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3

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及对策研究

郭自强

安徽省灵璧县第三人民医院(安徽灵璧 234200)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风险原因和预防。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90例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具体情况,涉及住院时段、季节、侵入性操作、基础病情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分析做出解析。结果: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基础病情、常发生侵入性操作、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3种及之上)、入院治疗持续时间较长、春秋季就医等属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与其他科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内科的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应当根据有关风险因素做好对患者基础病变的处理,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做好对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精神卫生教育,以减少院内感染率。

【关键词】心内科;院内感染;原因;预防措施

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态势,由于受到宿主原因和医源性原因的影响,心脏内科患者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群体,不但加大了患者的心理疼痛和经济负担,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和人身安全。所以,经过对心血管科住院治疗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发生部位和有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合理的预防,对于减少院内感染率,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将采用病例对比的研究方法,对我院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收治的90例住院治疗患者展开研究。

1.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检验诊断为心内科病变并入院内接受诊治,实验室致病菌培养结果表明其住院期内出现了院内感染者。对其实行了回顾性分析,内容主要涉及性别、年龄段、住院日期、季节、侵入性操作、基础病例等,并将对结果统计实行了分析。将统计记录Excel图表中,经SPSS19.0软件系统执行分析后,P<0.05表示2个统计不同的统计含义。

2.结果

结果表明,老年、侵入性手术、存在基础病变、应用抗生素的品种较多(3种及之上)、医院持续时间较长、春秋季就医等属心内科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与同项目其他人相比,差别明显(P<0.05)(见表1)。

62aaec482a8c4_html_b11b062eba39f3f5.png

本文对近期心内科90例入院治疗并出现院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资源开展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侵袭性手术、应用抗生素的品种较多(3种及之上)、入院治疗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基础病变、在春秋季就诊困难等为出现院内感染的相关风险原因。①年龄:由于年龄的增加,人类机体内各组织器官功用都呈现了明显的减退态势,免疫力、抗性也相应减弱,给病原菌入侵人类提供了便利必要条件。②侵入性操作:由于侵入性操作会破坏机体皮层组织和黏膜等,加之内部的生存环境条件较差,因此提高了其和病原菌接触的几率,感染危险性也相应增加。③抗生素使用种类: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会提高病原菌的抗性,对机体内环境也产生紊乱。④住院治疗时:由于医院是汇集了各种病原菌的公共场所,因此住院治疗时间越长则患者接触病原菌的几率就越大,感染几率也越高。⑤春秋季温差很大,部分病例由于个人健康和环境等原因不注意生活保温,进而引起了院内感染。⑥基础病变:如果存在,基础病变会明显影响机体的相应组织器官功能以及内环境平衡,机体对抗外来病原菌入侵能力明显减弱,为院内感染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3.讨论

(一)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深入分析

本调查结果表明,心内科治疗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6.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者居多,这与李彬[1]报告的院内感染率为5.9%以及感染部位相似,表明心内科的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因此应当引发医务人员的重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合并基础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病变等削弱了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进而扩大了对病毒感染的易感性。(2)心功能等级:心功能III~IV级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性,是I~II级别的3.2倍,所以心功能等级愈高,说明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程度就愈严重,从而导致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降低;特别是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存在气体交换障碍,更易于引起细胞停留和感染的情况出现。(3)侵入性操作:未能严格遵循无菌敷料运算步骤标准进行,容易把致病菌引入人体,使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长时间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用呼吸机通气等,都给病菌滋生创造了机会,造成院内流感的大爆发。(4)持续应用抗生素:对抗菌药品的长期滥用,引起菌株耐药性和菌群失调,是院内流感的一种主要风险原因。(5)住院时:随着住院时间过长,患者暴露于致病菌的机率也越来越大,并由此引起院内感染危险性增大。

总结来说:心脏内科患者多年纪大,病程较长,多合并基础病变,患者也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下降,全身器官组织灌注量不足或缺氧,进而使机体的功能显著下降,抗病能力减弱,使致病菌更容易侵入。由于侵入性操作和介入式治疗技术的应用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对耐药菌种做出了筛选,从而发生院内感染。影响部位中以呼吸道较为普遍,其次是泌尿道、消化系统、皮下以及其他部位,这与循证医学一致,但主要由于患者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而运动力量明显减退,必须较长时间卧床,吞咽障碍咳嗽反射功能等有不同的降低乃至消失了,排便力量也减退明显;肺毛细血管淤血,病菌集聚而引起病毒感染,同时扩大心脏对气管的压力和抽痰气管插管等侵袭性动作,均使肺部病毒感染更易发。而泌尿道病毒感染也比较普遍,这可能与手术后的尿潴留发病率较高和插尿管对尿道黏膜损害有关。

