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

陈小红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市 402360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验证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确定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基础治疗+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基础治疗),各50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对各组通过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斑块体积、血脂等方面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粥样斑块

众所周知, 脑血管病在导致人类死亡的因素中居首位,其中75%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文献中报道[1],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每增加0.1mm,脑卒中危险增加13%-18%。研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延缓或停止发展甚至逐渐消退[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发性血管内膜疾病,主要侵犯大、中动脉,其中又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病变为主,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发达国家,冠心病和脑卒中都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内溃疡出血或脱落,常导致脑部供血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5月期间本院的颈动脉粥样斑块住院患者,并严格控制可变因素,符合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均收集病例50例。纳入标准: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1.2 mm;年龄45~80岁,男女均可;自愿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药物研究意义有正确认识,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生活自理或有稳定的照料者。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昏迷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术后患者;心源性脑栓塞、动脉炎等疾病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患者。

观测方法及指标

安全性观察:①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脉率;②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心电图、肝、肾功、凝血功能;试验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观察:如实记录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并记录是否停药、是否采取处理措施等,以客观评价其安全性。

疗效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 肩部垫高, 颈后仰, 充分暴露颈部。对经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测量:在颈总动脉结构显示最清楚处测量管壁IMT, 斑块的测量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确定斑块存在, 在纵切面上测量斑块的最大厚度Tmax, 计算其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 若同时有数个斑块, 取其最大者为观察指标, 计算斑块数量, 并计算斑块体积。

1.3 治疗方法

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基础治疗+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改善循环+饮食+运动疗法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粒/次,3次/日口服。疗程12周,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对各组进行评估。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x ± s)

组别

例数

IMT(mm)

Tmax(mm)

Smax(mm)

斑块数量(个)

斑块体积(mm2)

试验组

治疗前

50

1. 01±0. 14

1.99 ±0. 23

15. 9 ±1. 7

3. 1 ±0. 6

85 ±5

治疗后

50

0. 89 ±0. 13*

1. 58 ±0. 25*

11. 7 ±1. 3*

2. 8 ±0. 9△

44 ±5*

对照组

治疗前

50

1. 03 ±0. 16

2. 01 ±0. 24

16. 1 ±1. 6

3. 0 ±0. 8

86 ±5

治疗后

50

1. 00 ±0. 23△★

1. 88 ±0. 25△★

15. 6 ±1. 4△★

3.0 ±0. 8△◇

81 ±5△★

注:治疗前 2 组比较:P 均 >0. 05;治疗前后比较均*P <0. 05,△P >0. 05;治疗后 2 组比较★P <0. 05,◇P >0. 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x ±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TG(mmol/L)

试验组

50

1. 41 ±0. 54

1. 00±0. 20*

0. 99 ±0. 30※

对照组

50

1. 45 ±0. 73

1. 22 ±0. 59

0. 72 ±0. 36※

TC(mmol/L)

试验组

50

4. 42 ±1. 15

2. 84 ±0. 64△

2. 41 ±0. 56#**

对照组

50

4. 38 ±1. 15

3. 15 ±0. 61△

1. 47 ±0. 84#

HDL-C(mmol/L)

试验组

50

0. 90 ±0. 44

1. 68±0. 73★

0. 57 ±0. 34○

对照组

50

0. 91 ±0. 22

1. 32 ±0. 55★

0. 43 ±0. 17○

LDL-C(mmol/L)

试验组

50

2. 61 ±0. 88

1. 80 ±0. 50◇

1. 88 ±0. 66◎

对照组

50

2. 71±0. 95

2. 12±0. 43◇

2. 01 ±1. 04

注:治疗前 2 组比较:P > 0. 05;治疗前后比较均*P < 0. 01,△P < 0. 01,★P < 0. 01,◇P < 0. 05;治疗后差值,#P < 0. 05,※P > 0. 05,○P <0. 05,◎P <0. 0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治疗12周后,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斑块-最大厚度 (Tmax)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横切面最大面积 (Smax)、斑块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试验组治疗后斑块数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2)。

参考文献

[1]翟云. 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5):1.

[2]武霞, 李耀扬, 宋军平. 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5):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