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的研究

耿晓平

南京市溧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现如今,新课改下数学标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无疑对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正确把握好教材和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下,对培养小学生的“量感”逐渐重视起来。可是,小学数学的现状是对于小学生“量感”的培养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这样就导致小学生对于抽象的“量”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只会做死题,并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的相关策略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量感

引言

简而言之,“量感”就是学生能把数学中所学到的度量单位和测量结果,从生活中找出与之相符合的物体和现象的能力。对于“量感”体会越深,学生就越能轻松对量做出相应的估计、比较和转化。

一、“量感”的含义

众多的学者把“量感”定义为:“在实际的情境下,学生可以具备对‘量’的理解和感悟。这既是对‘量’的认知、对‘量’的敏感性、对的直观表现,还可以理解为在对某个量进行估算时可以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完成,也或者是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进行相应的推断,然后得到的结果跟实际物体的大小是吻合的状态。”另外,也有其他学者指出,“量感”就是拥有对多少、大小的做出判断的一种感觉,想要拥有这种感觉的话,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积累性的经验。这样看来,我们可以把“量感”解释为:这是针对于物体所存在众多量的形式所产生的感性认识,就类似于大小、快慢、长短、轻重等,“量感”的提升需要通过不断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对于小学生“量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度量单位”的教学中得以实现。就“度量单位”而言,我们要明白其可以从抽象的计量单位(如分数单位、数位等)中获取,也能够从借助工具或公式(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人为规定中获取。通过抽象的计量单位所获取的度量单位通常是以数的大小关系来表示的,借助工具或公式人为规定的度量单位却是以量的长短、快慢等物理属性作为表示的形式。在小学数学中,通常把“量感”分为“对量的区分(或量的辨别)”和“对量的推断”。一是,“对量的辨别”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度量单位所表示的量与生活中的哪个量是一样的,这又被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区分同一类型中不同的度量单位表示的量与生活中的哪个量是一致的,如区分长度单位中的1dm和1m分别表示多少长;另一种情况是区分不同类型度量单位表示的量与生活中的哪个量相吻合,如区分1cm²与1m²分别表示“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的面积”、“边长为1m的正方形的面积”。二是,“对量的推断”是学生在不使用测量工具或计算公式的情况下,可以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度量单位来对某个量做出判断。例如分别选择“6cm”和“6m”作为度量单位对铅笔长度和教室长度进行预估。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量感的现状及分析

结合新课改的目标,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和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时常会与有关数学基础计量单位的知识有所接触,如超市购物、体检测量等活动中都会产生对生活认知和形象感知,可是,学生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所得到感知,一般是具有肤浅单薄和碎片化的特点,学生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并没有意识去做相应的整合,那么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和全面化形成就会受到制约,因此其数学量感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数学单位并非十分熟悉,如千米、公顷、毫升等,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些基础数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多,那么就会使得个人的数学感知能力得不到发展,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很难实现,在运用这些单位进行有效的测量和应用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就使得个人数学量感的发展不能正常进行。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即便教师创设出实践情境,是想要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来感受到物体的重量、大小和长度等基础知识,但往往学生会出现在课堂上相当踊跃发言,但是在生活中并不会灵活应用。这是由于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过程是具有持续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仅仅依靠教师所采用的集中化和碎片化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数学量感的发展并未起到促进性的作用。众所周知,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是有一定限制的,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中所拥有的量感只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发挥成效,若是在生活中,学生面临到具体的应用情境的话,那么就很难轻松驾驭,这就导致数学体验的连续性性不高,那么对于数学量感培养就得到有效的发展。学生所建立起来数学量感并没有一个的固定的模式,而是存在着随机性,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数学量感的持续性培养和评价并不能做到有效的把控,以致于使学生所建立起来数学量感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产生了只重视量感学习的知识运用,而对于个人数学量感发展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这样就使得个人数学量感的提升受到了限制,个人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随之受到影响。

三、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的研究

(一)联系生活,提高估算和概算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数学中所存在的“量”是从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自身特点中获得的,这些“量”还可以展示出生活中的一类物品或现象。所以,想要使学生的“量感”得以培养的话,教师要结合生活来展开,找寻生活中熟悉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如当在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列举一些大多数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一定量的面积到底有多大的例子。如果教师把青藏高原、秦始皇陵的面积等例子作为引入,那么学生就很难判断“面积”这一量的大小,这是由于学生对于所列举的这些例子并不熟悉的缘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遇到。与之相反,若教师把体育场、科技馆、校园、公园等这样的例子作为引入的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接触到的环境,这对学生认识面积的量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学生对面积大小的理解就更加轻松些,当听到面积的具体的量的时候,那么学生就会与头脑中这些事物做对比。所以,若是有这些参考物的话,对于学生就能够对于具体的量大小做出相应的估测是十分有利的。比如:1cm²就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一样,1秒就是眨一下眼睛的时间……

(二)创设数学问题,建立量感教学机制

在数学课堂中,想要使师生交互得以顺利实现,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问题来得以实现,若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质量优良的话,这样就能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思维就得到更有效的启迪,进而使学生可以逐步的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做更多的探索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所设计出来的数学问题情境,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进行协助完成,让精心挑选的直观化信息教学资源有更能促进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还要把数学问题能够顺利的融入到信息情景之中,让数学课堂能够以真实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形式得以表现,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可以获得自主性的学习思维,并使学生通过情境问题指引下,能够掌握好数学概念知识,进而获得数学学习感性认知更加地丰富化。

小学数学是一门拥有很多量感方面的概念的学科,且具有抽象性,教师可以借助可视化教学方式进而把理解难度进行降低,让学生对于这些数学概念能够建立起正确的理解。如学生在理解“体积”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完成,把“乌鸦喝水”故事情境图给学生呈现出来,并提出数学问题:“乌鸦如何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呢?”小学生非常的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因而立马就能说出答案:“把一定数量的小石子投入瓶中,这样就可以瓶中水面上升了。”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把小石子放进瓶中就会使水面上升了呢?”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更有高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感觉到是因为小石子把瓶内“空间”给占了,这是加深认知的核心,这样就可以“体积”概念给学生引出来了。教师把耳熟能详的“乌鸦喝水”故事引进课堂之中,进而设计出趣味性强的情境教学,学生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进而延伸到更多的启思的问题,让故事内容和数学概念进行了很好的衔接,进而使数学课堂量感教学机制得以顺利的建立起来。教师通过设计出来的问题教学,并做好相应思维引导工作,让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做出深入的剖析,进而使“体积”概念教学知识得以自然的过渡出来,学生对于“体积”概念理解和应用起到促进性作用。

结束语

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量感与动手意识,在促使学生把握要点知识后,让其形成积累意识,助力其高阶思维发展,使其理解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具有精算、口算与估算等能力,形成量感。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数学数感的策略探讨[J].家长,2020(35):20-21.

[2]聂峰.核心素养观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18):158.

[3]喻小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数学数感的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06):141-142.

[4]郭兵.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法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36):74.

[5]杨阳.数学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9(0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