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原因及优化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原因及优化对策

代秋凤

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 629006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原因及优化对策。方法:以急诊输液室留置针患者进行研究,共70例,35例是参照组(常规护理),35例是研究组(预防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以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留置针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优化对策;

前言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常见的静脉输液工具为静脉留置针,在长期输液治疗患者中广泛使用[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减少穿刺次数,并减少血管刺激,避免液体外渗,预防针头滑脱,具有显著优势,受到患者与家属的青睐。然而,留置针治疗伴随感染等风险,需重视预防护理,本文将以近年来7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急诊输液室留置针患者进行研究,共7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研究时间是2021年2月-2022年2月。参照组,男性患者共14例,女性患者共21例;年龄为28-69岁,平均为(41.85±5.67)岁。研究组,男性患者共16例,女性患者共19例;年龄为29-67岁,平均为(41.76±5.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施常规体检、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1)成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检索文献,查阅资料,了解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预防措施等,综合评价临床实用性、证据真实性、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制定护理方案。(2)实施护理措施:1)在穿刺之前,医护人员需向患者家属讲述静脉留置针有关知识,包括作用、注意事项、护理要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给予其鼓励与支持,缓解负面情绪。2)穿刺时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消毒皮肤应大于8cm×8cm,待消毒液自然干后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使用无菌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进行粘贴,高举平台法U型固定延长管部分,使其妥善固定,避免留置针由于外力拉扯出现非计划拨管现象。3)穿刺后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留置针部位,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等现象,以及是否有导管脱落、打折情况。脉冲式冲管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输液完毕后,使用生理盐水10-20ml向管道内脉冲式注入,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4)感染预防护理:掌握正确封管方法、使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导管妥善固定,若贴膜卷起,应当及时更换,对于穿刺后渗液、渗血情况需及时处理,潮湿松动以后对贴膜及时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及时换药,实施常规消毒。患侧肢体抬高,实施局部湿热敷。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留置时间;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包括抑郁情绪、焦虑情绪。随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估,使用SF-36量表。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应用±、%表示,差异是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34例(97.14%),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0例(0),留置时间是(3.02±0.42)天;参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29例(82.86%),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4例(11.43%),留置时间是(6.61±0.36)天。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差异P<0.05(X2=3.9683 ,X2=4.2424 ,T=14.7545)。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参照组护理前的HAMA评分是(13.78±2.17),HAMD评分是(13.45±2.04);经过护理,HAMA评分是(8.95±1.12),HAMD评分是(8.89±1.04)。研究组护理前的HAMA评分是(13.83±2.45),HAMD评分是(13.67±2.12);经过护理,HAMA评分是(6.73±1.09),HAMD评分是(6.34±1.12)。对比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研究组更低,P<0.05(T=5.6231,T=4.812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是(70.45±4.53),参照组是(70.86±4.74),P>0.05(T=0.4233)。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以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是(91.16±5.72),与参照组(82.91±5.63)比较(P<0.05,T=6.7834)。

3 讨论

静脉输液为临床常见用药方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但常规静脉输液需反复穿刺,若患者治疗周期长,极易引起皮肤损伤,表现为出血、红肿等,严重者出现血管壁损伤。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减少长期的穿刺次数。然而,静脉留置针存在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等风险,导致治疗时间延长,给患者带来痛苦[2]。有学者针对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可见,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包括置管时间、免疫力降低等。针对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护理措施,以期降低感染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应用预防控制护理,参照组为常规护理,结果可见,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感染发病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在预防性护理中,通过成立管理小组,责任分明,各司其职,使得小组成员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还可确保护理服务的全面性、综合性与规范性;同时,针对置管各阶段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做好置管前准备、置管中管理与置管后症状观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病率,促进疾病的治疗[3]

综上所述,留置针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景明华,陈梅. 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原因分析与处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19-21.

[2]李凯红. 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2022,40(3):87-89.

[3]殷秀云,张美苑,李秋媚. 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141-143.

[4]周利娟. 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发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230-231.

[5]陈英秀,汪文莉. 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与危险因素调查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