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看过往,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坚持实事求是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和把握我国当今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实事求是;民族复兴;重要法宝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要义
思想路线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政党的思想路线是该政党确定自身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行为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实事求是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路线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逻辑起点
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逻辑前提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只有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当下所处的历史方位、实现使命的主体、方式以及途径,制定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方案,在误判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和行为往往是损害人民利益的。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2],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遵循
能否制定科学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判断,二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愿望不论具备怎样良好的动机都会因为脱离现实而失败。列宁曾指出:“如果目前就企图提前实现将来共产主义充分发展,完全巩固和形成,完全开展和成熟的时候才能实现的东西,这无异于叫四岁的孩子去学高等数学。”[3]同样,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缺乏关于事物的本质、内在规律的把握,也会出现被事物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产生错误判断的情况。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围绕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消灭剥削压迫与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作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奋斗的过程中,既要清楚地认识国家和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又要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纠正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的。以创新的理论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二、实事求是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基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遇见的风险和困难。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演进史。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5]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的思想主线。
(一)坚持实事求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6]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它提供的是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不可能预见未来某个国家发展的具体形态,也不可能给每个国家提供现成的方案。所以只有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
大革命初期,我们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走俄国人的路”。这是一条先城市后农村的路,由于我们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中国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导致大革命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毛泽东设想通过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于是,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基于中国实际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对实事求是的积极贯彻。沿着这条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二)坚持实事求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指导,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适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针对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薄弱以及工业区域分布不合理的客观现实,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过程中,实事求是地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从1953年开始至1957年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实现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奠定了初步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数千年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个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法宝,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7]这要求我们以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和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地认识、分析和谋划好如下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状
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前提,这也是制定政治路线、发展战略以及具体政策的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8]现如今,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在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路径和手段等方面,仍然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加契合社会主义阶段的客观实际,为将复兴梦想变为现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客观看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的质量,还是科学技术,特别是核心要素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首先,要承认差距的存在,只有承认差距,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及其所导致的原因,这是解决问题、缩小差距并超越发达国家的逻辑前提。其次,要准确地分析和评估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大小。既不有意掩饰差距,亦不故意夸大差距。因此,必然牢固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正确评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定追赶发达国家的战略和策略特别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规划,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三)深入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规律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既不能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需要我们去探索其内在的必然性。在理性认识客观环境、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等要素的基础上,深入实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动力、路径、手段和保障等多种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现和提炼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规律。
(四)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式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必然会导致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挫折甚至失败。为此,必须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避免将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所走的道路和适用的模式套用中国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为此,必须注重三个问题:第一,杜绝建设模式选择中的教条主义。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的建设始终跟随时代步伐,激发内在活力,释放强大动力。第二,克服建设模式选择中的经验主义。必须根据新时代中国的建设目标和客观条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条件的建设道路,提炼出契合中国客观实际的建设模式。第三,倡导模式选择中的中国特色理性选择主义。中国特色的理性选择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正确判断,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获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最大综合绩效。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逐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