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研究所,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关系对子女一生影响深远,它是子女学习婚恋技能的基础和起点。以往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较少考察原生家庭父母婚姻的代际传递作用。以代际传递为视角,通过对长期处在不幸家庭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正是由于父母充斥暴力的婚姻、失衡的利弊关系和角色失位的婚姻模式对子女的代际传递,才导致了大学生的情感异化。由此从主体返场入手,从树立监督性主体、完善缺位性主体和创造再生性主体三个方面,提出了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文明、健康、理性婚恋观的可行性策略,以期实现大学生婚恋观的模式再造。
[关键词] 大学生;婚恋观;代际传递;情感异化;主体返场
近年来,单身主义、家庭暴力、离婚等现象有增加的趋势,使得婚恋观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年婚恋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作为正处在成人初显期的青年大学生[1],已进入婚姻适龄期,其婚恋观直接影响个体的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恋爱方式以及贞操观等,关系到未来家庭生活幸福、后代教育引导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自大学生恋爱成为普遍现象以来,诸多学者围绕大学生婚恋观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分析大学生或不同群体大学生(女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和未婚同居大学生等)的婚恋观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价值取向等,探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对策建议[2-7]。另一类研究则是分析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主要聚焦在社会变革和网络媒体等方面[8-9]。从现有考察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较少关注原生家庭父母婚姻在塑造子女婚恋观方面的作用机制。区别于个体成人后所组建的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会对个体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10-11]。那么,原生家庭的经历对子女一代婚恋观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表现是什么?如何通过后天的教育环节来消除源自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代际传递指的是父母的能力、观念、行为、社会地位等传递给子女的现象[12],例如心理控制[13]、父母教育价值观[14]的影响等。婚恋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遵循代际传递的逻辑。国内学者邓林园等考察了父母冲突对大学生恋爱冲突和冲突解决的影响,认为父母之间的婚姻冲突与大学生的恋爱冲突及冲突解决模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5]。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代际传递”这个过程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具体分为父母充斥暴力的婚姻、失衡的利弊关系和角色失位的婚姻模式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三方面的影响(子女丧失婚恋愿望、父母职责的扭曲认知、畸形的角色认知)同时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即情感异化。结合大学生恋爱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理性婚恋观的可行性策略。
一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学生(全日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滚雪球的方式选取了20名大学生,他们长期处于非正常的原生家庭环境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缺失;有的是父母长期存在争吵问题,甚至暴力行为;有的是父母一方出轨,存在压迫型婚姻关系等问题。为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和真实经历,采用了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16],根据被访者家庭资料对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且时间选在访谈者空闲的周末,并持续60分钟以上。为确保访谈资料的全面性,在访谈后仍与部分访谈对象进行微信或电话联系,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补充。
