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63
【摘要】目的:讨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配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同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最后结论。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一年间我社区收治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性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的成员平均分入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分度、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尿失禁发生情况,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此次研究效果判定依据。结果:常规组与研究组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效果的数据结果较为理想,患者盆底肌肉综合肌力显高于常规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降低、尿失禁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在指标上显现优势P<0.05。结论:在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升患者其盆底肌综合力,减少其尿失禁的发生率,同时促进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恢复,建议在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社区护理干预;盆底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于产后,盆底疾病的发病范围包括整个盆底脏器:膀胱、直肠、子宫、阴道等。承载这些器官的盆底结缔组织发生疾病,导致器官出现下垂,功能、结构受到影响导致疾病,进而引发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现我社区为改善此类患者现状,实施社区护理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并深入研究其价值所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一年间我社区收治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性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的成员平均分入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者病程在1-4年之间,年龄在 23-57岁之间,均值(34.52±2.57)岁;研究组患者病程在 1-3 年之间,年龄在21-58岁,平均值(35.32±2.14)年;两组患者中经产妇32例,初产妇28例,其它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引用统计学处理数据呈现无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其中包括训练患者有节律地进行缩进肛门动作,放松、收紧,反复训练。
研究组实施基础护理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与社区护理干预联合方案,具体实施如下:治疗方法:使用神经肌肉刺激仪器进行治疗,以理疗刺激患者盆底放置电流 0~ 45 mA,频率为 15~80 Hz,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2】。护理干预:1)提供生活指导:结合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情况,根据护理人员专业的知识进行护理。指导患者按时喝水、排尿。提倡均衡饮食,少吃多餐,选择易吸收食物确保营养充分,满足身体需求,合理控制体重。2)穿戴宽松舒适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干爽,防止引发失禁性皮炎发生,导致加重患者病情。3)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循序渐进,避免提、拎过重物品,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机能,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及护理效果【3】。
1.3 观察指标
通过实施不同差异性方案后,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尿失禁的发生率、盆腔脏器脱垂情况,以此验证此次临床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0.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若两组对照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研究组整体效果的数据结果较为理想,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度从0级1级2级3级4级5级人数分别为0:0:13:13:9.常规组6:7:9:10:3,研究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2(5.71%)常规组9(25.71%),研究组护理后尿失禁发生率1(2.85%)常规组5(14.28%),在指标上对比其研究组优势显现P<0.05。
3讨论
由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患者生活发生较大改变,不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夫妻之间生活质量,此病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占45%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及心理健康,同时患者心理情绪发生变化,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4】。
由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着复杂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基础护理往往难以满足患者需求,而社区护理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能够在多方面指导患者,在临床中发挥有效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梁晓斯,萧泳恩.社区护理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21,25(12):1636-1638.
【2】陈洁玲,陆新.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对孕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国当代医药. 2021,28(07):179-182.
【3】 韩米梅.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 2021,33(13):62-63.
【4】陈洁,范国荣,薄海欣.盆底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 2021,36(1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