(二)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有研究者认为,如果在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常规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防治院内感染预防措施,将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①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如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则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规定,并选用适合于患者实际状况的无菌器具。②定时对客房地板、物件和空气加以灭菌,并适时门窗通气,注意换气,以保证病房的气温、湿度合适,并供应卫生、干净的床单、被褥和衣裤。③指导患者平时多吃含有营养素的饮食,以增强患者的抗性,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忌食生冷、刺痛饮食。④鼓励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及疾病许可的状况下适度锻炼,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⑤病房光线舒适,合理控制人员流动量和流动时间,给患者供应足够的休息时间。⑥严格遵照医嘱给予相关用药,严格限制抗生素应用的品种与时间,并依据药敏结论、一般致病菌结论等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前严密监视患者的生存迹象。⑦医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自身的清洁卫生,并严格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手部进行消毒。⑧保证口内环境整洁,经常对口腔给予预防,及时清除异物、分泌物,经常引导患者有效咳、排痰,保证呼吸畅通。如患者出现干咳无力或昏迷等异常情况,应当帮助其排痰,以减轻上呼吸道感染。⑨为接受过手术或有外伤者定期换用敷料,并时刻保持皮肤的干燥洁净。⑩严密监视患者的所有生命体征,发现可疑院内感染者及时报告医务人员,配合做好适当处置,防止病情恶化。综上所述,防治人员应当了解已心内科住院或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剖析引起院内感染的因素,并制订有效预防,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

4.结论

心功能减退患者其院内感染的几率也大,由于患者活动范围有限,长时间卧床后,其血流循环系统状况相对较差,肺部呼吸、胃消化道等组织脏器充满淤血,病菌更容易聚集,给感染产生创造了条件,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多机体营养较差,抗性下降,感染者也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所以必须加大对原发性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预防性选用抗菌药品也是引起在心内科感染的主要危险原因,因为长时间内预防性选用广谱药物容易导致正常菌群功能失调,耐药细菌数量增加,同条件致病菌与真菌之间的继发感染机率也增大,而心内科患者年纪多大,感染性症状也比较隐蔽,很容易被心脏病变特征所掩盖,而更偏向于预防性选用抗菌药品,所以必须科学合理选用抗菌药品,并严密遵照使用指征应用。感染者必须按时接受病原菌检查,并根据药敏测定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以控制院内感染性的发病。

侵入型手术把体外的致病菌直接引入人体,破坏了人体皮肤、黏膜保护屏障,直接刺激并使黏膜水肿渗出,有利于致病菌生长繁殖,从而提高了院内感染的发病几率,所以必须做好对医疗器械的灭菌管理,并进行检测保护,必要进行支气管插管、试块导尿管等侵入型手术的患者必须严密遵循无菌技术规范程序,并且动作手段轻柔娴熟,以尽量减少对黏膜组织的伤害。具体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做好患者基本病情护理,增强机体抗性:除对患者实施心血管疾病护理之外,还应做好对其基本病情的护理,如调节血糖,增强患者的机体抗性,减低院内感染危险性。(2)加强对侵入性手术的管理:因为侵入性手术很容易破坏患者的皮肤和黏膜屏障,很容易就把致病菌引入人体。所以,应该严密掌握侵入性操作的指征,做好对医疗仪器的灭菌管理工作,并严格规定了气管内插管、留置式导管等使用的无菌敷料操作程序,以减少侵入性操作对患者皮肤和黏膜组织的伤害,以及裸露在室内空气中的持续时间。(3)合理应用抗生素:应遵守国际抗生素药物标准规范,合理应用抗生素,在必要时作药敏试验,并限制其应用时间。(4)做好患者的卫生教育:做好患者住院阶段的营养教育,引导患者每天保持适当的有氧体育锻炼,协助患者养成健康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予以情绪引导,帮助其保持良好情绪,增强机体抵抗力。(5)做好病区的消毒工作,每天定时通风,保证病区干燥和洁净。院内感染是指患者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但治疗前并无感染。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心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如出现院内感染会对其原发病变产生一定危害,最严重时可造成致死,严重威胁到其生存质量和安全。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生存环境变化、饮食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的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数量正逐渐增多,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也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彬.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0):50-51.

[2]屠袁园,赵菊伟.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控对策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20,37(01):58-60.

[3]侯咪红,邵飞.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7):28-29.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17.17.012.

[4]弓永红,郅慧.心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对策[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16(02):221-222.

[5]牛晓华.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37-238.

[6]邹家成.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58-159.

【作者简介】郭自强(1995.01-),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本科学历,安徽省灵璧县第三人民医院医生,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