通过对已有资料中的字、词、句所反映出来的时间、地点、人物、行为、态度、立场,进行分析、检验、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17],将访谈对象非正常的家庭状况分为暴力型家庭、压迫型家庭和缺失型家庭三种类型。暴力型家庭特征表现为夫妻双方长时间的暴力行为,具体分为热暴力和冷暴力,而热暴力又分为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18];压迫型家庭特征表现为夫妻一方过于强势,压迫性地约束伴侣的思维和行为;缺失型家庭特征表现为父亲职能或母亲职能的缺失,或者是“双缺位”。表1是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1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访谈编号 | 访谈对象 | 家庭状况 | 婚恋状况 | 访谈日期 |
A1 | A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单身 | 20201121 |
A2 | B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单身 | 20201121 |
A3 | C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单身 | 20201122 |
A4 | D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122 |
A5 | E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122 |
A6 | F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单身 | 20201128 |
A7 | G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单身 | 20201128 |
A8 | H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129 |
A9 | I同学 | 暴力型家庭 | 离异 | 20201129 |
A10 | J同学 | 压迫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129 |
A11 | K同学 | 压迫型家庭 | 已婚 | 20201130 |
A12 | L同学 | 压迫型家庭 | 单身 | 20201130 |
A13 | M同学 | 压迫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205 |
A14 | N同学 | 压迫型家庭 | 单身 | 20201205 |
A15 | O同学 | 压迫型家庭 | 单身 | 20201206 |
A16 | P同学 | 缺失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206 |
A17 | Q同学 | 缺失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211 |
A18 | R同学 | 缺失型家庭 | 单身 | 20201211 |
A19 | S同学 | 缺失型家庭 | 恋爱中 | 20201213 |
A20 | T同学 | 缺失型家庭 | 单身 | 20201213 |
A21 | U同学(A8 H同学的男朋友) | 20201219 | ||
A22 | V同学(A2 B同学的前女友) | 20201219 |
二 从家庭异化到情感异化:子女婚恋观的习得逻辑
(一)充斥暴力的婚姻:子女丧失婚恋愿望
原生家庭在促进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学校和任何其他社会群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0]。然而,有些父母在子女面前长期出现争吵、打架或者冷战等暴力行为,甚至在暴力行为过后对子女贬损、殴打,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较低,对恋爱和婚姻缺乏理智的判断,甚至丧失了婚恋愿望。
1.恐惧—偏差—异化
基于暴力循环理论,父母的相处模式在子女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儿童阶段,若长期遭受或目睹暴力,这样的子女可能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和非暴力的肯定行为[21]。由于子女缺乏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因此恐惧亲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恐惧父母充斥暴力的婚姻场景再现。
从小我爸妈就爱吵架,有时候甚至会动手。小时候,每次他们吵架我就会躲起来。但是,有时候还会波及我。有时候他们心情不好,回到家发现我犯了一点小错误,就会打骂我,现在想起来他们就是想找个人出气。所以我特别恐惧婚姻,害怕自己也会像他们一样天天吵架,不幸福。所以我绝对不会去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稍微走得近些,我就会立即产生恐惧感。(访谈编号A3)
我爸妈一直都关系不好,虽然有时候感觉很孤独,但我完全没有谈恋爱、结婚的打算,因为我知道我心理不健全,和我谈恋爱会伤害她,也不想重蹈覆辙。(访谈编号A6)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2],有的子女在恋爱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复刻了父母暴力的婚姻。他们对父母暴力的婚姻并未感到有太多不妥当,甚至认为“丈夫打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种情感的偏差下,造成了子女在恋爱过程中被男朋友暴力对待或对女朋友施以暴力都不以为意,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有时候我做错事了,我男朋友就打我,我感觉就像我爸打我妈一样,打我让我听话,也是为了我好,让我改掉坏习惯。(访谈编号A4)
