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726300
小学是个很重要的阶段,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者德智育人的双重责任,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品格也经得起考验。语文学科,不仅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们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潜移默化、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都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这个科目视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就饱含许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文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我的实际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在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时,可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徐悲鸿在受到外国人的嘲讽和看不中国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满腔怒火和爱国热情表现在努力学画上。最终轰动画界让外国人对自己刮目相看。那样一个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想让自己的祖国被人看得起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他人折服才能改变他人的看法。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去爱国呢?其实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付诸于行动去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强大。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云雀的心愿》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人们乱砍滥伐付出的巨大代价。其次,启发学生,森林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温的作用,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要爱护一花一木,做爱护环境的小卫士,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生命的壮歌》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上进教育。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就是和大师对话!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涵在文中的深层含义。例如庄子的《秋水》《两小儿辩日》都要求教师要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并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五、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如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时,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深刻含义。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我们需不需要这种责任感呢?要求学生结合自己谈感受,使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
总之,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