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煤田测绘工程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地质灾害隐患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监控和预防难度较大,地质灾害隐患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依托国土资源厅承担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与水资源普查工作,不断健全水资源监测预警体系,为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国家地质调查局从民生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环境地质调查计划,对该计划要点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获知战略部署全貌,为地质调查实践工作明确指导方向。
关键词:地质灾害隐患;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引言
地质调查主要以地质学专业为基础,综合观察、测量、调研等方法对特定构造环境下的地质、水文等运动规律展开研究,能够为国土开发、整治,以及矿产、工程等领域提供可靠依据。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交错,地貌条件差异巨大,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加强对地下水、地质灾害的监测,以防止自然灾害,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增强应急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分析和讨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为以后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1水文地质概述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一门学科,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各种不同的变动与活动。根据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水文地质学科划分为区域性水文地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矿床水文地质、土壤改良水文地质等。近几年,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2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
山地丘陵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蕴藏的隐患风险类型较多。在计划实践环节,首先,将孕灾条件作为主要线索,全国范围内共划分了11个重点区域,总面积大致为 3.3×104km2,大巴山、乌蒙山等区域均在调查之列。地质灾害调查方式主要采用高精度遥感、机载 LiDAR 等技术,形成调查区域比例尺为1:10000遥感影像,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发现影响、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在分析区域、流域、城镇等主体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尺度标准的风险评价模型,并编制了新型灾害地质图编制方式,形成了 6 幅具有针对性的绘制样板图。在技术方法方面,形成了“星—地—空”一体的调查体系,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孕灾因素进行了分析,种类涵盖地质结构、斜坡类型等,在剧烈变形区划分时,主要借助 InSAR,在灾害边界精细勾画时,则借助了机载 LiDAR 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地质图绘制精确性更有保障。
3生态脆弱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对重要能源基地和西北大型盆地的地下水循环理论进行了完善,归纳了西北地区的地形岩性结构对地下水循环的作用,并对其生态和水循环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调查,确定了巴丹吉林沙漠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指出了其横向径流量与荒漠降水的比例关系,遵循了生态与资源相结合的基本思想,遵循调查、绘图、数据库等基本原则,对地下水与生态植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编制了十幅水文地质基准图,规范了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和现场数据采集表,完善了地表沉降量和地下水资料,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实现了数据共享,解决了分层止水技术难点,增强了隔离装置的稳定性,在各区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计算精度。
通过对西北内陆盆地、沂蒙山、乌蒙山、大别山等多个干旱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近百个富水地段、20余个地下水库,解决了上百万人口的饮水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通过对典型喀斯特地区水文地质情况的调研,初步形成了调查、勘探、评估技术体系,初步摸清了该区岩溶地下水的主要控制因子及分布,为解决喀斯特地区缺水、精准扶贫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在石山贫困地区进行了实践。针对岩溶地下水的富水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模型,重点探讨了岩溶丘岭洼地区、深割峰丛洼地区、喀斯特峰林、丘陵谷、断裂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通过对不同界面间二氧化碳循环转换的定量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流域尺度下的喀斯特碳循环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5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水文地质是工程建设、矿产开发等项目对地下水监测是必须工作之一。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地表盐渍化、工程基础上浮变形等危害;地下水位下降,易可引发地表沉降、地层结构变化;地下水位反复升降时,则极易导致岩土膨胀幅度提升,导致土层胶结物流失,降低工程基础强度。
基于此,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组织规划了集自动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至今总投资金额已经达到 22 亿元,共建成站点20469 个,站点控制面积可达国土的 1/3,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经济活动区。
目前,我国已在多个地区采用自动化技术,建立了多个区域的地下水水质监控系统,以提高水质水质的总体质量。利用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建立了地下水信息系统监测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地下水信息的发布与管理,确保了动态分析的及时性,并增强了数据监控的精确性,特别是对第3季度地下水资源的共享。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水力自动监测技术,在西北、华北地区建成了两个地下试验室,对土壤水压进行了进一步的监测。同时,采用北斗系统与网络技术,研制了一套数据接收与设备管理系统。
6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调查主要以地质学专业为基础,综合观察、测量、调研等方法对特定构造环境下的地质、水文等运动规律展开研究,能够为国土开发、整治,以及矿产、工程等领域提供可靠依据。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地下水的径流、补给、排泄乃至水质和水量的变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地质灾难。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可能引起次生自然灾害,使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从地质灾害成因的角度来看,造成这种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是水文地质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其发生的可能性,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防范与对策,从而为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发虎.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2):21-23.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2.01.206.
[2] 唐丽伟. 水文地质问题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影响研究[J]. 华北自然资源,2021(05):85-86.
[3] 张帆.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调查计划进展研究[J]. 华北自然资源,2021(04):110-111.
[4] 赵志伟.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9):170-172.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0.10.060.
[5] 黄锦.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J]. 世界有色金属,2020(18):197-198.
[6] 赵宇辉. 矿山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及其主控因素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21(22):128-129.
[7] 唐夺. 分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J]. 河南建材 ,2019(6):194-195.
[8] 兰佑.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影响分析[J]. 江西建材,2019(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