被访者A2的父亲经常对母亲打骂,而母亲面对父亲的家暴逆来顺受。被访者在恋爱期间,因为经常与女友产生分歧,最终恋情短暂结束。他说到:因为不懂得女生的心思,被相处了32天的女朋友分手。(访谈编号A2)
被访者A2谈到前女友时很懊悔,他认为是因为他过分“直男”,不懂女生才造成的分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前女友揭露了分手的真相。
后来真正分手是因为他每次都因为一点事就对我“发飙”,有时候还打我,打我耳光。对了,打完以后他还说我欠打。后来顿悟过来了,他生气的样子特别像他爸。(访谈编号A22)
被访者A2在恋爱期间与女友产生冲突时,在偏执情绪的支配下,缺乏控制情绪和正确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潜意识地模仿了父亲暴力的方式,想要通过暴力实现伴侣的顺从,但最终造成了分手的结果。
在父母的暴力相处模式下,有的子女认为这样的婚姻是不幸的,但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地爱一个人,好的婚姻相处模式是什么,遇到矛盾该如何处理解决。他们对恋爱和婚姻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有的子女认为这样的婚姻是“正常”的,在偏执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模仿父母的行为与伴侣相处,重复父母婚姻的悲剧。
2.自卑—敏感—悲观
自我观念不仅影响到个体现实的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影响到个体对未来的期待[23]。尤其是在家庭暴力后,父母把情绪发泄到子女身上,向子女进行负面言语传递和语言攻击,甚至肢体攻击。在这一过程中,父母降低了子女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造成子女逐渐形成自卑的自我观念。
一直以来,我妈妈给我灌输的理念都是:找对象如果找个家境好的,他就会瞧不起我们家,瞧不起我,因为我们家没钱没势,门不当户不对。所以,找对象不能看家庭条件,要找个人老实的等等。所以,之前有家庭条件很好的同学追我,我都不敢答应,觉得自己配不上他。(访谈编号A9)
我以前遭受过校园暴力,差不过6年多吧,我爸却说我活该。爸妈几乎每次吵完架,都会数落我,说我哪里哪里不好,多么多么不好,因此,我在学校都害怕与别人说话,更别说谈恋爱了。(访谈编号A7)
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对周围人的态度和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不愿意与他人交往[24]。尤其是在碰到喜欢的人时,往往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惧怕与对方相处。在恋爱期间,往往敏感多疑,对方一点点异样举动,就会产生联想,猜疑对方是否爱自己。
真的,我太自卑了。我觉得我根本配不上别人的喜欢,碰到喜欢我的人,我会潜意识里一直在质疑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我啊,为什么会喜欢我。(访谈编号A5)
我现在心理真的非常不健康,自卑的同时又自负,对自己还有感情真的非常没有自信。我男朋友很好,他一直告诉我“你知道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你要想的是如何改变自己,既然自卑,就要从自卑中走出来,学会自信!” 有时候他也被我的悲观和敏感感染,情绪烦躁,但是他还是会告诉我他相信我,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做……(访谈编号A8)
被访者A8是访谈对象中恋爱时间持续最长的大学生。为多方位考察被访者A8的性格特点,因此访谈了A8的男朋友U同学。他说道:她总是小心翼翼地,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管我怎么称赞她,她心底还是没有自信,还会经常问我“我值得吗?”,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树立自信,只能一遍遍安慰她,有时这样我也很累。(访谈编号A21)
U同学对女朋友自卑心理感到困扰,而且长时间的语言安慰并没有起到效果,也就是说,父母的暴力行为对子女造成的自卑问题可能很难解决。
这种类型的大学生正是由于过低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通常在恋爱过程中更容易伤害彼此,同时也更加吸引伤害他的异性。
我很容易被渣,我也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喜欢我,和我谈恋爱的都是渣男,所以我还是一个人待着比较好,我真的很害怕别人再伤害到我。(访谈编号A1)
在原生家庭中,子女在父母长期争吵和情绪发泄下,逐渐缺失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形成自卑的自我观念,相继产生了消极的恋爱方式,这种负面的婚恋观造成了大学生对恋爱婚姻态度的异化,使其在恋爱过程中受到严重的损伤,进而对恋爱、婚姻丧失了愿望。
(二)失衡的利弊关系:父母职责的扭曲认知
当前我国奉行以婚姻自由为基本框架、以契约和感情为本质和基础、以夫妻共同财产制为特征的个人本位的婚姻制度[25]。良好的婚姻关系需要夫妻双方彼此付出,共同面对生活的大小事务。但是,在当前的一些家庭中,父母以个人为中心,对家里的各项事务权衡利弊,不愿为伴侣付出与分担,甚至只是一味地索取。在父母失衡的利弊关系下,子女对父母职责产生了扭曲的认知。
1.固化:性别角色
