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老年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万艳兰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在老年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期间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1-2021.12于本院接受体检的98例老年体检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体检者SAS评分、晕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体检者对比,观察组体检者SAS评分、晕针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期间行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可减轻体检者焦虑情绪,改善晕针状况,提升体检者护理满意度,推广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老年;体检;静脉采血;心理护理


采血是当前健康体检、疾病诊断、诊治效果评价的常用检查方式,此方式运用范围极广。但静脉采血属于侵入性操作的一种,其会对体检者产生一定创伤,一些体检者会产生负性情绪,如恐惧、烦躁等,且部分体验者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产生晕厥现象,影响采血的顺利开展。因此,静脉采血期间给予体检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1]。本次研究对老年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期间行心理护理的效果作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01-2021.12于本院接受体检的98例老年体检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男/女=29/20,年龄60-79(69.14±3.15)岁。观察组男/女=30/19,年龄61-78(69.08±3.09)岁。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神志清醒;沟通能力正常;知情、同意纳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抑郁、焦虑情绪;精神障碍;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同意参加本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指导体检者暴露皮肤、指导体检者按压穿刺点等。

1.2.2观察组

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采血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体检者沟通,了解体检者情绪状态,并向其讲解静脉采血的流程、意义等,从而使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同时要指导体检者正确暴露皮肤,针对部分恐惧采血疼痛的体检者,护理人员可采取闲谈的方式帮助体检者分散注意力。护理人员采血期间要全程保持微笑,积极与体检者沟通,并尽量满足体检者合理需求。(2)在与体检者沟通期间,护理人员要掌握体检者基本资料,探究其产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展开相应引导。若体检者认为采血有害身体健康,护理人员要针对性对其展开健康教育。(3)对于紧张晕血的体验者,护理人员可带领其进入专用房间,指导其平躺床上展开采血。采血完成后,护理人员要教授体检者正确的按压方式,指导其不可过度用力按压,按压时长要超过5min。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体检者,主动问询体验者是否有不适感产生,休息5-10min中后可离开。

1.3观察指标

(1)于干预前后分别运用SAS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体检者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对比,评分与体检者焦虑情绪负相关;记录对比体检者晕针现状发生状况。

(2)使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统计对比体检者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十分满意:95分-100分;一般满意:80分-94分;不满意:<80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评分、晕针率

干预前,体检者S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体检者,观察组体检者SAS评分、晕针率更低(P<0.05)。见表1。

1 两组体检者SAS评分、晕针率比较[n(%)]62b525197388b_html_35c98dfe0801f945.gif±s

组别(n=49)

SAS评分

晕针率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9.84±2.63

32.75±2.46

1(2.04)

对照组

39.75±2.71

37.41±2.53

8(16.33)

t/X2

0.151

8.352

5.995

P

0.881

0.000

0.014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93.88%)、对照组(77.55%)体检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前者更高(P<0.05)。见表2。

2 两组体检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n=49)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27(55.10)

19(38.78)

3(6.12)

46(93.88)

对照组

22(44.90)

16(32.65)

11(22.45)

38(77.55)

X2

-

-

-

5.333

P

-

-

-

0.021

3讨论

静脉采血为侵入性操作的一种,且为健康体检中一种重要检查项目。但在采血过程中,体验者易产生多种负性情绪,如恐惧、紧张等,其不仅会对采血项目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并且还会增加体检者的心理负担[2]。特别是对于老年体验者,因其多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从而易造成体检者心率、血压异常,有的体检者会产生晕针现象,对体检者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3]。因此,于静脉采血期间给予体验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心理护理为护理模式的一种,此模式以体检者的心理状态及采血特征为依据,对体检者展开针对性的情绪安抚及心理疏导,从而减轻受体检者心理压力,促使其身心放松,提升其配合度[4]

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体检者对比,观察组体检者SAS评分、晕针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表明老年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期间行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可减轻体检者焦虑情绪,减少晕针现状发生,提升体检者满意度。

综上,在老年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期间行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可减轻体检者焦虑情绪,减少晕针现状发生,提升体检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小雨,王静,张洁.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体检人群静脉抽血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20):201-203.

[2]刘霜月,田颖颖.分析心理护理对体检静脉血采集患者晕针及满意度的提升作用[J].心理月刊,2021,16(03):190-191.

[3]仉玉华,王玲.心理护理服务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护理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9):170-171.

[4]戈凌霞.心理护理在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