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药治疗有奇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1

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药治疗有奇效

高翔

宁南县中医医院  四川凉山  615000

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均发生改变。与此同时,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发生率随之上升。通过对该疾病的分析,发现此类胃炎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幽门螺旋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近些年的多项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增加胃炎或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通常来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进入十二指肠后,通常会在十二指肠正常粘膜上繁衍。在长期的感染下,使粘膜受到侵害,患者十二指肠出现褶皱或是肥厚的现象。同时,会对患者胃液、十二指肠液分泌降低,对粘膜的防御功能起到破坏性影响。幽门螺旋杆菌可迅速水解尿素,在此之后产生大量的氨,损伤粘膜细胞,引发病变。患者在疾病进展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要求,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过,现阶段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根除率也随之下降。因而,结合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实际情况及治疗需求,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尤为必要的。

目前,临床中对于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普遍以标准四联疗法为主。不过,受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上升的影响,单纯四联疗法的药效并不显著。甚至可能会在药物作用机制下,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治疗预后效果。不少研究指出,将中医应用于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具有突出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在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前,需要对患者的中医病症进行观察,从中医诊断标准角度确定患者的病症类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标准,多是表现出腹痛反酸、饱胀感,经过内镜检查后,发现胃黏膜有炎症,且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中医指出,Hp相关性慢性胃炎归属于“胃痛” “吐酸” “呕吐”范畴,属于热证、实证。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病因为七情失和、饮食不节、脾胃虚寒,病机为中焦运化不利、升降失调。从致病机理来看,该疾病与人体正气、免疫功能强弱,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而,针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实际情况,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加味柴芍六君汤治疗。该药方组成包括柴胡12g、白芍15g、制半夏10g、陈皮8g、太子参9g、茯苓7g、炒白术10g、白花蛇舌草14g、甘草5g、凤尾草13g、三七9g等。将上述中药放置煎药罐中,加入500ml水煎煮,煎煮至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通过对加味柴芍六君汤的分析,该药物中成分各有作用。该中药汤方出自于《医宗金鉴》。该汤药,是在传统柴芍六君子汤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将传统汤药中的人参,改成太子参,并加入凤尾草、白花蛇舌草和三七三种中药。部分中医学者指出,脾胃不仅是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脾升胃降,气血调畅,则气机不息。若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则会也导致脾胃虚弱,脾胃升降没有规律,从而使患者的上腹部出现腹胀和腹痛。在上述中药方中,柴胡气味苦性平和,无毒,归于胆经和肝经,具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和解少阳等功效。白术归于肺经、肝经和脾经,具有平肝止痛、补血敛阴的作用。制半夏气微略甘,性温和,归于肺经、脾经和胃经,对痰饮眩悸、痰多咳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陈皮味辛性温和,归于肺经、胃经和脾经,可以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太子参味甘性平和,归于脾经、胃经,在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显著,同时能够补益脾肺,益气生津。茯苓味甘性平和,归于心经、脾经、肺经和肾经,在脾虚泄泻、痰饮咳嗽等治疗中,有一定的效果。炒白术属于补虚药,功效体现为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白花蛇舌草味苦性寒,具有利尿除湿、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等功效,尤其在消炎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甘草味甘性平和,无毒,药用价值为心悸气虚、气喘咳嗽、胃痛、脾胃气虚等。凤尾草味微苦,性凉,归于大肠经、肝经和肾经,消肿解毒、清热利湿的作用比较明显。三七味甘性温和,归于肝经和胃经,可起到消肿定痛、散瘀止痛作用。综合来看,柴胡可疏肝行气,陈皮与半夏均可理气化痰,太子参可益气生津,炒白术、茯苓均有健脾益气效果,与半夏合用调理气机,用甘草对诸药进行调和,可起到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活血止痛。

经过加味柴芍六君汤治疗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与此同时配合西医协同治疗,可改变胃酸及Hp分泌,以达到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根除Hp的目的。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故将加味柴芍六君汤应用于Hp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中,效果比较显著,减少复发,可于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