基于性别角色观念,上一代的性别分工模式会影响子女的性别分工及相关态度[26]。有调查显示,城乡家庭内部均存在比较严重的家务劳动性别分工不平等的情形[27]。尤其是“男主外,女主内”“女孩干家务”这种性别分工观念仍占主导地位。
家里的家务都是我和我妈做,有时候我不愿意,我爸妈就一直念叨,说女孩子在家里就是什么都要做,以后结婚了不做家务会被婆家嫌弃,不要你,把你赶回来。(访谈编号A10)
父母的日常洗脑是“男的主要负责赚钱养家就行了,你一个女的和男的比什么?做家务的男的没有多大出息。”(访谈编号A12)
根据性别角色社会化模式的观点[28],父母灌输式的“言传”以及母亲的“保姆式”妻子角色的“身教”,会影响到子女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子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女性固化了需要承担所有家务的观念,男性固化了接受妻子、母亲“服务”的观念。尤其是结婚后,在与伴侣相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父母的性别角色。
从小到大看着妈妈怎么伺候我爸,我爸他啥家务活都不干。我和哥哥都结婚后,各自不幸福的生活都开始了。我哥生活习惯不好,太懒,啥也不干,我嫂子特别嫌弃,俩人经常吵架。我呢,则是继承了我妈伺候我爸的一套,家里所有家务活我一人干,我感觉自己就像小陀螺一样,打扫卫生、买菜、做菜、洗碗、工作……而对象却在外面打游戏、刷手机,我感觉特别累。(访谈编号A11)
父母对性别角色的固化,扭曲了大学生对父母职责的认知。在大学生眼中母亲的职责就是家务劳动,在这样的观念下,男性心安理得地接受伴侣的家务劳动,甚至认为如果伴侣做不到就是违背伦理道德;女性在家庭中则要负担起妻子、妈妈、保姆的多重职责,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得不到家人理解和感恩。
2.警示:母亲的遭遇
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中,男尊女卑的男权文化仍出现在当下的一些家庭。丈夫在家庭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需要妻子言听计从,以丈夫为中心,缺乏对妻子的关心与理解。在父母失衡的利弊关系下,子女对恋爱婚姻产生了恐惧,恐惧自己变得像母亲一样不幸。
我十足地恐婚,在高中的时候最为严重,我很害怕找一个跟我爸一样的人,婚后变成一个跟我妈一样的女人,然后家庭不幸福!孩子也不幸福!(访谈编号A14)
我总觉得,我妈的命运还会发生在我身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不幸福的,我觉得我就是其中之一。(访谈编号A15)
在恋爱期间,大学生因恐惧其恋爱婚姻与父母相似,于是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态度对待伴侣,不愿意为伴侣过多付出,害怕自己的付出最终没有回报。
我真的很不想恋爱和结婚 ,虽然我现在有男朋友,但是我始终不敢付出太多。因为在我家,我妈总是为我爸付出,但是我爸对我妈从来漠不关心。我就是很害怕,害怕我的人生也会像他们一样。有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我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了。(访谈编号A13)
父母失衡的利弊关系扭曲了子女对父母职能的认知,进一步扭曲了子女对美好婚姻生活的认知。以至于这些大学生对未来的婚姻生活产生怀疑和恐惧,不愿意为恋爱婚姻付出,害怕遭遇和父母一样的人,去重复和父母一样的婚姻。由此,在父母失衡的利弊关系下,造成了子女婚恋观的情感异化。
(三)角色失位的婚姻模式:子女畸形的角色认知
父母给予子女关爱、理解是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29]。但是,父母需要承担家庭的物质支出,常常因为工作忙碌,忽视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或因离异、一方出轨,无法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造成了其角色失位。而父母对子女这种角色失位的婚姻及家庭模式,最终导致了子女“畸形”的角色认知,尤其是父亲角色失位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1.缺席:填补“父亲”的缺位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30]。相比母亲而言,父亲这一角色对子女成长同样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多数家庭中,依然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父亲以“男子赚钱养家”为由,可以经常在外陪客户、应酬等,将教育子女的任务交付给妻子,回家后与子女的互动少之又少。子女由于缺少父亲的陪伴、关爱,产生了把配偶当父亲一样依恋的想法。
我喜欢偏年长的人,不是恋父更胜恋父,渴望有一个承担像父亲责任的男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真的很矛盾,既害怕不会出现,又害怕出现了这样一个人。(访谈编号A20)
有时这种情感是不被子女察觉的。被访者P同学,因恋爱过程中经常和男友吵架,向表姐诉苦,才发现自己一直深受父亲角色缺位的影响。
虽然从小学开始我爸就经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缺席,但是我一直没觉得自己受到过影响,直到有一天,我和我男朋友吵架,我姐听完了吵架的全过程后,然后和我说:“我觉得你只是想在你男朋友身上找父爱的感觉,你压根不知道如何谈朋友”听完她的话我就懵了,一想我还真的是这样。(访谈编号A16)
有时为了填补“父亲”的缺位,女大学生降低择偶标准,不断地尝试恋爱。由于害怕被再次“抛弃”,每次恋爱都会尽全力维系亲密关系。
