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动态主动保护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动态主动保护施工技术


覃国友


中交 (南京 )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针对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时的施工情况,分析了动态主动保护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地铁隧道;动态主动保护;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建设的难度系数较高,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穿越市政桥梁的施工情形,为减少施工作业对市政桥梁的干扰,可通过动态主动保护技术的使用,提高施工安全性,促进地铁隧道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1.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风险

地铁工程的建设难度大,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为地下施工任务,在开展施工作业时,不仅要做好地下施工环境的地质调查与分析,还需考虑地上建筑物。现阶段很多城市,在地铁隧道施工时,经常面临穿越市政桥梁的施工情形,当面临这一施工条件时,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风险:(1)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水文条件存在明显波动,增大了现场的施工风险。一些市政桥梁周边分布有水流,作业区域周边可能分布有软土地基,在进行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施工作业时,结构施工难度大,需考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1]。(2)周边建筑物与地下原有管道可能会影响现场的施工作业,一些地铁隧道施工现场,管线密集且分布有大量的建筑物,在这种施工条件下,需注意避让,以保障管线、地上建筑的安全。

2.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动态主动保护施工技术

2.1工程概况

以某地铁隧道工程为例,在施工中遇到了穿越桥梁的情形,桥梁为跨径32m+37m+32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三跨设计,南、北引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此桥梁的横跨以东西两幅桥划分,宽28.3m,粘结预应力束设置在纵向部位,上部结构为单箱双室结构,在腹板内设置有18束预应力筋,中墩顶板、边中跨底板位置设置有短束,主桥为盆式固定支座。墩底设置有桩基础,桩径1.2m,主桥主孔桩长4.2m。拟建的地铁隧道处于此桥梁主桥的下方,呈东西向分布,结合对现场情况的分析,在东端与中部,采用浅埋暗挖法,标准段宽19.7m、明挖段长190m。

2.2具体设计

此地铁隧道的施工建设中,动态主动保护技术为关键的技术,为保障这一技术在工程现场的科学应用,在前期的施工阶段,有关人员根据对现场情况的掌握,确定了动态主动保护方案,,利用FLAC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伴随着地铁隧道开挖工作的进行,地表沉降逐步加剧,全部开挖完成了结构拱部跨度后,产生了最大沉降,在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沉降依旧存在[2]。根据分析,当此地铁车站的施工作业结束后,拱顶跨度的最大沉降为24mm。

在此穿越的市政桥梁中,伴随着车站开挖作业的进行,桥梁承台中心发生了10mm左右的沉降,且出现了0.45‰的倾斜,相邻承台同样存在着沉降现象,但沉降量相对较小,仅仅为4.5mm。经过对现场情况的全面分析,桥梁变形超出了正常标准,为保障地铁隧道施工中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动态主动保护技术的使用,是为了使地铁隧道施工对桥梁的影响降至最小,依据数值分析与施工模拟,在墩支座部位的7号和8号梁体,应采用预支顶的处理方式,具体施工时需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桥墩下沉量的监测,一旦发现沉降量接近或者超过了规定的数值,立即实施梁体顶升。

预顶升梁体作业中,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梁体升高5mm,并将其放置在临时墩上,如果沉降量超过了3mm,应持续顶升,只有在沉降完全趋于稳定且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才可进入支座的复位。在此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项目实施中,主梁为超静定结构的连续梁体,施工作业中全桥内力存在一定的波动,为获得均匀的桥梁预调整效应,在现场的施工作业中,可将支顶调整到7号、8号轴,在原有桥梁承台上,设置4根钢管混凝土柱所形成的临时墩,将承台植筋并做好与临时墩的连接处理[3]

