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 湖南永州市
【摘要】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较高要求,以期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而“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是每个中国公民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恰到好处的融入“中国梦”,其既能够明确大学生奋斗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会对“中国梦”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的意义,重点探究基于“中国梦”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此来更好的发挥“中国梦”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和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具有思想较为活跃、文化水平较高、价值观可塑性强等特点,是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大学生满足时代新人要求,而且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习近平总书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及“中国梦”,其不仅满足时代主题和发展要求,而且是推动我国改革发展的精神旗帜和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梦”既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1.“中国梦”概述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属于中华民族的梦想追求和共同期望,是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共同力量,其激励着炎黄子孙前赴后继、坚毅持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实现而努力奋斗。只有对“中国梦”的内涵和提出背景有所了解和掌握,才可以将其更好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进而提高其教学效果。
在对“中国梦”内涵进行阐述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1)宏观层面。从世界与中国的关系角度来对“中国梦”进行阐述。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梦”属于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之梦,中国同样需要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中获得发展。“中国梦”可以将中国的世界观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这种世界观属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观。实际上,“中国梦”的提出是要告知世界各国“中国梦”不是霸权梦,而是合作共赢之梦,符合国际化发展特点;(2)中观层面。从人民、民族与国家间的角度对“中国梦”进行阐述。“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之梦,且三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人民幸福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且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3)微观层面。其主要是从个人角度对“中国梦”进行阐述。“中国梦”实际上属于每一位国人的梦,使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机会的梦。此时,就需要每个人各尽其能,和谐相处,以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国梦”的意义
2.1明确大学生奋斗目标
现实生活中,在人的理想信念中,奋斗目标是具体表现。如果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将无法肩负岗位职责、生活职责,最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此时就需要大学生坚定崇高信念,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自身实际来明确奋斗目标。如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利益关系调整、社会变革和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将会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多元多样、复杂多变的影响,此时错误的思想观念将会给大学生纯洁心灵带来不良影响,不利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树立。因此,基于“中国梦”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奋斗目标,以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通常情况下,崇高的理想目标是人生和事业的灯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方向和立场,对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和精神状态起到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力争到人民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实现“中国梦”最为切实的行动。
2.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通常情况下,“中国梦”对国人有指引作用,对中华儿女有价值导向作用。在现实中,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自己的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希望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会对社会价值观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骄奢之风”,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就需要大学生通过不断学习来增长本领,拓展技能,以此来使自身的辨别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2019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广大“90”后“、00”后大学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提交了合格的答卷,在武汉一线抗击疫情中,在基层很多90后党员化身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为最终战胜疫情贡献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恰到好处的融入“中国梦”,只有这样才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解和认知,便于他们更好的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最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2.3培养大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年龄是“90”后“、00”后,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鲜明的个性,易接受新事物,然而在当代年轻群体中,也存在使命感和责任感缺失的情况。中国梦的本质是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期盼且为之努力奋斗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国梦”能够使大学生清楚的掌握中国梦的目标和发展路径,以此来培养大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力量。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国梦”的融入原则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课改明确提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对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主体地位和个人梦想给予尊重,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将个人梦想同社会梦想、国家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期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有效衔接。要想真正的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告知大学生将宏大的“中国梦”按照实际情况划分成若干层面的梦想,尤为贴近自身实际的个人梦想。基于“中国梦”背景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只有将大学生放在首位,才能够调动他们实现自身梦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提供保证。
3.2渗透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渗透性原则一般遵循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并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的渗透“中国梦”的相关内容。其中,显性教育一般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与“中国梦”相关的教育,并要求大学生对其内涵、特点和实现路径进行探究,使他们具备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意识,力争成为新时代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三有”青年。而隐性教育一般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中国梦”教育趋于生活化。作为各大高校,要对校园环境的细节建设给予重视,从一棵树、一条宣传标语、一个雕塑做起,以往被动式地灌输式教育将会增加学生反感,而恰到好处的隐性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3方向性原则
新时代背景下,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中国梦”的融入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既要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且还要使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优秀人才。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由此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外,基于“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属于思想政治教师的职责,其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够对“中国梦”概念有个正确的理解,并肩负起宣扬“中国梦”的责任。
4.“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4.1强化教师对“中国梦”的认知
俗话说得好“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因此,作为教师要强化对“中国梦”的认知,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正确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生活的各个环节,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专业教师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并强化自身对“中国梦”的认知。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经常会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接触,这样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专业课教师要对“中国梦”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实际上,“中国梦”是具有正能量的,是精神动力,这样就需要教师强化对“中国梦”的准确认知,用自身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样既可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4.2明确“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大多数理论课程与“中国梦”存在紧密的契合点,此时就需要在明确契合点的基础上,使“中国梦”恰到好处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中国梦”的有效落地,而且还可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例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节内容教学阶段,“在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的作用”与“中国梦”中的“人民幸福”相契合。再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节内容教学阶段,人生观、中国精神、理想信念等内容与“中国梦”中所涉及到的个人层面相契合。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实际来明确“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以期在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与历史同向的实践中实现“中国梦”。
4.3组织“中国梦”主题校园活动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融入,要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并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相关知识有全面化的认知,随后时常组织“中国梦”主题校园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大学生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表达自己的“中国梦”,这样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组织学生进行与专业和“中国梦”和相关的实地参观,如福利院活动、支教活动、企业参观活动,这样就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胸襟,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并愿意为“中国梦”的实现付诸努力。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全国劳模或感动中国人物到学校进行“中国梦”专题讲座,这样可以拉近大学生与优秀人士的距离,使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他们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而提高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4.4借助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普遍心存好奇,加之他们可以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来了解外部世界。不管是大学生教师还是学生,借助开放性网络所提供的共享平台,能够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来搜索所需信息,并能够自由分享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需要拥有新媒体知识技能,以便准确把控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领导权与主动权。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时,要合理筛选思政学习资源,并给予不断调整和优化,以此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中国梦”视角下,高校还需要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团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引导网络舆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全面了解和认知。同时,借助新媒体,各大高校可以设置“中国梦”宣传网站,并委派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负责日常对“中国梦”相关活动的转发,以期提高大学生对活动的知晓度和整体参与度。此外,在学校官微、官博中,对“中国梦”原创文章进行发表,对身边与“中国梦”相关的故事进行讲述,这样也可以达到“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目的,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梦”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乡,此时就需要对“中国梦”的概念进行全方位认知,并通过强化教师对“中国梦”的认知、明确“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组织“中国梦”主题校园活动、借助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等对策来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而更好的发挥“中国梦”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宋修岩."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2):121-123.
[2]王琦.以中国梦统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J].关东学刊,2020(2):162-167.
[3]蔡小葵.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4):51-56.
[4]汪泽."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9(10):43.
[5]宋都笃.中国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环球首映,201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