父爱的缺失导致我特别容易被男性感动。所以我谈恋爱特别容易,因为我不挑,追我的,差不多对我好的,我全都同意,而且我一同意就容易不计较后果地为他付出。(访谈编号A19)
父亲角色失位让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重要的陪伴和关爱,为了弥补这一空缺,她们通过寻找伴侣来填补缺失的“父爱”。
2.出轨:以偏概全
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31]。父母出轨、离异后,造成父爱或母爱失位,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这将误导子女对异性的看法,造成子女对恋爱婚姻缺乏安全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未来婚姻生活持怀疑态度。尤其是父亲的出轨行为,会导致女儿降低对异性的期待值,不愿相信伴侣的忠诚,严重者甚至对异性产生厌恶感。
我完全不相信男的能长长久久不变心,所以我一直处于母胎SOLO的状态,虽然想谈恋爱,但是一想到会分手,完全没兴趣了。(访谈编号A18)
我爸以前出轨过,我妈原谅他了,然而我认为这件事一直在那,时间没有办法冲淡。我看所有异性,都和我爸一样,我认为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访谈编号A20)
被访者A17父亲因出轨离异,她被判给了父亲。一年后,被访者父亲再婚,渐渐地父亲角色失位,几年过后,她发现父亲再次出轨。她说道:之前我感觉我完全不受影响,但是跟男朋友在一起久了,我就逐渐没有了安全感,他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男人都会变,也不一定禁得起诱惑。我最终会失去他的。(访谈编号A17)
女大学生在父亲角色长期失位的情况下,一是对父爱产生憧憬,想要通过伴侣来填补“父爱”的缺位;二是由于父亲出轨,并没有树立“好父亲”“好丈夫”的榜样,造成了部分女大学生以偏概全地认为男性都会出轨,对恋爱、婚姻怀疑恐惧,缺乏安全感。这些错误的婚恋观塑造了子女“畸形”的角色认知,加速了大学生婚恋观的情感异化。
三 主体返场:父母影响下子女婚恋观的模式再造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恋观对子女影响深远,甚至影响终生,它是子女学习婚恋技能的基础和起点。为了应对子女因婚恋观代际传递所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异化,从主体出发,通过树立监督性主体、完善缺位性主体和创造再生性主体帮助大学生情感“返场”,引导其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实现大学生婚恋观的“模式再造”。
(一)树立监督性主体
为了应对家庭暴力的危害,我国早在2016年3月就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但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中,“丈夫打老婆”“父母打孩子”等暴力现象在一些家庭中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并且大部分受害者缺乏权益保护意识,在遇到家庭暴力时,通常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原谅。为此,需要树立监督性主体,帮助受害者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改变暴力环境,为子女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群众监督方面,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应在定期组织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的同时,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如播放反家庭暴力影视作品等。通过线上、线下合力宣传,提高群众反家暴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通过自我、家庭成员、邻里以及社会成员的互相监督实现全民防暴抗暴;在学校监督方面,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关注了解每一位学生家庭情况及身心健康状况,定期家访,关注每一个可能遭遇家暴的学生,做到及时抚慰受害者,并通过教育和法律制止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在社会监督方面,村委会和居委会要设立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机构,通过电话咨询、当面咨询或网络咨询等方式,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法律援助,并通过了解受害者家庭情况,定期走访监督,必要时为受害者家庭安装监视类电器,遇到紧急情况,自动保留证据,并及时给相关负责人发送手机信息。反家庭暴力机构除负责对受害者提供援助外,还可以对施暴者起到威慑作用。
(二)完善缺位性主体
为了转变大学生在原生家庭中由于父母角色失位造成的畸形的择偶观念,为了实现子女婚恋观的模式再造,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构建和谐家庭环境、优化高校引导以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完善子女缺位性主体,实现对大学生情感异化的有效防治。
