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中学
一、欺骗行为的定义
欺骗行为(deceptive behavior)是指个体在知道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抑制真实信息并且意图误导另一方相信虚假信息为真实信息的行为(Abe, 2009)。这段定义涵盖了三个欺骗行为的要点:一是个体知道真实信息,二是具备蓄意性、三是说谎者必须抑制可能被人识破的有关反应。言语上以及两者皆有的欺骗行为则有学者定义为说谎行为(DePaulo et al., 2003)。
二、欺骗线索
由于欺骗行为的普遍性以及识别的困难性、重要性,如何识别欺骗行为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心理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欺骗线索,即说谎者通常所表现出来的与说真话时不同的特点(程兰, 2012)。总结前人的观点,线索分为生理线索、语言内容线索以及非言语线索。
生理线索,即通过生物反馈仪记录说谎者的生理反应来提供判断依据(吴嵩et al., 2012)。最初,Moss发现,当人欺骗时其脉搏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将脉搏作为生理指标来识别欺骗行为。如今,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科技的发展,测谎仪也愈加完善,添加了呼吸变化、皮肤电反应、脑电波等作为识别谎言的生理指标。但归结起来生物反馈仪记录只是测量了一些生理活动。并将本质上为消极情绪的表现等同于说谎。但这些生理反应又可能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譬如疲劳、酒精和药物、某些人格障碍等。在综合了诸多研究之后,美国国家科学院认为人们高估了测谎仪的准确性,认为其低于理想的鉴别要求(顾红梅&储斌, 2014)。并且由于测谎仪的使用成本较高、使用难度大,不方便大面积的使用在生活中。因此,心理学家迫切的希望通过言语或面部表情和姿态动作等非言语视觉线索来识别谎言。
语言内容线索,即通过谎言的实质内容来分析判断真伪,主要包括基于标准的内容分析和真实监控(吴嵩et al., 2012)。然而吴嵩等人(2012)的研究发现年龄、社会技能、幻想倾向、文化差异、事件熟悉度、人际互动和询问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语言内容线索的有效性。
非言语线索,指通过说谎者的细微动作、目光转移、表情、声调、语速等来识别谎言(吴嵩et al., 2012)。很多人往往简单地将某些非言语行为表现(如注视回避、自我安抚动作增多等)作为识别谎言的依据(Aavik et al., 2006)。Vrij和Granhag(2007)认为,警察培训手册中关于撒谎的非言语行为线索的描述存在误导性。手册提供的各种测谎技术都是基于撒谎者比非撒谎者更加紧张这样的假设,因此很多可能代表紧张的行为表现(如注视回避等)成为了判断撒谎的依据。Vrij等人(2010)明确指出,流行的大众读物包括Ekman(1985/2001)的《Telling Lies》,过分强调了非言语行为线索在测谎中的重要作用。欺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其心理活动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行为表现也复杂多样。DePaulo等(2003)进行的元分析研究发现,在考察的158个可能的撒谎线索中,有118个线索都与撒谎无关,其中大部分都是非言语行为线索,包括注视回避(gaze aversion)、姿势改变(postural shifts)和自我指向(self-references)等;而那些与撒谎相关的非言语视觉线索(如瞳孔变化)的效应量也相当小(Cohen’d < 0.4)。Sporer和Schwandt(2007)进行的元分析研究发现,点头、腿部和脚部动作次数与撒谎呈现较弱的负相关,而注视回避与撒谎无关;在不同情境下各个线索的效应量有较大的差别。既然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据一致表明某个特定的非言语视觉线索与谎言有较高相关,那么仅根据某一非言语视觉线索就断言某个人是否在撒谎似乎并不可行。而几乎所有考察谎言的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心理学研究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人在撒谎时心理活动的特点(包括认知、情绪、意志过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行为上的某种变化,我们通过观察这些行为线索就可以推断其是否在撒谎。Frank和Svetieva(2012)将从行为线索推断心理活动称为一级推断(first order inference),而将从行为线索推断是否撒谎称为二级推断(second order inference)。显然二级推断更容易出现偏差。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出现恐惧表情,可以推断他或她感到恐惧;看到一个人努力思考的神态,可以推断他或她的认知负荷较大;但是,我们无法根据一个人出现恐惧表情和努力思考的神态就推断这个人在撒谎。只有阐明欺骗时的心理活动特点,理解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心理意义,并综合考虑具体事件和情境,才能对撒谎线索进行合理的解读。因此,理解欺骗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对欺骗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的认识还不够完善,对于其认知机制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尚未成熟。
三、欺骗研究的研究范式
根据欺骗的自主性,梁静等人(2014)将欺骗研究的实验范式分为被动欺骗范式、主动欺骗范式和混合欺骗范式三大类。主动说谎范式并不直接要求被试说谎,只是在实验中创设说谎机会,由处在实验情境中的被试自主选择是否说谎。在混合说谎范式中,被试既可以主动地说谎,也可能被动地说谎(梁静 et al., 2014)。
被动欺骗范式是指被试在主试的要求下做出真实或虚假反应。典型的被动欺骗范式包括信念性欺骗范式、情绪性欺骗范式和差异性欺骗范式(梁静 et al., 2014)。信念性欺骗范式是指主试要求被试对自己坚持的某种强烈信念或观点说谎(梁静 et al., 2014)。主试事前收集被试对于某些信念、观点的看法,从中筛选出被试的坚定信念,再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对这些坚定信念做出真实或虚假的反应。情绪性欺骗范式是指主试诱发被试的某种情绪,但却要求被试做出与诱发的情绪相反的表情。譬如,要求被试在观看地震图片时,假装在欣赏玫瑰花海的图片并要求被试描述观看“花海”图片时的情绪。或在观赏情绪视频时保持“面无表情”。Porter 等人(2008)曾将17张情绪图片分为五组,其中情绪图片分为三类:开心图片、中性图片、悲伤图片。要求被试在五组中做出特定的表情(开心、厌恶、悲伤、恐惧或中性)。如,要求开心组被试对开心、中性、悲伤图片都作出开心的表情。被动欺骗范式是指主试要求被试对刺激(如词语、图片或自传体信息等)诚实作答或反向作答(梁静 et al., 2014)。反向作答指被试在已知正确答案的同时,必须故意反应错误答案。例如将“知道”反应为“不知道”,将“1”反应为“9”等。运用被动欺骗范式时,主要检验被试诚实作答时与反向作答时的正确率、反应时、生理特征、言语或非言语信息。
【参考文献】
[1]李贺,傅元,梁静,傅小兰.欺骗识别的准确率: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J].心理科学,2020,43(05):1204-1210.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00525.
[2]李贺,曹莹莹,贺小玲,傅小兰.欺骗的身体线索[J].心理科学,2020,43(04):904-910.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00420.
[3]申寻兵,隋华杰,傅小兰.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02):211-220.
[4]DePaulo, B. M., Lindsay, J. J., Malone, B. E., Muhlenbruck, L., Charlton, K., & Cooper,H.(2003).Cues to decep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1), 74-118.doi:10.1037/0033-2909.129.1.74
[5]Frank, M. G., & Svetieva, E.(2012). Lies worth catching involve both emotion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1(2), 131-133.