临时墩顶部位置,设置混凝土横梁,此混凝土横梁可用于千斤顶组、临时支座的放置,在梁上、临时墩上,须分别设置上垫石和下垫石。梁体预调整5mm,此调整数值参考的是每下沉3mm需要的时间、临时桥墩与临时支墩的施工误差、弹性变形情况,具体调整时,千斤顶最大标称顶升位移为12mm。桥梁预调整时,涉及了临时桥墩设置、原支座下垫板螺栓放松、梁体顶升、临时支座调高、梁体安置、永久支座调高、永久支座恢复等几个步骤。

2.3动态主动保护技术要点

2.3.1同步顶升设备的选择

在此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项目的实施中,动态主动保护技术虽然可保障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却是比较多的。同步顶升设备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市场上的此类型设备相对较多,为发挥设备在项目施工中的重要作用,需根据对现场情况的考察、施工要求的分析,进行设备的选择,对比设备的性能、规格等。在此项目中,应配备液压同步系统设备,该系统内采用的是PLC技术,系统包含有控制系统、监测传感器、液压系统,通过在现场的这一设备配置和使用,可达到全自动同步位移控制的要求,且存在0.5m的各千斤顶间不同步极限值。系统兼具安全控制、故障自动诊断等功能,可在施工作业中精准控制,保障施工作业的灵活性与高效性。同步顶升设备使用中,应包含准备、布置、顶升、落梁几个步骤。

2.3.2顶升系统

顶升系统内的操作单元,选用简支梁结构盖梁两侧主梁,通过这一方式来保障升降操作的便捷性,将简支梁桥台部分作为操作单元。为在动态主动保护施工作业中,保障结构受力的均匀性与稳定性,需将次应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现场操作人员要充分考虑横向同步时上部结构的变化,在得到了差异沉降的数值后,采取各跨的异步或者同步升降作业。顶升作业时,应将连续梁作为一个操作单元。此市政桥梁7号、8号墩有936t的支座反力,在1到8号桥墩上各设置1个200t千斤顶,总共设置8个千斤顶,横桥向、顺桥向位移同步。桥梁支顶由同步顶升系统完成,通过这种施工作业模式,地铁隧道对于市政桥梁的负面影响大大减弱。

现场包含2mm、3mm、5mm、2mm的顶升作业,在顶升操作的过程中,梁体荷载及自重全部由临时支座来承担。由于此桥梁存在一定的沉降变化,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观测到的桥梁沉降变化数值,对梁体高度加以科学调节与控制,尽可能使桥梁处于相对稳定的受力条件下。在对原有桥梁加以施工处理以后,需采用填塞钢板的方式进行高度调节,尽可能恢复到原支座状态。在此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可能会面临3mm以上的桥梁基础下沉现象,一旦在现场出现了这一情况,需立即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对临时支座上钢板加以填插,维持梁体良好的状态。现场的施工处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连续梁梁体预支顶高度的控制,就此工程现场的情况来看,此高度应控制在12mm以内,且要确保有10mm内的承台总沉降。在第一次顶升作业开始之前,有关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确保支座四角上下垫板的可靠,要求焊接牢固,可选用特定型号的钢筋,如Q235钢筋,构建整体盆式支座,将下垫板地脚螺栓略微拧松一些。千斤顶工作的过程中,需加强操作管理,一般在顶升5mm以后停止千斤顶的作业,由专人观察墩柱顶部的混凝土、下垫板是否出现了脱离情况,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需立即安排专人来进行相应的处理。整个施工作业中,应加强施工监督与管控,提高作业流程的规范性,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地铁隧道穿越市政桥梁的施工中,隧道施工作业可能会干扰桥梁的稳定与安全,为减小这种干扰,具体的施工作业中,需强化动态主动保护技术应用中的技术管理和安全控制,提高施工作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丁恒,田雪娟,李长安,等.暗挖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隧道保护措施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9):7.

[2]范东方,孙文昊,胡威东.复杂环境条件下地铁隧道保护方案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119(S2):367-376+405.

[3]陈柳君,孙刚.深基坑开挖施工对临近地铁隧道的保护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8,000(0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