首先,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和谐家庭环境是大学生解决恋爱、婚姻冲突,完善缺位性主体的重要途径。为此,父母要通过自我学习和教育,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正确处理婚姻问题,做好榜样,以身作则,为子女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此外,父母在提升自我的同时,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通过与子女沟通消除代沟,了解其兴趣爱好,力求建立共同语言。子女在校期间,父母可以通过微信或电话等及时了解子女心理状况,关心子女生活状态,多花一点心思满足子女日常心理需求,让子女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不仅得到了幸福的婚姻,还解决了由于主体缺位造成子女的情感异化问题。
其次,优化高校教育引导。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人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2]。为了应对大学生情感异化现象,高校应该加强婚恋观教育,开设婚恋观教育与性教育课程,教师尽量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恋爱和婚姻的意义,端正其恋爱动机,引导大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同时,加强婚恋心理辅导,通过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咨询交流,寻找学生婚恋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个人婚恋问题,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此外,要定期开展校园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帮助大学生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朋友圈,提高遇到“真爱”的概率。
最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对于网络上关于婚恋题材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等严格把关,对黄色网站、色情视频加大执法力度。此外,要定期开展婚恋主题知识讲座,通过网络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接收到权威性的婚恋知识讲解,提高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端正大学生恋爱动机、恋爱态度,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三)创造再生性主体
正确处理好大学生婚恋观的情感异化,关键是靠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人们普遍认同“自立自助者才能自救”,大学生进入校园,脱离原生家庭管制,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充满了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在校园中,大学生通过积极接受教育引导,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构建积极的自我意识。在加强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从而正视原生家庭的不足,端正婚恋认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创造再生性主体,为未来美满婚姻生活和子女教育引导做好准备工作,实现不幸婚姻代际传递的结束。
首先,要积极学习和接受教育,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满足精神需求。例如,N同学通过学习心理学和家庭教育,做到悦纳自己的原生家庭,走出阴影。他说道:我真正从当年那个颓废的状态走出来,花了三四年时间,学了心理学和家庭教育,认清了家庭中父母性格的形成,自己与父母的界限,不再让别人踏破我的底线,学会跟任何人和平相处,不受消极影响。(访谈编号A14)
其次,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通过同伴关系的发展,学习如何处理亲密关系。
再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挖掘自身优点,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敢于面对异性。
最后,勇于面对、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不足,只有正视原生家庭的不足,才能真正做到悦纳原生家庭,才能真正摆脱父母婚姻带来的代际传递。大学生只有自我意识水平更高时,才能更加能理性看待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等的关系,展现出更高的自我评价,进而从自身角度实现正确婚恋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ARNETT J J.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5):469-480.
[2] 蔡敏.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测评与分析[J]. 教育科学, 2013,29(2):61-67.
[3] 徐安琪. 未婚青年性态度与性行为的最新报告[J]. 青年研究, 2003(8):12-22.
[4] 许传新, 风笑天. 独生子女大学生研究述评[J]. 人口与发展, 2008,14(6):86-108.
