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中医治疗方案,明确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效果。方法:筛选70例CSA患者(2021年1月至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中药内服治疗)和观察组(中药内服+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各35例,对比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94.29%)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14%),且观察组眩晕、偏头痛、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CSA患者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有效率;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
在颈部受凉、睡眠姿势不当、长期低头工作、存在咽部疾患等因素作用下,颈椎间盘发生退变,椎体动静态平衡受到破坏,压迫椎动脉、刺激脊柱神经,引发眩晕、耳鸣、恶心、颈部疼痛等症状,即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此类患者治疗中,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治疗优势显著,本文将对二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70例CSA患者(2021年1月至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选患者经磁共振血管成像、X线检查确诊,年龄30~70岁,已排除合并颅内肿瘤者、耳源性及眼源性眩晕者、药物过敏者、有颈椎骨折史者、颈椎骨质疏松者。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0:15、21:14,年龄分别为(49.25±2.33)岁、(48.79±2.4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自拟组方治疗,鸡血藤、葛根、珍珠母各30g,黄芪、丹参各20g,补骨脂、菟丝子、天麻、山栀、当归、川芎、钩藤、牛膝、红花、赤芍各10g,生姜、炙甘草、大枣各6g;肩颈背痛者,加姜黄、桑枝各10g;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野菊花各10g;加水煎煮取300mL药液,1剂/次,早晚分服,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中药内服组方同对照组,配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1)放松患者背部、颈部肌肉,所用手法为拇指按压法、拨筋法,时间10min,穴位选择风池穴,天牖穴借助拇指按法、点穴手法按摩,时间为3min;指导患者进行颈部前屈运动、旋转运动,并予以患者牵引治疗,时间10min,根据患者体重调整牵引力度;(2)指导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约20°,保持低头状态,操作者利用左手手肘-前臂处,固定患者下颌,使患者颈部被动活动,向左右旋转,角度约45°,同时右手按压颈椎棘突处,彻底放松颈背部,时间为10min,实施反向旋转提位,听到一声弹响后转换方向,对另一侧进行治疗[1]。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缓解时间:记录两组眩晕、偏头痛、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缓解时间;②治疗有效率:于治疗1个月后判定,分为显效(眩晕、头痛、感觉障碍、心悸耳鸣等症状消失,与原有水平相比,颈椎活动度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对日常生活影响小,与原有水平相比,颈椎活动度恢复>60%)、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3个等级,总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症状缓解时间
详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n=35]
组别 | 眩晕 | 偏头痛 | 颈部疼痛 | 颈部活动受限 |
观察组 | 4.26±0.94 | 3.08±0.92 | 4.69±1.04 | 4.05±1.18 |
对照组 | 6.11±1.02 | 4.71±0.94 | 6.37±1.08 | 6.12±1.23 |
X2 | 7.8904 | 7.3315 | 6.6289 | 7.1847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2 治疗有效率
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n=35]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19(54.29) | 14(40.00) | 2(5.71) | 33(94.29) |
对照组 | 15(42.86) | 12(34.29) | 8(22.86) | 27(77.14) |
t | - | - | - | 4.2000 |
P | - | - | - | 0.0404 |
3.讨论
椎体间盘不稳,机械性压迫椎动脉、刺激脊神经,是CAS的主要病理改变。该病病因复杂,是长期伏案工作、软组织痉挛、无菌性炎症、颈部受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以眩晕、耳鸣、偏头痛、视物不清、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若颈部突然活动、体位急剧变化,还可能引发猝倒[2]。本研究所用组方中,鸡血藤可舒经活络、调经止痛;葛根主治项背强痛,可解肌退热;赤芍可养血调经、通泄营郁;黄芪、当归可补气补血;红花可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牛膝可强筋骨、逐瘀通经;天麻可疏风通络、熄风止痛;生姜可解表散寒;补骨脂和补脾健胃、补肾壮阳;菟丝子主治目昏耳鸣、腰膝酸软,可补益肝肾;钩藤常用于神经性头痛、眩晕等症治疗,可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但单纯中药内服治疗,存在起效慢、疗程长等问题。配合中医骨伤手法,可对颈部、背部肌肉进行松懈,避免局部肌肉紧张,恢复颈椎内外平衡,改善椎体紊乱现象,恢复颈椎稳定性,消除颈部牵拉或压迫症状,以维持颈部供血。同时,通过按压颈椎棘突、颈部旋转及前屈、颈椎牵引等多是,可缓解颈部疼痛感,促使颈部恢复力学平衡,缓解椎间失稳现象,进而起到理想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94.29%)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14%),且观察组眩晕、偏头痛、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证实
[3],中医骨伤手法可起到麻醉止痛、宣通气血、舒筋活络的功效,采用拇指按法、点穴法,可暂时隔绝血流,使神经失去传导功能,放松压迫时血管舒张,血液骤然流向远端,以此通畅血液循环、扩张痉挛血管,配合中药内服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予以CSA患者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眩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志超,张磊,蔡永鑫.补肾通络方配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21,27(32):69-71.
[2]张嵩图.中药内服配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1):4556-4557.
[3]李风军.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24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