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湖南省娄底市 417000
【摘要】目的:分析显微镜结合神经内镜对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随机计数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NIHS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升高(P<0.05),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显微镜结合神经内镜对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神经内镜;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颅内动脉瘤是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其好发于颅内动脉管壁的异常膨出[1],该疾病分布于任何年龄段,但最常见的是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临床目前尚未有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结果,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与腔内压力增大、颅内局部动脉管壁先天性缺陷有很大关系[2]。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手段,随着显微技术与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在临床的应用,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对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结合神经内镜对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随机计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42~68岁,平均(55.21±2.62)岁;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41~69岁,平均(55.33±2.7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经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检查确诊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2)其发病到手术时间均在72h内。
排除标准:1)患者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或者无自主呼吸;2)临床资料不全面;3)并发严重感染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先胃镜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径口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根据动脉瘤的位置,确定患者手术体位,经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依次分离大脑侧裂池、颈动脉池、终板池,充分释放脑脊液。分离动脉瘤周围的蛛网膜,必要时临时用阻断夹阻断载瘤动脉,将动脉瘤充分暴露于显微镜视野下,并夹闭动脉瘤,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调整动脉瘤夹。用棉花纤维缠绕瘤颈周边,并采用罂粟碱棉片对载瘤动脉行湿敷处理,避免血管痉挛。
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进行手术。翼点入路,显微镜下依次分离大脑侧裂池释放脑脊液,打开静动脉池、终板池降低脑压,给内镜留足够的空间,用海绵保护周围的脑组织,将动脉瘤阻断后,逐渐暴露瘤颈和瘤体,缓慢置入神经内镜,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显微镜对动脉瘤进行夹闭后,置入神经内镜,观察重要动脉分支和深部穿支动脉,避免出现误夹或者夹闭不全的情况出现,也可及时调整。之后使用神经内镜对动脉瘤进行观察,确保其夹闭良好。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42分,分值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进行90d跟踪随访,并用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进行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
术前两组患者NIHSS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NIHS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神经功能( ±s,分)
分组 | 例数 | 术前NIHSS | 术后NIHSS |
对照组 | 40 | 14.36±1.24 | 12.68±1.37 |
观察组 | 40 | 14.42±1.19 | 10.72±1.43 |
t值 | - | 0.221 | 6.260 |
P值 | - | 0.413 | 0.000 |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升高(P<0.05)。见表2。
表2:生活质量评分( ±s,分)
分组 | 例数 | 生理健康 | 心理健康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0 | 68.44±5.61 | 74.87±6.34 | 69.54±5.83 | 75.62±6.38 |
观察组 | 40 | 68.39±5.59 | 78.95±6.46 | 69.49±5.78 | 79.57±6.58 |
t值 | - | 0.040 | 2.851 | 0.039 | 2.726 |
P值 | - | 0.484 | 0.003 | 0.485 | 0.004 |
3 讨论
动脉瘤破裂后,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形成颅内血肿,致死、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前循环动脉瘤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临床显微外科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其中显微外科夹动脉瘤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金标准,该手术的原理是将患者动脉瘤的载瘤动脉完全夹闭,使脑动脉瘤与人体正常血流动脉隔绝,并不会影响到载瘤动脉灌注区域的血供。但显微镜治疗该疾病后,患者常会出现脑部血管痉挛、动脉瘤再次破裂等情况,也会出现夹闭不全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或者重残的情况。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将其与显微镜联合进行手术,处理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术中可清晰地观察动脉瘤位置、载瘤动脉及细小穿支动脉。神经内镜在接近病灶时,其照明强度会增加,局部的解剖结构会得到清晰的特写,并且可以达到多角度观察的要求,这弥补了显微镜光线直线传播的不足。在神经内镜进行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时,可以将动脉瘤及其周围一些穿支血管、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利用内镜的成像特点清楚地辨认。
在显微镜对动脉瘤进行夹闭后,置入神经内镜,可观察患者重要的动脉分支,以及深部的穿支动脉,若在手术中,显微镜出现误夹或者夹闭全的情况,在内镜的帮助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并进行调整。对于较大的动脉瘤,或者瘤颈在显微镜下无法充分显露出来的时候,可以通过内镜辅助,了解动脉瘤的全部形态并进行夹闭手术,在夹闭的过程中,也可以尽量全部夹闭,同时不会伤及供血动脉[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显微技术结合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效果更加显著。神经内镜可以为显微镜手术提供更加有利、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准确地对动脉瘤进行夹闭,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对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结合神经内镜对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效果更加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段永红,蒋园丁,刘小飞,等.神经内镜在显微手术夹闭复杂颈内动脉动脉瘤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24(1):33-35.
[2]柴宇飞,魏明海.探讨研究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3):43,45.
[3]张磊.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20,39(10):90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