[5] 龙丽达. 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若干问题[J]. 教育评论, 2011(4):34-36.
[6] 贾雪玲, 杨昌勇. 未婚同居大学生婚恋观的质化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2):58-62.
[7] 刘立新. 大学生恋爱现象探微[J]. 集美大学教育学报, 2000(1):41-43.
[8] 王宇航, 程晓东.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情爱观的变化与挑战[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0(2):88-94.
[9] 骆剑琴. 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的影响及对策[J]. 人民论坛, 2011(29):154-155.
[10] 赵郝锐, 童辉杰. 原生家庭的代际影响[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126-129.
[11] URCAN J D. Relationship of Family of Origin Qualities and Forgiveness to Marital Satisfaction [D]. Hofstra University, 2011.
[12] 池丽萍, 辛自强. 信任代际传递的中介机制:一个概念模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40-147.
[13] 孙凌, 何嘉欢, 林绚晖. 父母心理控制的代际传递:孝认知的调节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11):76-82.
[14] 孙岩, 马亚楠, 杨丽珠. 父母教育价值观对儿童人格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31(5):522-530.
[15] 邓林园, 许睿, 方晓义. 父母冲突与大学生恋爱冲突及其解决的关系:大学生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11):89-96.
[16] 孙晓娥. 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1(6):87-92.
[17] (英)威利格著;郭本禹, 王申连, 赵玉晶译;王申连, 郭本禹校.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 第2版[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18] 欧阳鹏, 胡弼成. 家庭德育: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基[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4):10-17.
[19] AMATO P R, BOOTH A. The legacy of parents' marital discord: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s marital qualit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1(4): 627-638.
[20] 刘艳梅. 试论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终身学习[J]. 继续教育研究, 2007(1):131-133.
[21] 黄列. 家庭暴力的理论研讨[J]. 妇女研究论丛, 2002(3):56-64.
[22] BANDURA A.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J]. Stanford Law Review, 1973, 26(1):239.
[23] 黄希庭, 郑涌, 李宏翰.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90-94.
[24] 张继如. 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对策[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S1):210-212.
[25] 陈辉. 家庭因素在我国婚姻立法中的缺失、问题与解决[J]. 宁夏社会科学, 2018(6):48-56.
[26] 卿石松. 中国性别角色观念代际传递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18(6):80-91.
[27] 张锦华, 胡军辉. 城乡差别对中国居民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以家务劳动时间为例[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6):83-92.
[28] ACOCK A C, BENGTSON V L. On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Mothers and Fathers: A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Socialization [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78, 40(3):519-530.
[29] 饶燕婷, 张红霞, 李晓铭.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1):70-76.
[30] 边玉芳, 梁丽婵, 张颖. 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46-54.
[31] 童辉杰, 杜珍琳, 赵郝锐. 大学生父母的婚姻关系与婚恋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29(9):714-720.
[32] 龚晓洁. 当代青年的婚姻家庭与价值取向[J]. 重庆社会科学, 2012(8):22-28.
From Emotional Alienation to Subject Retur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Mode Re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Marriage and Love
ZHANG Ai-lian, GONG Yun-jing
(Institution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00, China)
Abstract: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in the original famil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ldren's life. It is the basis and starting point for children to learn marriage skills. Previous 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and marriage rarely examined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al marriage in native famil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in unfortunate families for a long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emotional alie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aused by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s' violent marriage, unbalanc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role-losing marriage mode to their children.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return of the sub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strategie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establish a civilized, healthy and rational view of love and marriag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a supervisory subject, improving the absent subject and creating a renewable subject, so as to realize the model re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and marriag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arriage concept;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emotional alienation; subject return
1[基金项目] 山东省女性与传统文化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女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研究”(ZX201635)
[作者简介] 张爱莲(1968—),女,四川资阳人,山东理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宫云静(1996—),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