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人民医院 南充市 637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强化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对于降低ICU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遵照对比护理探究的形式展开分析,纳入ICU患者为80例,属于我院在2021年2月至12月所收治,并随机进行1至80编号,抽选其中的40例,在对其治疗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遵照常规形式开展对应的护理操作,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加强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ICU治疗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ICU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将强化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可以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存在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ICU护理管理;ICU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
ICU属于医院最为重要的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病症多较为严重,且部分患者甚至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一旦出现医院感染,则会促使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影响到患者恢复[1]。从强化ICU护理管理的层面出发,对各方面护理环节进行优化,降低ICUC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步被临床所重视。本次研究就侧重对该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遵照对比护理探究的形式展开分析,纳入ICU患者为80例,属于我院在2021年2月至12月所收治,并随机进行1至80编号,抽选其中的40例,在对其治疗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遵照常规形式开展对应的护理操作,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加强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在患者构成方面,对照组内包括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分布在34—89岁间,对应均值为(65.54±1.75)。而观察组中则存在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33—90岁 间,对应均值为(64.78±1.92)。对比以上数据,P>0.05。
方法
对照组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各方面护理操作都按照常规护理形式进行展开。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对应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做好各类导管的固定操作等,其他护理操作都按照对应医师的指示进行。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强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运用:(1)细化感染因素。通过查阅对应文献报道以及ICU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导致该部分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因素主要存在有2个方面,即外源性因素以及内源性因素。前者主要因病房相对较为封闭且环境物品表面容易被污染或者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在个方面操作方面不够规范等因素导致。而内源性危险因素则主要因患者综合抵抗力较低或者部分患者进行人工气道切开等,受到的创伤较大等因素所导致。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对应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诱发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进行准确的评估。(2)强化对环境以及物品的管理。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应护理人员尤其需要注重对该部分患者的环境护理工作,各方面护理操作都需要按照无菌护理流程进行展开。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好对应的消毒清洁工作,及时对患者排泄物以及分泌物进行清洁与处理。同时,需定期采集病房中的空气样本以及其他环境样本,对病房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进行护理的控制。需及时对地面、医疗器械表面以及墙面等进行消毒等操作,达到对空气污染所诱发的感染进行预防的目的。(3)注重对呼吸机以及对应管道进行管理。结合实际可以发现,ICU患者多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在呼吸机的作用下,可以促使患者呼吸道功能等迅速得到改善,达到促进患者进行恢复的目的。护理人员在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护理时更需要做好对各方面管理的消毒、清洁工作,及时对管路的通畅性进行评估等。(4)强化医护人员管理。为确保该部分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应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护理流程开展对应的护理工作,不得出现穿着私服外出的情况。更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在开展对应的无菌护理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护理流程进行对应操作。此外,更需要定期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引导该部分医护人员认识到做好该部分患者院内感染预防工作的重要性等。(5)强化气道管理。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在对其护理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做好对应的气道管理共工作。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的湿化方式。若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相对较少,则可以选择具备有细菌过滤功能的热湿交换器开展对应的湿化处理。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ICU治疗时间进行统计。
统计学方法
本次对比期间的对应数据都按照SPSS20.0展开处理,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对应计量数据则按照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研究期间,观察组1例出现感染,对照组4例出现感染,对比X2=9.736,P=0.001<0.05。在ICU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5.43±0.74)d,对照组则为(8.36±0.91)d,对比t=13.037,P=0.001<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同样具备优势,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较为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40 | 20(50.00) | 19(47.50) | 1(2.50) | 39(97.50) |
对照组 | 40 | 20(50.00) | 12(30.00) | 8(20.00) | 32(80.00) |
χ2 | - | 0.000 | 6.052 | 13.052 | 13.052 |
P | - | 1.000 | 0.012 | 0.001 | 0.001 |
3 讨论
ICU属于医院最为重要的科室,在该科室进行治疗的患者病症较为严重,且多数病情不稳定,存在有多变的情况[2]。因该部分患者病症较为严重,且部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创伤较大,再加上需要留置各类导管进行治疗等,和临床其他科室患者相比,ICU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几率更高。院内感染对该部分患者所造成的影响较大,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恢复。
在常规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遵照对应的规定开展对应的护理工作,虽然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但依旧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采取最为高效的管理方法,结合诱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达到对院内感染进行控制的目的[3-4]。通过对ICU护理工作进行强化,系统性分析诱发该部分患者感染的因素,并从环境及物品护理、注重呼吸机、气道护理并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可以充分提升对该部分患者的护理效果,实现对院内感染的预防。结合本次对比可见,通过对ICU护理工作进行强化,确实可以对该部分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控制。
综合研究,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强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保障对该部分患者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焦爱林, 方娣回. 加强护理管理在ICU侵袭性真菌性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22):3.
李萌, 曾义霞, 陈芙蓉. 基于目标性监测的预防措施对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7):3.
程凤, 章新琼, 胡少华,等. 安徽省9所三甲医院ICU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 28(15):2018-2023.
王晓俊, 夏亚琴, 焦义芬. 基于FNEA模式的三管风险评估与管理对ICU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 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