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影响患儿和家属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静脉采血的82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负性情绪评分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结论 心理干预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极为必要,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患儿家属的信任感,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静脉采血;常规护理;心理护理;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
由于门诊静脉采血需要在肘部静脉做穿刺,对于成年人而言,自身具备较强的疼痛耐受能力,采血过程相对较快。但是对于婴幼儿而言,疼痛耐受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不配合,或者采血过程中哭闹等现象,更容易酿成护患纠纷[1]。因此,提前对患儿和患儿家属做好心理建设至关重要。本研究将以在本院门诊静脉采血的82例患儿为例,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影响患儿和家属的情况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静脉采血的82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4:17,年龄均值(4.33±0.47)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7:14,年龄均值(4.56±0.6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采血之前安慰患儿全身放松,为患儿肘部皮肤消毒,快速进针完成抽血。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行心理护理,包含以下方面:护士应在患儿排队的过程中,主动和患儿沟通,通过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避免他们的思绪,长时间聚焦于采血的疼痛上,达到疏导患儿负性情绪的目的,提高患儿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配合。若有条件,也可为患儿播放白噪音,使患儿心态尽快平静下来,避免过于焦躁和抑郁[2]。其次,护士应询问患儿家属,患儿是否存在晕血和晕针等情况,针对此类患儿,护理人员应准备病床,方便患儿仰卧采血,采血时同样需要为患儿讲故事,转移患儿注意力。最后,护理人员穿刺时应保持较快的动作,如果患儿血管不够清晰,或者血管壁较薄,也可换小型号的针头穿刺。穿刺之前应充分清洁手部,避免污染血液样本,也防止患儿感染[3]。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并对比两组患儿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满分均为100分,超过50分即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分数越高,情绪越差。并采用科室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包含十分满意、相对满意和不满意等,除不满意患者,均视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儿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分)
分组 | 例数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41 | 64.22±5.82 | 53.62±4.87 | 62.03±4.88 | 51.06±4.75 |
研究组 | 41 | 64.98±4.75 | 42.13±3.15 | 63.12±3.77 | 39.20±3.74 |
t | - | 0.648 | 12.685 | 1.135 | 12.561 |
P | - | 0.519 | 0.000 | 0.261 | 0.000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 例数 | 十分满意 | 相对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41 | 15(36.59) | 14(34.15) | 12(29.27) | 29(70.73) |
研究组 | 41 | 27(65.85) | 10(24.39) | 4(9.76) | 37(90.24) |
χ2 | - | - | - | - | 4.970 |
P | - | - | - | - | 0.026 |
3 讨论
患儿采血是众多儿科疾病确诊之前的必要工作,由于抽血会带来皮肤的疼痛感,患儿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差,加上患儿年纪较小,护患之间沟通难度较大,因此护理人员无法采取针对成年患者类似的护理方式,导致采血室患儿哭闹、不配合的情况层出不穷。这和护理人员在采血之前未重视患儿心理护理有较大关联[4]。基于此,护理人员应格外重视患儿在采血之前的心理状态,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避免患儿对疼痛过于担忧。本研究中提到的讲故事、听音乐,以及听白噪音,均可以诱导患儿注意力转向别处,白噪音由于其可以让人体快速趋于平静,常用于失眠者快速入睡,在儿童情绪平复中同样有较大应用价值。配合护理人员娴熟的采血技能,可最大程度减少儿童的焦虑感。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证明心理干预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极为必要,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患儿家属的信任感,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谭妮娜.门诊采血中心幼儿静脉采血的护理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80-80.
[2]吴红娟,李锦燕,吴雪梅,黄彩秀.白噪音对低龄幼儿静脉采血疼痛的缓解效果观察[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9):50-52.
[3]钟银笑,杨翠芳,何昕,陈丽莹.人本位管理在幼儿集体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9):112-113.
[4]胡曼连.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童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