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朴里小学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动机吗?没有。既然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作便无从发生。”可见,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培养写作兴趣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贴近生活,发掘积累
作文选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从而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每位学生的大脑里或多或少存有对生活的积累,而这仓库的钥匙就掌握在老师手里。如果老师开启及时,发掘得法,学生的积累就会像鲜活的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反之,学生的大脑则如一潭死水,不见半点涟漪。因此,老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知识的大门,帮助他们发掘积累,变“无话可说”为“不吐不快”。比如写一建筑物时,教师就用一张张图片作为金钥匙,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原有的积累,再加上教师娓娓动听的描述,仿佛把一处处雄伟别致的建筑展现在学生面前,感觉到了,却摸不着,心里痒痒的,这样的情感激发起来了,写作兴趣还能不上来吗?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不跃跃欲试?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感,有条理地写出来,是少年儿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可启发学生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写自己与教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逐渐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二、积累语言,启发诱导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才“如有神助”。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让学生懂表达出来,能写出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作文课上,教师用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会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趣,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诱发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情趣盎然地投入作文中去。比如在指导写“一个关心过、教育过你的人”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们从出生到现在,个子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可你们想过吗?你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谁?他们是怎样教育你,使你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既长知识又懂事理的人。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产生了情感,很快引出了父母、老师关心自己,教育自己的事例。辞从情发,跃然纸上,真切感人。
三、指导训练,增强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且有用。教师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实践证明要让学生训练好作文,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
学生动笔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悉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鲁迅先生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因此文章在完成起草后,对其不断地修改也是及其重要的。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由于小学生在练习中疏漏与错误是难免的,所以“自己修改”能力的培养更显出其必要性。
学生训练多了,平时积累的素材也就多了,他们就能尝试写出自己的认识,只要能做到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再害怕写作,就再也不会把作文当作是负担了,作文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四、积极评价,激发兴趣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情绪状态,它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每次写完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优秀习作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
五、开辟园地,赏识成功
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是及其重要的。每次习作,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级自办的手抄报中发表,还推荐到校报中发表,给学生足够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在班级的“优秀作业栏”中,我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使其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增强习作信心——“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的写作思路得以打开后,要提供机会,让每个人都能领悟到成功的喜悦。每次作文结束后,我就举行一个“佳作赏析”,先让大家自荐作文,由同学们评析,选出优秀的作文,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每学期结集出版《萌芽》刊物,向校广播站、有关报刊推荐。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每位孩子都真切地感受到“我能行”、“我是优秀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注意到学生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唯有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作文难”才会离我们远去,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所有这些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