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工程信息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工程信息化研究

张栋军

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江苏 太仓   215428

)

摘要:造船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平台,实现了技术、物流、资金流的信息化。有效地使用该系统,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本文主要探讨研究了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工程信息化构建、拓展运用以及升级需求。

关键词: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研究,探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都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将船舶业作为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

1现代造船供应链的基本结构

船舶制造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程度低;船舶结构复杂,属于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产品,难以形成标准化。船舶产品的生产制造涉及的物资数量动辄超过百万计。现代造船模式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船体和上层建筑)、舾(装)、涂(装)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供应链管理定义:从供应链整体目标出发,对供应链中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进行统一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和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453-2021】

造船供应链是以船厂作为核心,从原材料采购开始,通过主机、辅机、仪器仪表等配套企业的产品配套,与船厂内建造的中间产品进行组装,经由船级社、客户检验验证,交付给船东的过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符合现代造船模式创新的要求,也是实现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供应链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现代造船模式的供应链基本结构

2构建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工程信息化平台

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外部供应链系统,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在船舶建造企业内部,从原材料购入至交船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构架,主要包括订单处理、订单出货、生产计划、材料需求计划等各种信息的传输和互通等方面的内容。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与船舶建造企业进行物料供应和信息交流的所有相关企业组成的基于Internet的网络框架,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合约、准时供料、客户(船东)关系管理等各种信息的传输和交互。

国内造船企业全流程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①以物流管理软件、财务软件、设计软件等为基础构架开发的平台系统;②造船企业主导开发的系统;③引进日、韩造船企业信息化系统;④以通用的ERP软件如SAP等为平台定制开发的软件系统;⑤由专门面向造船企业的软件公司开发并实施的软件系统。

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也促进了造船企业流程优化再造,一定程度提升了造船企业的生产效率。但船舶行业的诸多痛点未能彻底解决,还存在库存高企、单位物量工时与造船强国相比差距较大,托盘管理效率低,供应商联盟尚不成熟稳定;工程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操作需要消耗很大人工,全流程应用部分受到消极抵制等问题,也成了新增的痛点。造船企业对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体系提出了升级需求。

3供应链管理工程信息系统平台运用拓展及升级需求

造船企业设计部门根据订单要求制定出图计划,就图纸设计展开相关工作,经船级社审查合格以后,生产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生产图纸拟定建造计划,并将采购信息传输给采购部门,从而进行原材料的采购。这就需要原料采购部门与设计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大量的信息传输和互通,形成高效合理的采购供应链系统。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有一些问题造成供应链无法有效的运行。

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运用拓展及升级需求主要包括有如下内容

3.1 打通设计工程与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物资管理等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提取和调用壁垒,减少手工重复输入,及时协调跟踪设计修改变化。

物资订货信息来源于设计的技术信息和生产管理的计划信息。目前多数船舶设计工程管理系统,尚不能做到系统地提取托盘信息,直接利用于物资管理系统输入端。需要对设计软件的模型库,零部件库以及安装信息进行标准化整合,被物资系统直接读取。

由于船舶是客户定制化的特殊产品,会根据船级社意见、客户意见不断修正、逼近最终设计,造成物料更改、生产返工是常态化事项。要求信息系统具备多版本管理功能。

修改设计造成的生产计划调整、生产管理的任务包修改、物资的回收、报废、再利用需要同步响应。

3.2 运用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新技术物联网信息产品,提升托盘管理效率。

对不同的生产阶段和对象的托盘管理,是个庞大复杂工程。仓库发料,制作车间对中间产品理料,入库、出库等工作,多是手工方式进行物料清点、记录、确认,工作效率低下。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动识别、数据采集等新技术信息产品的购置、运用的成本逐步走低,在托盘信息数字化基础上,对原材料、中间产品自动标识识别、数据采集变得更为现实。机器识别可大大降低配送人工,提升托盘集配,运送准确度。准确的托盘实物确认,可以及时发现托盘的缺料情况,利用智能配盘,提升中间产品的完整性。

3.3总结分析工时数据,提炼确定工时的特征参数,建立标准工时体系。跟踪分析改进工时效率因素,为核心业务和业务外包选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由于国内船厂大量采用外包工,对于任务包的实际工时的采集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借鉴日、韩造船企业建立标准工时系统,根据施工对象的阶段、物量、施工位置等技术特征,确定标准工时。与出勤工时对比,可甄别出有效工时、怠工、滥工的占比,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施工班组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供应链管理也是价值链的管理,企业要建立分析模型,根据生产活动对价值链贡献大小,对非核心业务采取动态调整、战略外包、竞争外包相应决策。

3.4 集成化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建立综合性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体系。

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枢纽,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运用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对不同供应商的质量能力、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发展能力应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价,作为选择供应商选择依据,确保供应安全。

对不同物资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产品特性,分别计算确定合理的供货提前期,控制库存成本。对大宗、通用且易替代供应物资进行安全库存管理,确定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的合作模式,及时信息共享,利用二维码扫描等物联网技术,简化出入库流程,减少库存资金占用量及周期;对供货计划和采购数量易变化的物资采用供应商联合库存管理(Join Managed Inventory, JMI)合作模式,在造船企业内部建立供应商的实物虚拟库位,采用出库领用即为出货的“后付款”模式,减少资金占用。为实现零库存,适时生产(Just-In-Time Production System, JIT)采购及精细化供应链管理创造条件。

图2 是江苏科技大学创建的典型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结构图。

图2 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工程信息平台系统功能结构图

该系统通过“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流程、统一数据处理、统一资源平衡”,提升了信息的易访问性和高集成性,把静态、孤立的信息资源变为可共享的信息资源,加强船厂、设计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作业,合理安排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从而建立以“壳舾涂一体化”和“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为特征的精益造船模式,以达到提高造船生产效率、压缩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的目的。

4结语

在世界船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造船企业只有引进全新的管理思想,才能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运作模式,可以降低造船成本、缩短造船周期、提高造船质量。我国造船企业应当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和实施供应链管理系统,这是提高我国造船企业设计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程敬云,张圣坤,陆蓓.基于智能体的造船供应链[J].船舶工程,2000(06):5-8+3.

[2]余龙,张文斌.造船企业集群供应链相关问题研究[J].造船技术,2005(02):4-8.

[3]陈良云,周万森.JIT生产模式和现代物流浅析,2006,10:72-73.

[4]潘玮,董平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1-64

姓名:张栋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69.12,民族:汉,籍贯:江苏南通,学历:工程硕士,职称: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