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远县人民医院,湖南 永州 425600
【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技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分析确认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4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宫腔镜技术,对照组患者进行B超诊治,比对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8.75%、96.8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宫腔镜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EP)进行诊治,整体的准确性更高,对患者的影响小,复发率比较低,存在推广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技术;子宫内膜息肉;临床价值
相关学者在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进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1]。肥胖或者是本身存在高血压的患者出现此疾病的几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为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和不孕等。然而,随着宫腔镜技术在临床诊治中的有效应用,子宫内膜息肉的整体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分析确认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4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85±1.62)岁。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71±1.32)岁。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进行B超诊断。主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阴道进行超声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要加强对探讨频率的有效控制。
1.2.2实验组
对此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具有操作为:首先需要经诊治的患者要在生理期后的第3到7天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接受椎管内麻醉,然后通过宫腔镜完成诊断治疗。如果非生理期患者存在阴道出血,或者是生理期紊乱等情况,需要等到出血减少,或者是消失后,才可以进行诊治,避免对诊断的结果带来影响。在手术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在阴道内适当放入米索前列醇,主要是为了软化宫颈。同时,要结合妇产科的专业知识,完成宫腔镜的常规操作,科学应用宫颈扩张器扩张患者的宫颈,然后详细观察他们宫颈内口和后壁等部位的情况。
在进行完上述具体的操作后,需要患者确定是否存在子宫内膜息肉,明确其尺寸和数量等基本情况。最后,在宫腔镜的直视下,医护人员需要准确定位息肉的基底部位置。对于有生育打算的患者,要加强对他们内膜基底层的保护。此外,已经切除后的息肉要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效果。
1.3诊断标准
(1)宫腔镜诊断主要参照《妇科内镜学》。(2)B超诊断需要加将《妇产科超声诊断学》作为标准。(3)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主要有不孕、妇科炎症和出血等[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8.75%、96.88%,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详见表1。
表 1 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息肉 | 无息肉 | 漏检 | 准确率 |
对照组 | 32 | 13 | 9 | 10 | 68.75% |
实验组 | 32 | 20 | 11 | 1 | 96.88% |
χ2 | | | | | 8.892 |
P | | | | | 0.003 |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明显(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不孕 | 妇科炎症 | 出血 | 并发症发生率 |
实验组 | 32 | 1 | 0 | 0 | 3.13% |
对照组 | 32 | 3 | 2 | 4 | 28.13% |
χ2 | | | | | 7.585 |
P | | | | | 0.006 |
3讨论
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症状并不非常明显,其主要会发生在月经量过多的妇女中,所以此疾病在临床中是非常难以进行准确诊断的[3]。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各种先进诊断技术,如经阴道超声和宫腔声学造影术等已经在子宫内膜息肉中得到了有效应用诊断,但是当前宫腔镜技术仍然是此疾病的主要诊断标准。
虽然B超和CT等检查技术都能够对子宫宫腔结构异常情况进行诊断,但是这种方式在具体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作为间接的方法。宫腔镜才是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关键和直观方式。相关的研究发现,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方面,存在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日后的治疗提供依据。以前在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应用刮宫手术。此手术通常是在盲视下进行的,并不能保证EMP可以被完全吸除。
特别是难以对基底层息肉根部进行彻底处理,这会导致一些息肉残留在其中,整体的复发率比较高。然而,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在不开腹的基础上完成相关操作,微创以及手术的时间都非常短,并且其对患者的卵巢功能也不会带来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4]。
再加上,在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为直视,所以手术视野更加开阔,整体的切除准确率非常高,并不会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带来影响。同时,在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治疗,不仅能够保证整体治疗的安全性,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由此可见,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在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同时,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减少出血和妇科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其临床疗效也更加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会娜,段晓怡,吕田甜.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3):6214-6217.
[2]吕昕瞳,吕静,古立红.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结合黄体酮软胶囊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1,30(11):80-83.
[3]吴浩,张雪颖,陈讯,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学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3):4736-4740.
[4]吴娟,杨丽娜,李妙妮,等.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