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
教师紧扣语文要素,跟随课程标准的方向,对命题进行新时代的思考。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境化命题,不仅是基于教材分析的结果,更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命题的情境,将认知发展、语文能力、综合素养的发展置于与情境的关系中,体现命题的科学性、人文性、创造性。
学生的脑袋中的认知应该有依赖于作为主体的他们和具体情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情境化命题中,学生得到的认知是情境化的认知。也就是说学生们作为认知主体,在完成某一项任务时,整个身体都会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不仅仅是知识在大脑中被回忆和被提取,还是身体仿佛置于某一情境中,或者心理活动处于某种情境中。情境化的概念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它强调了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将知识与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等要素相互联系。人的知识、能力、素养根据情境产生相应的变化,注重情境中的描述性和对话性。
基于教材分析 瞄准考查目标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跟随课程标准,既要从整体出发,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总目标,又要注重部分出发,了解年段、单元目标,清楚相同的人文要素、语文要素在不同年段的不同要求。教师在命题时既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又要有意识地体现阶梯式编排的语文要素。
所以在命题时,教师要安排与之相应的情境去考查。例如四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练习中给予学生一篇科普短文理解,有趣的短文内容为他们创设了相关的求知、探索的情境,一道题目“针对本篇短文,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写下来?并且尝试解决。”这道题目指向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该语文要素又是基于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策略上的进一步发展,让学生在平时养成阅读时积极思考的习惯。在科普阅读的情境中,这道题目强化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在试着解决问题方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抓住心理特点 情境激发体验
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一方面命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把握对应的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题目反映学生的实际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传统的命题形式。教师在命题时,侧重于考查单个的知识点,内容上是传统的字词、句段、默写、阅读与作文的题目,形式上都是固定的、呆板的,试卷一份份的,长得差不多。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的思维和具体的题目一对一,这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无法得到提高。学生按照固定的思维方式出发解答题目,想象力被局限,个性化的见解、想法逐渐消失,依赖“标准答案”,降低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注社会材料与时事热点。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师在命题时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运用语文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用自己的习得去感受和理解生活。教师可以选择当下与时代背景、社会时事、热点话题相关的材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慢慢地保持人文关怀,还能更好地让学生处于相应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三,用文字创设情境对话。在命题时,教师可以将题目的语言变得有亲和力,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让他们乐于体验。在表述题目时,语言贴近生活,让学生们觉得在社会生活中经历过相似的场景,或者能够想象这样的情境。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命题时教师有意识地用文字唤醒学生积极的情绪,让学生不觉得这是冷冰冰的考试,而是一次愉悦的体验,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不仅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还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素养。
第四,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懂得在课堂上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进行因材施教。但是所有学生面对同一份命题,如何才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师在命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能够在这道题中表现自己,而不是永远选择唯一答案、标准答案。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儿童,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哭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命题时教师可以从版面设计、材料选择、题目语言等方面来迎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命题的道路上,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语文在不同年级的特点,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把握目标导向,体现语文素养和人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