1(S1):1.
[3]苑秀华. 学校体育教学与个性培养[J]. 西江月,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