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全科医学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 分析层级管理在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内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抽签法进行分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层级管理方式。计算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应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评估结果。 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以及一般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方式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层级管理;内科护理;护理不良事件
综合内科病房患者病情复杂,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同时医院综合内科病房患者数量较多,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目前医院发展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新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去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是目前医院护理发展的重点[1]。国外卫生机构提出了级别特异性能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级管理体制,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我国香港地区也对护理人员实施职务晋升管理方式去提升护理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层级管理用于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以探讨层级管理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内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抽签法进行分组,各51例。试验组男性与女性26:25;年龄26~72岁,平均(53.68±3.59)岁;消化道疾病20例,慢性心血管疾病18例,呼吸道疾病10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28:23;年龄22~76岁,平均(55.94±3.62)岁;消化道疾病21例,慢性心血管疾病16例,呼吸道疾病12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能比较。
纳入标准:(1)综合内科住院患者;(2)认知功能良好;(3)依从性良好;(4)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精神病史者;(2)依从性差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层级管理方式。层级管理措施如下:(1)将本科学历以下、护龄5年以下的护士分为一级,主要负责接待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耐心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宣教。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负责对综合内科病房患者实施常规查体、查床、排痰翻身等基础护理操作。将本科、护龄6~10年的护士分为二级,要求这一级别的护士严格掌握各种抗生素以及其他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不良反应监测,做好患者夜间护理工作。将本科及以上学历、护龄10年以上的护士分为三级,主要负责对合并基础病较多或者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并调整应急预案,协助医生完成其重症急性发作时的抢救工作[2]。将护士长分为四级,负责小组内各级别护理人员的分层次培训以及各项护理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2)护士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质量考核,内两周进行护理质量分析,重点分析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以会议分析的结果以及考核的结果,实施层级岗位评定,必要时调整护士的级别。(3)护士长根据各层级护士的能力实施弹性排班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日常护理过程中注意资历老与年轻护士结合,闲时可减少人员,忙时增加人员,防止交接班出现失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3]。
1.3评估方法
计算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应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以及一般满意度三个分量表,对工作人员多做工作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评估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计算机进一步整理数据。计量数据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使用例数表示,分别采用t、X2检验。检验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分组 | 压力性损伤 | 药液外渗 | 误吸 | 总发生率 |
试验组 | 0 | 1 | 0 | 1.96% |
对照组 | 2 | 5 | 1 | 15.69% |
X2 | | | | 5.971 |
P | | | | <0.05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以及一般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组别 | 内在满意度 | 外在满意度 | 一般满意度 |
试验组 | 43.28±4.02 | 22.33±3.97 | 74.86±4.79 |
对照组 | 36.95±4.06 | 18.17±3.65 | 68.62±4.53 |
X2 | 7.912 | 5.509 | 6.759 |
P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发展,传统护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综合内科病房患者的护理需求,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与效果,就必须要加强护理人员技术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创新管理方式。
层级管理源于国外卫生机构提出了级别特异性能力的概念,主要是结合护士的经验以及护理水平等对护士进行能力层次的划分,优化护理团队的组织架构,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使不同能力层次的护士能够更高效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在层级管理方式下,护理人员的能力与岗位工作内容密切相关,将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也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各层次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能够严守各项制度及操作规范,更积极有效的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4]。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6%,显著对照组的15.96%,可见层次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将层级管理应用于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能够使得各层次的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在年轻护士不熟悉任务的情况下,由高层次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更能够赢得患者的认可[5]。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以及一般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方式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俊红.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20,(21):217.
[2]杨军红,于文蕊,陈艳军.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6):119-122.
[3]郭改华,陈婧,刘艳. 护士岗位层级设置管理与进阶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9):72-75.
[4]崔冬梅.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185-187.
[5]刘萍. 护士分层管理与常规护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9):329-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