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市政设施管理处,镇江 212001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和区域水环境问题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冲击。而在我国老旧小区大多建设标准不高,配套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满足人们正常或较高生活需求,在老旧小区源头充分建设 LID,大大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效果,从源头上控制和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镇江市是国家第一批16个海绵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区域29平方公里,全部位于镇江市老城区。本文以镇江市三茅宫二区海绵改造为例,探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改造中遇到的难点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海绵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难点、处理对策
1、工程概况及存在问题
三茅宫小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朱方路以北,太平南路两侧。是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内,为试点区的最西侧。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已有20多年。
目前小区内雨污合流,管网老化,“跑冒滴漏堵”现场严重,部分低洼地应对降雨能力差,有积水现象,供电、电信等管道乱拉乱接严重。原小区宅前道路两侧为绿化带,因居民生活需求,居民已将大部分的绿化自行浇筑为水泥地面用于停车,但宅前路较狭窄,难以满足停车转弯半径,私家车随意乱停,导致停车人行非常混乱。
因此三茅宫二区海绵改造是围绕小区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在小区功能、空间、结构、景观等方面分析,布局LID设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小区环境品质,根据镇江径流控制要求和小区实际情况,在满足所有物业要求的前提下进行LID最大化改造,确定小区径流控制系数为8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31.8mm,满足面源污染削减率60%(以TSS计),满足有效抵御30年一遇暴雨的要求。设计方案主要采用了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面绿化,透水停车场,调蓄池等5种LID设施技术来达到设计目标。
2、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难点
2.1路面破损严重,停车位需求量巨大:早期小区修建时没有海绵方面的相关参考依据,加上小区年代较久,小区内原路面破损,局部低洼处存在积水情况,造成居民出行不便。且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拥有率逐年攀升,居民对停车位的需求量加大,小区内大部分绿化被居民自行浇筑为水泥地面用于停车。
2.2传统排水系统与海绵系统冲突:传统排水系统雨污合流,且依附于道路布设。地上建筑布局已定、空间有限,管网的设计布置难度较大。
2.3绿化面积不足,绿地土质不适合海绵植物生长: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拥有率逐年攀升,居民对停车位的需求量加大,小区内大部分绿化被居民自行浇筑为水泥地面用于停车,导致小区绿化严重不足。
2.4居民参与和支持度不高,海绵城市理念认知不强:“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仅仅几年时间,镇江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大多数市民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并且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对居民生活存在一定影响,居民对改造施工有抵触情绪。
3 、处理对策
根据三茅宫小区现状及改造中的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海绵城市改造。
3.1小区内老旧路面及停车位重现规划,(1)道路进行整体改造,根据道路与周边区域的竖向高差,将路缘石改为开口路缘,使道路雨水通过开口汇入周 边海绵设施。宅前道路采用透水砖铺设,内布刻槽排水盲管及防水土工布将雨水引入周边绿地。(2)在布置上首先考虑了停车位的最大化摆放,再根据调整后的用地进行LID设施的选择和布置。停车场地采用港口砖及碎石基础,确保其透水性和承重能力,下设刻槽排水盲管及防水土工布,将雨水引入周边海绵设施。
3.2排水系统方面将传统排水系统进行改造(1)现有雨污水合流管道更换为雨污分流,根据海绵设施重新组织设计雨水排放系统,主要通过源头绿色基础设施如屋面雨水汇入下凹式绿地,道路雨水导入雨水花园和调蓄池等措施首先汇入海绵设施中,再溢流入小区管网,最终进入市政管网中。(2)对现状建筑的屋面雨水落管进行逐个调研,区分有生活废水混接与无废水混接,有破损,无破损等情况。将无废水混接的雨水落管引入相邻的雨水花园、雨水花坛、下凹式绿地或透水铺装中,有生活废水混接的雨落管则需重新安装一根雨落管,保证流入LID设施内的水为纯雨水。(3)末端调蓄,安装100m3的蓄水模块,在雨水排入市政管网前先接进蓄水模块,然后再溢流入市政管网。该措施不仅能最大程度利用水资源,还能解决自来水浇洒绿化费用高的问题
3 .3绿化方面(1)通过屋顶绿化如绿地贴,增加小区绿化面积。(2)进行土壤渗透率的测定,种植绿化植物。于2015年5月进行了三次现场测试,分别选取三个将布置雨水花园的点进行测试,每次测试6个小时,分别获取三组测试数据。数据分别为:0.94×10-6cm/s,1.6×10-5cm/s,6.9×10-5cm/s,根据现场情况评估判断后,取最小值进行模拟计算。数据显示,场地土壤渗透性较差,不能满足雨水花园的入渗要求,因此在施工时置换配方介质土提高渗透率,确保种植绿化成活。
3.4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仅涉及广大居民还涉及多个部门、产权管理单位。(1)充分发挥政府担当主导者的作用,协调多部门,统筹海绵城市各项工作。(2)加大海绵城市相关知识方面教育与宣传,让公众充分认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效益。(3)提供居民建言献策的渠道,完善反馈机制,使居民能够参与进来。
4结束语
三茅宫二区海绵改造目前已完工,在源头、过程、末端不同的空间,综合“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使改造效果均达到预期目标。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迅速推广,随着一个个试点的成功案例,海绵城市理念不断融入老旧小区、城市道路施工中,贯穿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全面提升了镇江市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镇江市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规划》(2012~2020), 2012
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镇江市老小区海绵改造项目个案解析(三茅宫二区),2016
张春嘉 胡情 章莹等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策略分析,建筑技术, 2018,49(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